第103章 光旦中举37
老太公苏仁义,头天傍晚回到家中,吩咐苏光前道:
“你去请你才巨丶才举两位爷来,我有事儿要与他俩商量!“
一会儿后,才巨丶才举来到太公面前,恭恭敬敬地行过礼、问过好后,再问道:
“请问大公,您老人家有何要事与我俩商量?"
苏老太公道:
“太公年事已高,好多事儿已感力不从心了,今后我苏氏家族中,凡遇所有大小事务,就全靠你俩,互相扶持,互相辅佐,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带领族人们去做好了!“
才巨丶才举道:
“曾孙儿本应为太公分忧,遵命就是!不过,以前所有事务都是太公事事躬亲,虽然我俩耳闻目染,但毕竟没有亲手经历过,恐怕做起事儿来未必得心应手,还要望太公在闲遐一旁时,多多点拨着点儿才是,方可保万无一失!"
苏老大公道:
“眼目前,就有这几件大事儿需要你俩亲自出手去办理:
一,明日一早,木工与裁缝两大匠人,将来家里开始兴工,为光华、玉兰做嫁妆陪帘的事儿了,你俩吩咐家人明晨早起,宰猪宰羊……,放进厨房,备好酒菜,好好接待,监工莫要懈怠,务必提前完成,多多托拜!"
才巨丶才举问道:
“那第二件要办的事儿呢?"
苏老大公道:
“这第二件事儿嘛,紧跟随后,但目前暂且放在其后,可以缓一缓,到时去看着办!"
才巨、才举道:
“请太公先吱一声,我俩才有思想准备!”
苏老太公道:
“这样也更好!为了盛世贵与罗琴韵今后相处得更好,我昨日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去促合他们结为夫妻,又为了三起三便,已商量好了,他俩与光烁、光旦俩儿子的婚事儿,可在同日同时合为一起操办,细节中遇到了难题,只有我亲临现埸才能解决,而且又遇我们这大院里光前迎娶、光华出嫁的两桩来回亲婚事儿,与罗琴韵家里的盛世贵同罗琴韵成亲,光烁、光旦迎娶的三桩婚事儿在同日同时操办中,又产生了冲突,我必须亲临处理,就不在本院中了,只能依靠你俩来解决操办好了!"
才巨、才举听后,大喜道:
“哎哟喂,又来了盛世贵与罗琴韵结成夫妻的一桩婚庆喜事儿,加上原先的四桩婚事,就是五桩了,同日同时,真是喜事连连,这样的场面,热闹非凡,前所未有,可谓太壮观了,谨防搞得我俩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如何是好?"
苏光太么道:
“这也不必惊慌,也不必担忧!预先多请几位指客师傅来帮忙就是!"
才巨、才举道:
“这样运筹帷幄,就确保临阵有序了!"
才巨、才举又问道:
“那其三丶其四,还有其五呢?"
苏老太公银须一捋笑道:
“那其三、其四,还有其五呢,你俩就慢慢琢磨去吧!哈哈哈……!"
第二天早晨一早,木工大师傅刘光鼎领着八位徒子徒孙,带齐工具,来到九间房大院里,见到苏老太公鞠躬拱手一揖笑着道:
“恭喜老太公,贺喜老太公,喜事连连,我师徒前来效命了!"
苏老太公满面春风,不减当年,笑脸迎上客人,还上一礼后,斟上茶水,请客人就座后问道:
“多谢大师们前来助阵,有劳了!不知大师们兴工,作何安排?"
刘光鼎道:
“那楊秀才家里,要为女儿做上二十八抬,我调动了六个弟子去由他安排;张承先家要做一十八抬,我调动了四个弟子去做安排;您的大院里二女出嫁要做两个一十八台,合计三十六抬,由我亲临坐阵监管安排。三家总共八十二台,那楊家丶张家的制作,由我去巡逻,监管安排。老太公还有何要求,尽管提出,我等满足就是!"
苏老太公大喜道:
“如此甚好!多谢刘大师师徒了!只是老杇年事已高,凡大师们有何见教,请今后直接去找曾孙才巨丶才举就是了!"
刘光鼎道:
“老太公客气,我等尽心尽力就是了!"
接着,两位裁缝师傅也来到了客厅里。
苏老太公叫上才巨丶才举来与木工师傅和裁缝见了面,安排用饭!"
饭后,刘光鼎问才巨丶才举道:
“请问二位少当家的,木材何在?"
才巨道:
“一大堆干透的木材就在房后树林里堆着,要是不够,可在树林里去随便砍来烘干就是,我领师傅们前去看看!"
木工看后,就地兴工了。
两位裁缝问苏老太公道:
“请出两位小姐和布料来,我们才好开工,量体裁衣!请问工房在哪里?"
苏老太公唤来苏才举道:
“曾孙儿,快领上两位师傅,去光华闺房里量身去吧!"
苏才举领着两位师傅量好光华的身材后,裁缝问道:
“那位小姐呢?"
才举道:
“那位的身材与这位的差不多,几乎一模一样,照做就是!"
两位裁缝高兴地笑道:
“太好了,真凑巧,这让我俩省去了很多工序!"
才举将裁缝领去了工房,从库房里拿来布料来,由裁缝挑选着,也兴起工来了。
从清净了十多年来的九间房大院里,传出了姑娘学唱《哭嫁歌》的歌声,夹杂在木工施工的嘈杂声中,与漫山遍野里的飞禽走兽声、乌语花香,串通一气,让寂静的家家户户中的人群,激情满怀,人心荡漾,喜气洋洋,等待着喜事盈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