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风云人生路 > 第68章 光旦中举

第68章 光旦中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光旦自从四年前中了头名秀才以后,仿佛看见了书山路上的曙光,信心百倍,立志要走出去,攀登上那泰山绝顶,腑瞰天下那令人神往而又迷人的风光。除了中午为张先生做好午饭同餐和晚上回家睡觉以外,争分夺秒地抢时间学习,智慧的脑瓜儿在张先生将他视如己出的悉心教导里,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遇上今年秋试恩科开考,跃跃欲试,于是就征求张先生‘的意见:

    “请教先生,弟子十年寒窗,在先生你的辛苦教导下,弟子受教的如何,学业完成得怎样?"

    张先生道:

    “贤徒乃儒子可教,很受教呀,先生怎样教,你就怎样学,从未说个不字。十年寒窗夜以继日,勤奋努力,学问已经在为师之上了,为师已不及也!"

    光旦道:

    “今年恩科秋试已到,弟子欲去一试,先生以为如何?"

    张先生道:

    “你才大志高,有胆识,又有满腹经纶,何愁恩科不中?你定会金榜题名,凯旋而归!"

    光旦道:

    “那弟子就去斗胆一试,不负先生厚望!"

    张先道:

    “说到做到,不失信于人,事先准备,先生将多年来的积蓄纹银十两交付于你,带上它,明日一早,提前几天进城,立马起程"

    光旦跪拜在地上道:

    “多谢先生成全,弟子回家告别母亲去也!"

    张先生心想光旦这一去,定会高中,就像鸟儿一样羽翼丰满,要去蓝无翱翔了,与自已拉开了距离,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莫明的惆怅,依依不舍地道:

    “去吧,去吧,但愿你我师生后会有期!"

    光旦道:

    “看先生您说的,弟子又不是去了天涯海角,待到城内考完,立即回来拜见先生,请先生多加保重,弟子去也!"

    苏光旦回见母亲罗琴韵道:

    “娘,孩儿已和先生商好了,先生助我十两纹银,明日进城,准备今年的恩科秋试应考,不知娘亲意下如何?"

    罗琴韵大喜道:

    “既然有这等好事,为娘高兴还来不及呢,你就放心大胆去一试,或许能高中榜首,求得一官半职,光耀门庭,旧貌换新颜,不负乡里乡亲们的一片情,一改昔日寒酸脸面,我看你行,何乐而不行?!只是此生,难还那张先生的大恩情!"

    光旦道:

    “娘啊,这您不用担心!孩儿知书识理,心中有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先生对我大恩大德,再造之恩,铭记于心,我定为先生养老送终!"

    罗琴韵道:、

    “好孩子,你父在天有灵,他会保佑你成人,凯旋来时,他也在九泉之下安息了,为娘也就放心了。去吧,为娘与你做一碗香喷喷的十景长拉面条,预祝你前途远大,锦绣前程,亲自为你送行!"

    光旦在城里应考,罗琴韵天天在家里烧香拜佛祈祷。这一天巳时,罗琴韵感觉睏了,就坐在街沿的半圈背儿椅上打起磕睡来,睡得正酣,忽然传来了一阵锣鼓喧天的声音,将她惊醒了,感觉响声离自己越来越近,就大声呼唤正在地里干活的大儿子:

    “光烁,光烁,你快回家来为娘说说,那鼓乐齐鸣究竟是咋个儿回事儿哟?!"

    光旦在地里抬头张望,定睛一看,赶紧跑步到了罗琴韵的身边,低声道:

    “娘,那是几个穿着衙役服装丶腰挎着刀鞘的人在鸣锣敲鼓开道,正向我们家里走过来嘞!"

    罗琴韵听后一怔,心里想着,难道是光旦出事了,官差前来拿人?心又想,不对呀,为什么还会敲锣打鼓奏着乐?正在纳闷儿,敲锣打鼓奏乐的一行人已经来到了院坝上,忽闻一领头的一声问:

    “这里是苏举人苏光旦的家吗?"

    光旦听后一愣,答道:

    “苏举人?我家里无举人,倒是苏光旦的家不假!"

    官差随即从怀揣中摸出一张奖状纸来,高声宣读道:

    “《喜报》:潼川府三台县南路伟禾乡苏光旦,今科高考中举,名列榜首第一名,解元!大清康熙十一年八月八日。"

    官差念完喜报后,将它递到了罗琴韵的手中,一齐拱手向罗韵行礼道:

    “恭喜夫人,贺喜夫人,您教养出了这么好的儿子,真是可喜可贺啊!"

    这一下子,可乐坏了罗琴韵,笑呵呵地招呼道:

    “多谢各位官差,风尘扑扑赶来报喜,辛苦了,请进堂屋内就座歇息,光烁赶紧上茶。老身是个睁眼睡子,多有不便,招待不周,请各位官差见谅!光烁,你赶紧去九间房上和书房里,将老太公与张先生一并请来,为我主事陪客!"

    过一会儿后,光烁回转来说:

    “张先生不在,经一打听后,才有人说是张先生偶感风寒,回家养病去了;太公担心我娘是一个瞎子,招呼客人不便,让我赶紧回到娘的身边儿,替娘端茶倒水,伺候好官差,他老人家收拾准备一下,随后就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