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风云人生路 > 第52章 凤还巢

第52章 凤还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春收毕,小春种上,冬腊月到了农闲,架桥铺路,兴修水利,开凿小溪沟渠,为来年做好积水丶引水丶排水的准备。家家户户料理好住房内外,流流细细地准备着年货,家家户户望团年,都准备好了或大或小的肥猪儿、肥羊儿丶大红公鸡丶肥鸭丶肥鹅丶鲤鱼丶鲫鱼丶乌鱼和黄鳝魚,豌豆粉条、绿豆粉条,生上豆芽儿,从树上掰来野生黑木耳、银耳,从山坡上采来野生菌,从山林中抓捕来花花绿绿拖着长尾翎羽儿的野山鸡、麻黄皮毛的野兔,房前屋后、院坝边上种得的黄花菜,正是靠山吃山,近水吃水,山珍水味,应有尽有,农家有的,皇家未心就有,做皇帝有皇帝的开心,做百姓有百姓的欢乐。

    年关将近,杀猪宰羊,灌香肠,烟熏腊肉丶腊香肠,打糍粑,备汤圆儿,女人更忙,香烟燎绕在家家户户的厨房屋顶上。午时鸡鸣声丶犬吠声丶牛嚎声,构成平时难听到的一支美妙的交响乐曲,更加热闹非凡,生活的气息无处不在。

    苏李两姓姻亲预定的婚期临近,人逢喜事精神爽,盼着吃喜酒,热热闹闹来回奔走相告,人人知道。

    自从苏老太公与李老太公将才巨丶才举与金凤丶银凤的婚期约定后,苏丶李两家就各自开始繁忙地准备着。

    李家请来了几个粗丶细木工雕刻画匠,雕龙画凤,赶制着木制的龙凤床丶衣柜丶粮柜丶澡盆丶洗脚盆丶马桶丶水桶丶桌椅板凳,又请到了一位裁缝师傅来赶制衣物、铺笼罩被,还请到了两位弹花匠来弹制棉絮,赶制两套嫁妆,特意请来了中年貌美、风韵犹存、能说会道的张媒婆前来陪伴金凤丶银凤,天天教习《哭嫁歌》。

    张媒婆拿着一把弯月儿式的木梳,再贴上一小张薄蒙蒙的红纸附在木梳平面儿上,然后贴近嘴唇,像吹口琴一样,左右来回挪动,发出颤动的音乐声响,说就这样子唱:

    “月儿弯弯像把梳,

    有女莫嫁给穷丈夫!

    哎呀呀,

    我的妈哟,

    您好辛苦哟,

    十月怀胎嘛,

    你好难受啊,

    生下我时啥,

    呱呱坠地,

    孩啼一声,

    您好痛啰!

    呜呜呜……

    哎哟喂,

    我的爹爹吔,

    您好劳累啊,

    早出晚归嘛

    为生活奔忙着,

    回家里来了啥,

    还要将我捧在手心里啊,

    心疼得我哟,

    像掌上的明珠呀,

    您怎忍心嘞,

    将我嫁出去哟!

    嗯嗯嗯……"

    金凤、银凤听了张媒婆的唱词,噗嗤一声,捧腹弯腰,笑得前仰后翻。张媒婆也忍不住地笑了,但严肃地道:

    你俩还未经见过,就难为你们了,一定要伤心地哭着唱哟,哭不出来,装也要装,越是哭得伤心才会越动人,这是作为女儿出嫁表示对爹娘依依不舍丶感恩载德的孝心!我教的这几句只不过是为你们开了个头,提醒你们该哪们儿唱,你们就由你们的内心想到的去唱就好行了!"

    这段时间里,大白天,天天从金凤丶银凤的闺房里传出陆陆续续的《哭嫁歌》声来,让在李家献艺的工匠们听了,觉得还不够韵味儿,你一言我一语地笑开了。

    弹花匠说:

    “啷个儿唱的嘛,还没有我们这弹弓上的牛筋弦弹棉花的声音动听!"

    木工雕刻画匠说:

    “看来,这两位小姐儿还不会哭嫁哦!"

    裁缝师傅道:

    “我们这些匠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要不,我们大家就来凑合一下,教教她们啥?"

    裁缝师傅领头唱道:

    “我的爹哟,我的妈哟哟哟!"

    弹花匠接着唱道:

    “好辛苦嘞,好辛苦嘞喔喔!"

    木工雕刻画匠继续唱道:

    “我舍不得您们哦,您们咋舍得我哦哦哦!"

    合唱道:

    “女儿是爹妈的鲜花,

    为啥非要嫁给寃家?

    爹妈是风哟,

    将女儿吹给男人家,

    从此再难见爹妈,

    我的命啥好苦哟哟哟,

    生成了个女娃娃,

    离开了就再难见爹妈,

    我只有伤心的泪花花,

    哗啦、哗啦、哗啦啦!

    呜呜呜……"

    这时听得闺房里传来了一声:

    “哎哟,我的妈呀!"金凤丶银凤呼天抢天地“呜呜呜……"哭成了泪人。

    张媒婆拍手称快,连连叫好:

    “好呀,好呀,就是这个样子地哭法!"

    没想到的是,金凤丶银凤嚎啕大哭,哭声响彻了整个宅院,惊动了众人,眼里含着晶滢闪闪的泪花儿,目光对视着,心中有一种说不出夹的滋味儿,是喜还是忧?谁也说不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