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亮剑:旅长的第二个薅毛对象 > 第192章 杨林:我麻了,居然不是一个73岁老人的对手

第192章 杨林:我麻了,居然不是一个73岁老人的对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杨林把戒躁大师他们派出去护卫马晓军购买战马的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十二日的中午。

    可以说,戒躁大师他们队伍才刚刚踏进河北的地界,而一伙杨林完全没有想到的人也从河北来到了林州任树镇内。

    那天中午时分,盒楠地界天晴。阳光明媚。

    杨林虽然是镇山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但也没有为此就搞什么特殊。警卫营的战士吃什么,杨林也吃的差不多。

    除了像上次那样迎接段鹏他们那样的大功臣杨林能沾到一丝荤腥,其他的那些从老百姓手里收上来的鸡鸭牲畜全都交给了设立在小王庄的伤病医院,用来给伤员们补身体用。

    杨林吃完饭之后就在军部的院子里思考着接下来镇山军的动作。

    听到外面的动静之后下意识的顺着院子敞开的大门朝外望去,恰巧看到警卫营营长魏大勇正带着几个仙风道骨的道长朝着自己所在的院子走来。

    自从41年鬼子开始大扫荡之后,李道长就带着易县狼牙山的道士们开始下山抗日。利用山上的道庙与山洞为八路军藏被服,藏粮食,掩护伤病员等。

    但还是那句话,八路军实在是太穷了。完全没有能够独立生产武器的兵工厂,毕竟就连独立团这样的主力部队在李云龙来接手之前也只能两三个战士用一把膛线都快磨平了的汉阳造。

    连主力团都这样,就更别说那些地方上的游击队了,很多战士用的都是红缨枪、大刀。好一点的也不过是猎枪而已。

    连真正的游击队员都配不起枪,就别说李圆通道长他们这些编外人员了。那更是连颗手雷都有不起。

    而恰巧,戒躁大师他们“金刚特工队”以及“突击队”的战绩也不知为何传到了河北那地界。

    好多的日伪军都在传,镇山军有一伙专门由和尚组成的军队,别的都很一般。但是就是近身格斗非常强劲,三五个帝国的战士合力都不一定能拿下对方。和晋西北五台山的“和尚军”完全一样,都是拼刺刀的高手,以后遇到的话一定要避免和对方白刃战。

    这个消息传着传着不知为何也传到了李圆通道长的耳朵里。

    但还是那件事,大家也都知道。自古以来,和尚和道士就是双方谁也不服谁的。

    在听到戒躁大师他们的战绩之后,李圆通道长当即心里就不平衡了。凭什么那些秃驴就能拿着枪打小鬼子,而自己这些道士只能干一些利用道庙和山洞帮八路军藏被服,藏粮食,掩护伤病员这些后勤的事?

    但李圆通道长也看得出来游击队的确太穷。没办法给他们发枪。再加上另一个顺清道长的那一番话也让他有了主意。

    “杨林居然能给那些秃驴发枪,那就肯定也能给咱们道士发枪。要不咱们也直接去盒楠算了,反正易县离林州也不是太远。”

    最后,李圆通道长带人和冀中游击队的大队长辞别,带着70多位道长前往了林州。

    而那位游击队的队长在这之前还配合386旅拦截过从河北方向去的那一个鬼子联队,所以也知道杨林的镇山军可以算得上是自己人。对于几位道长的离去也没有挽留。

    当李圆通道长带着70多位道长来到任树镇并说明了自己一行人的意图之后,杨林一点也都不含糊。

    已经尝到武僧甜头的杨林对于这种常年习武的特殊人才都还是比较重视的。

    没说的,杨林都想着只要是镇山军有的武器装备。这些道长看上什么都可以随便挑选。自己在组建一个戒躁大师他们那样的突击队,而且也可以选一些合格的补充进特战队里,但名字就必须得换了。

    不过杨林话都还没说出口,眼尖的杨林就看到了李圆通道长包裹里的那一盒银针。于是说出去的话也变了。立马一脸好奇的问道:

    “道长您还懂医术?”

    杨林这话说出口都感觉自己很蠢,中医不就是以道家思想、易经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这些为指导思想的吗?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医与道医都是同源共济,互生共存的,结成了医以道行、道以医显的血肉关系,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医道—体、亦道亦医的状况。

    华佗、“药王”孙思邈、一代医学大家李时珍他们都和道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甚至可以直接说他们就是道家的人物。

    现在自己问一个老道长懂不懂医术,那不就和看着站在空调下面的修理师傅问上一句:“师傅,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一样蠢的问题吗?

    好在李道长对于杨林这个愚蠢的问题也没有在意,只是捋着下巴上的白胡须淡然的说道:

    “贫道学过几年的金针之术。虽说不能起死回生,但常见的小病小灾什么的并不是问题。”

    杨林之前正在为伤兵医院的医护人员人手不足这个问题发愁,主要是“医生”的不足,至于护理人员倒是很简单,找几个手脚麻利的女孩子培训一下就能勉强用着了。

    就是那些懂技术的医生,那是真的少之又少。现在还好一点,能动刀子给伤员做手术的医生已经有四个了,有三个是从林州县城里绑回来的,技术都还不错。如果这三个医生一直不休息的话,勉强能保证有五分之一的伤员得到及时的治疗。

    就这还算好的了,在拿下林州县城把这三个真正的医生绑回来之前,镇山军只有一个敢给战士们做一些截肢的手术,以前还他娘的是个兽医,让他做手术也是完全情非得已。

    所以杨林在听到李道长还懂医术之后哪里还管得了什么枪啊炮啊的这些东西?

    自己的伤兵医院现在连兽医都已经开始在给人做手术了。有好多受伤的战士本可以不用死的,但就是因为那个医生的专业不对口,只能导致战士们痛苦的死在病床上。

    但就算专业不对口的兽医杨林都不得已要让他去当主刀医生,现在还会放过你一个正儿八经的医生?

    别说还只是自谦说自己只是“学过几年的金针之术,小病小灾都能治”的老道长。就算是粗通药理的小道士,杨林现在也不会放过的。

    至于给他们发枪,那可去远一点吧。自己的步兵炮都比医生多,让医生上战场,万一出了点什么事。以后战士受伤了让自己去治?

    “道长,给您和其他道长发枪的事情先等一下再说,现在你拿上银针,和我去一趟医院,那里有很多病人需要您。”

    说完也不等李圆通道长反应过来,就直接朝着外面吼道:“和尚,备车。把这些道长全都带去小王庄去。”

    眼看杨林对于发枪的事情又是推辞,淡然的李道长此刻也有点不淡定了。连忙焦急的问道:“杨将军,这发枪的事情?贫道几人此行是来打小鬼子的”

    不等李道长说完,杨林就看了看院子里的那些警卫营的战士,想找一些合适的枪支给他们。于是杨林把负责驻守这个院子的那6个警卫员叫了过来。

    “把你们的这几支枪先拿给道长他们,你们去仓库那里再领几支新的。”

    “是,长官!!”

    当李圆通道长和顺清道长以及几个年老的道长领到枪支之后,脸上的·淡定之色一扫而空,一脸兴奋的说道:

    “这下咱们也有枪了,一定要让那些小鬼子好好尝一尝咱们的厉害。让他们知道,镇山军可不仅仅只有那些秃驴。”

    “哈哈,不瞒各位道兄。老道出世之前家里可是世代相传的猎户。这次斩妖除魔,贫道就已经领先各位道兄一步了。”

    听了那个老道长的这话,杨林忍不住问道:“各位真人,之前没有摸过枪?”

    “杨将军说的哪里话,之前就能摸到枪的话我们就留在八路军了,还大老远的跑你这干什么?”

    “老道我倒是有幸摸过一次,不过没开过枪。而且那枪好像叫什么汉阳造。比手里的这个短多了,也不知道哪个好用?”

    通过交谈杨林才明白。原来,这些道长并不来自同一家道观,而是四个小型道观拼凑到一起的,现在道观里除了留下一个最小的道童负责看门,其他的全都来了。

    四个道观加起来才70多人,可以知道也并不是什么大型道观。再加上道观在太平盛世那种一副“老子的道观就开在这里,你爱来不来,反正老子又不会求着你来上香”的高傲性子,也凑不出多少钱来。

    所以这些道观也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像少林寺那样,在均阀混战时期就成立自己的护卫团。所以当那些武僧什么的早就能熟练的使用各种枪支的时候。

    而这些道长,尤其是年老的道长。因为之前的避世,对于盛行起来的枪支,还是真正的新手小白,就一窍不通的那种。就连最简单的汉阳造和三八大盖这两种枪支谁更好这个问题都无法分辨。

    “那各位真人的拳脚功夫如何?”

    杨林的这个问题就仿佛挠到了大家的痒痒肉上面,于是几位大师纷纷开口说着自己的看家本领。

    顺清真人一脸傲然的说道:“虽然贫道是由医入道,但手中这杆拂尘配上太极佛尘三十六式。对付四五个普通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杨林看着顺清真人手中那让自己用来杆打蚊子都觉得是个鸡肋的东西,虽然杨林隐藏的很深,但眼神里的那一丝怀疑还是让顺清道长察觉到了。

    “杨将军以为贫道说的是假话?那贫道可就得好好的亮一亮武道本领了。”

    说着就放下身上的包裹,然后单手拿着那一支白色拂尘耍了一套让杨林眼花缭乱的招式。但怎么说呢?

    如果对方耍的是一套刀法或者剑法,只要是常见的武器。杨林就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表演者的对手,然后就可以通过想象出自己的各种死法来判断对方的招式厉不厉害。

    至于这个拂尘。说实话,杨林觉得自己能勉强接下一套来。反正杨林看完了,但似乎就像没看一样。

    不过其他的老道长在顺清道长演练完他的三十六式太极拂尘的招式之后,纷纷在那里说道:

    “顺清道长刚刚的那一式平步连环真的是杀招迭出,相信如果能和小鬼子近身搏斗,必可取其首级。”

    “此言差矣,比起那一招‘平步连环’,老道觉得顺清道友的那一式‘瞒天过海’在和小鬼子的拼杀中更具优势,杀机暗藏。可攻敌不备”

    “不不不,那一记‘怀抱乾坤’才是真正的杀招,其次就是‘一弹指倾’”

    听着这几个老道士几乎要把三十六式夸一个遍,杨林不禁在内心想着。

    “小爷我精的跟个猴一样,哪怕你们这些老道士把这东西夸上天。拂尘它终究还只是拂尘,根本就不是用来打架的东西。”

    这个时候,魏大勇手底下的战士也跑回来说车已经备好了,所以杨林也就只能“发自内心”的相信顺清道长是有真功夫在身的。

    其实,这也是杨林先入为主的思想作祟。就像下意识的认为少林寺的武僧功夫高强一样,如果这些道长是从武当下来的,别说用的是拂尘了,就算用的是手帕。杨林也会真正发自内心的觉得太极真的牛皮,连这东西都能当武器用。

    正当杨林坐在副驾驶上思索着那些道长日后的安排的时候,驾驶位上的和尚突然说道:“队长,刚刚那几个道长都是有真本事的人。就刚刚耍拂尘的那位道长,如果让他年轻个七八岁的话,我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杨林听到这话之后,连忙偏头目不转睛的盯着和尚,就差问一句:“你个练杨家枪的花和尚,莫不是在骗老子?”

    魏大勇也察觉到了杨林的目光,于是没好气的说道:“队长,你是外行人。看不出来很正常,像我们这种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那位道长的不一般。”

    呵呵!!和尚,不管在那里,永远都是那么会说话。真的非常招人喜欢啊!

    任树镇离小王庄也不是太远,开车也就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当车辆停止之后,杨林就跳下了车门,去搀扶后面的那几位老道长。

    其他的别问,问就是杨林关爱老人。至于杨林为什么会去搀扶一个能打死四个杨林的老人,也别问,问就是不知道!!

    在把顺清大师从后面搀扶下来之后,看着他那灰白的胡子,杨林忍不住问道:“敢问真人高寿啊?!”

    “将军过誉了,算不得什么真人。现在也才73岁而已。”

    大师,您不是道学大师,您简直就是“凡学”宗师啊!!

    1942年的73岁老人,那他的生日是?这他娘的完全可以追溯到同治帝年间啊。杨林推算完之后整个人已经完全麻了。

    合着对面这个73岁的老人,按照和尚的说法就是,如果双方使用冷兵器的话,这个老道士他能打四个自己?而且他60几岁的时候还能按着和尚这个莽夫打?

    这不科学啊?!

    额,也对。人家是真人,略微不科学那么一点点也正常,

    现在只要不再出现一个身穿道袍,白发飘飘的老道长跟自己说一声要相信可惜,然后再御剑飞走。杨林的世界观就不会太过崩塌的彻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