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被请谈话 一
林子乔和马老师回到学校后,就被人请到了三楼的一个办公室内。
这会儿学校已经放暑假,所以办公室内并没有多余的人。
林子乔看看并排坐在一起的两个军装男,又看看他们对面的一个空椅子,那里,显然是给自己准备的。
“请问,你们是找我吗?”
“你是林子乔同学吧?”
“是的!”
“我们就找你,坐吧!”
这会儿也没有别的选择,林子乔乖乖的坐在了二人的对面。
等林子乔坐好,前面两人中年长的一位开口说话了,
“自我介绍一下,我们是保密局的,我姓李,他姓张,你可以叫我们李同志和张同志。”
林子乔点头,“李同志,张同志好!请问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听说你们要政审我,是我的政审材料有什么问题吗?”
二人中李同志负责发言,张同志负责记录。同样的,他们都摆着一张扑克脸。
“不,我们是需要对你的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林子乔皱眉,什么叫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难道自己利用空间做什么被外人发现了?要不然保密局的来找自己干嘛?可,自己在外面都很少用空间的啊。
这时候多说多错,林子乔选择不说话。
李同志拿出一份材料,读了起来,
“林子乔,男,年龄十六岁,
民族:汉,
户口所在地:北平金鱼胡同12号。
祖籍:豫省储阳镇。
家庭出身:工人家庭。
林家六代单传,没任何旁支亲戚。
外祖家:小工商者。
是这样的吧?”
林子乔点头,“是的。”
李同志又拿出一份资料,
“林子乔,八岁上初小,直接跳级到了四年级,九岁上高小,又跳级到六年级,之后没有再跳过级,但在班里的成绩一直非常优异,一直担任学习委员一职。
林子乔自小师从赵元培老师,学习多门外语。外语水平,从十一岁就可以翻译书籍。先后翻译了七本英文书籍,六本俄文书籍。
在这期间,你还同时在武馆学习拳法。找了音乐老师学习钢琴,二胡。请了国文老师补习古文学。有这回事儿吧?”
林子乔的心跳加速,这个人之前肯定详细调查过自己,他想干什么?
“是的。”
“我能问问,你为什么从小就这么好学吗?别的小孩儿像你那个年纪都在想着怎么玩儿,怎么吃到好吃的,而你想的却是怎么学到更多的知识。”
林子乔很认真的回答,
“我不知道你所说的别的小孩儿是怎么想的。但我觉得我学的那些东西很有意思,或者说我乐在其中。
还有,请你不要对小孩儿有什么误解,像我一样学习多门知识的小孩儿多的是。至少,我的身边就有很多。”
“那我能问问你为什么那么小就选择学习外语吗?”
“可以。我刚开始学习外语的时候还在建国前,那时候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洋货,什么洋火、洋油、洋车子……,它们挤的我们自己人产的东西根本没人买。我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们自己人能不能捣鼓出那些东西来呢?
还有那m国大兵,他们欺负我们的人,可我们的人却不敢反抗,连官府的人都怕他们。
我就想,他们有啥可牛的啊?我想骂他们,可他们说话我根本听不懂,而我说话他们却能听得懂。如果我和他们对骂的话,我用一种语言骂他们,他们用两种语言骂我,这样我不是很吃亏,还弱了气势?然后我就让我爹帮我找个家庭教师,我要学外语。
后来我爹就遇见了赵元培老师。从那以后我就跟着他学习外语了。”
林子乔在说,那个一直没说话的张同志就刷刷刷一直在写。看到这样的场景,林子乔就尽量把自己往美化了上说,并坚决表明自己的立场。
等林子乔说完,李同志总结道:
“你很早慧,也很有志气。”
林子乔谦虚,
“谢谢夸奖,那时候小,想法比较简单。”
“那你现在呢?你现在是什么想法?”
“我现在的想法?当然是先上大学,然后听从安排,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嗯!我这边的调查资料显示,你从十二岁开始,就与人合作在出版社出版小人书了。你每个月的收入,从旧币的几万块,到现在新币的三百多块。你好像很能赚钱,我们粗略的加了一下,这些年你在出版社大概赚了六千多块。”
林子乔郁闷,这些人是把自己查了一个底儿调啊!
李同志的话还在继续,
“据我们了解,这还不是你收入的全部,你帮忙翻译那些外文书籍同样收入不菲。我能问问,你这么小,赚那么多钱干嘛吗?”
这话问的,赚那么钱干嘛?当然是为了过好日了?
想了想,林子乔很认真的回道:
“同志,我觉得你这话问的很奇怪。我赚钱当然是为了活着。就像您一样,在工作的同时,您也是要领工资的,因为你的家人要吃饭,你的孩子要上学,你的生活需要钱。而我也一样,我爹我娘生了我们五个孩子,我前面四个姐姐,我爹从小就教育我,作为男人,要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我赚钱,能提高我家人的生活质量,能帮助我爹撑起这个家,能在我未来娶媳妇的时候,不为钱而发愁,这有什么错吗?”
“不,我没说你有错,我就是问问。那我再问问,你当初选择出版小人书,就是为了赚钱吗?”
林子乔摇头,
“我不否认有这方面原因,但我更希望我的作品能给读我书的人传播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我希望读我书的人,能像我书中的主人公一样,勇敢,机智,勇于与恶势力作斗争,做我们新社会的优秀接班人。”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
“传播思想与收入稿费两样并不冲突,就像鲁迅先生一样,当初他能写书给众人传播思想,唤醒那些依然沉睡的人,走上正确的道路。他出书的同时,也在报社领取着大量的稿费,因为他也要活着,他要吃、要穿、要养家糊口。”
“林子乔同学,你很优秀!”
“谢谢您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