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不作不死
辽省,薛胜彪坐在一个临时搭建的会议室中,与一些高级将领一起讨论着接下来攻打锦州的战略战术。
这段时间,经过战火的洗礼,薛胜彪整个人完成了犹如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他现在真的感受到了红派的魅力,那种大家众志成城,奔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奋斗的精神,是非常感染人的。
薛胜彪以前是个利己主义者,当初选择红派,也是因为薛冰的话,出于利益的考量。但现在,他真的心服口服,心甘情愿。他心甘情愿的为这大家共同的目标,去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最近两年,东北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在红派一系列的新政实施后,老百姓不说立刻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但大家走出门以后,一个个都是挺胸抬头,笑脸相迎的。
原来薛胜彪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后来通过学习他知道了,这叫自信,这叫精神。我们的人民,通过新政,通过学习,他们有了自信,他们懂得了团结,懂得了国家和团体的重要性。
原来的东北人,大家真的愿意被小岛国那帮龟孙无限制的欺压吗?大家不想反抗吗?还不是苦于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引领着大家,反抗形不成规模 就得被镇压。就像薛胜彪他们的队伍一样。
“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这场仗有多不好打,但越不好打的仗,我们越要打好!
大家都回去准备一下,让战士们休息好,等战斗打响的那一刻,让大家拼尽全力的打。要知道,我们战斗的时间打得越短,我们的伤亡才能越小。好了,散会吧!”
走出会议室没多远,薛胜彪就被二当家的叫住了,
“老大!”
“叫薛师长,都什么时候了,还叫老大。”
“嘿嘿,薛师长。”
“嗯,你怎么没回去休息?趁着还有时间,去多睡一会儿。”
“不着急,时间还早,回去一时半会儿也睡不着。老大,这场仗你怎么看?我可是听说国军正在赶过来支援的路上。”
“不用过于担心,前线有我们的人拦着,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早些把这里打下来,然后回头去增援他们。”
二当家心里明白怎么回事。可这场仗真的不好打,在衣兜中掏出一封信,
“老大,这是我给家里写的一封信,如果这次战斗,我能全乎的回来,你就把这封信还给我,如果我回不来,麻烦你把它交给我媳妇。”
薛胜彪接过信,
“这是遗书?你没往上面交吗?”
“交了,但那个里有些话不方便写,我就又写了这个。”
薛胜彪拿着信,在手中颠了颠,
“老二,你想让你媳妇以后叫别的男人 当家的吗?”
二当家的以为自己幻听了,
“老大,你说啥?”
“我问你,你想让你的媳妇儿以后叫别人当家的,想让你儿子叫别人爹吗?”
“屁!我媳妇就是我媳妇,我儿子就是我儿子,咋的能叫别人?”
“那你就好好活着!就算缺胳膊断腿也要活着!”
“老大,你!”
“没错,我就是这么想的。”
薛胜彪把手中的信放回二当家的的手中,
“这个拿回去吧,好好活着。”
…………
空间中,林子乔正在整理着林锦文这些天的战果,这些画不能放在佛塔空间,那里没有时间流速,如果几十年后,自己拿出来的时候,还是崭新崭新的,大家肯定会认为那是赝品。
薛冰看林子乔在里面磨磨唧唧没有出去的意思,也走进来凑热闹,
“做什么呢?你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画?”
听到薛冰的声音,林子乔连头都没回,
“你怎么才进来,快过来看看画。”
“这是谁画的马?还挺像的,这和咱们家原来挂那个八骏图还挺像的。”
“没见识了吧?这就是那八骏图的原版。咱家挂那个盗版八骏图,就是根据这个人的画印制的。”
“你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来,你看看这印章。”
林子乔一边说,一边指着画上的印章说道:
“你看看,徐悲鸿印。徐悲鸿是在法国留学回来的海归派,现在是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的院长,擅长花鸟、人物、走兽,是现在绘画界的领军人物,怎么样?厉害不厉害?”
薛冰动手拿起林子乔旁边厚厚的一沓画稿,
“你在哪儿买的?竟然买回来这么多?”
说起这个,林子乔更乐了,
“哎,你猜我的同桌是谁?”
“谁?”
“齐百石的儿子!哈哈哈哈……”
说着说着,林子乔忍不住又大笑起来。
薛冰……“这也可以?”
“怎么不可以,哎,我和你说,我爹通过我认识了百石老人,然后又通过百石老人,认识了好几位书画界的领军人物。
现在北平这边乱的很,粮食短缺,我爹基本没花什么钱,用粮食就换回来一堆画稿,而且都是现代名人的。
我记得在后世,民国时期很多画都能卖上几百上千万,有的精品还能卖上几个亿,咱们这些画,不说全部卖上高价,就是有几个值钱的,咱们也算赚到了。”
薛冰也不看画的质量,只数画的数量,她和林子乔一样,完全没有艺术欣赏细胞,
“这有三四百张了吧?”
“你说少了,具体的数量是五百二十幅。”
看着这些画,薛冰也是两眼放光,只是她嘴上却道:
“等这些画值钱的时候,咱们都得多大岁数了?”
“管他呢?咱们用不到 咱们儿孙还用不到吗?这些画现在就是白菜价,不买白不买。
唉,对了,你爹那边怎么样了?”
说起自家这边,薛冰有些不高兴,本来她想跟着薛胜彪的队伍走,看看能不能帮上一些忙的,可薛胜彪说什么也不让。
“具体的不知道,听小道消息,有的说国军大部队都被困在几个大城市里了,现在他们正在等着南边的部队过来救援。”
“救援?我看这事儿悬。我也听到小道消息,前几天老姜来我们北平了,正在会议室里排兵布阵,挥斥方遒呢,他媳妇一个电话就把他给叫走了。”
“叫走了?干嘛去了?”
“好像回沪市了。听说他儿子在那边捅了老虎屁股,他忙着回去收拾烂摊子了。”
“具体怎么回事?你和我说说!”
林子乔把手中的画放回画筒,走到一边坐了下来,才说道:
“全是小道消息,你就当听笑话吧,我也不知道准不准。
这几年连年打仗,把老姜打得欠了一屁股外债。
那老姜的儿子就在沪市打起了老虎,想抓住几个蛀虫,贪污犯什么的。然后用他们的钱,来添添窟窿。
可打来打去,打到最后,才发现最大的几个蛀虫都是自家老爹的嫡系铁杆粉。于是他们就在沪市闹了起来。自家后院起火,那老姜还不得赶紧回去灭火?”
薛冰听了呵呵笑,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老姜家也够能作的。”
“谁说不是呢?挺好的一手好牌,被他打的稀巴烂。这就叫命,该着!”
“有意思!这就叫不作不死吧!”
“有意思吧?还有更有意思的。我们这边八月份开始发行的金圆券,那会儿最大面额是一百元。
后来货币贬值,大家都扛着大麻袋出行。国民政府为了给大家解决这一困扰,接连印发了面额一千的,五千的,一万的。
后来看着还不行,又印了五万的,十万的,就在昨天,听说一百万和五百万的纸币都出来了。”
薛冰听得目瞪口呆,
“这也可以?小孩子过家家也没这么玩的吧?”
“谁知道呢?人家就这么玩了。还有更逗的。
八月份他们发出布告,说不允许个人使用金银外币,如被查出,不是坐牢就是枪毙。
没出俩月,也是昨天,人家又宣布了,允许平民使用金银外币,并且可以拿着金圆券去银行兑换。”
“等等,这中间的操点在哪?我怎么没听懂,你详细和我说说。”
林子乔忍不住笑,
“这个简单,我给你打个比方。
比如说两个月前,我拿着一根一两重的小黄鱼去银行换钱,当初我能换出来一千块金圆券。
现在我要想拿金圆券去换金条的话,是三十个亿金圆券换一根一两重的金条。”
薛冰有些懵,
“这中间差了多少倍?”
“三十万倍!”
薛冰……“看来咱们离现实中见面的日子不远了。”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