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了,但是没有系统 > 第三十一 章 夜袭过后三

第三十一 章 夜袭过后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欧阳炜听着部队的损失报告。这一夜可谓是损失惨重。为了防止敌人的偷袭,欧阳炜可是用了最稳妥的办法。

    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久守必失。如果一直担心对方的偷袭,那么对方一定会偷袭,而且什么时候来不知道,从哪里来不知道。于是欧阳炜将伏兵放在路上,前营再放上伏兵,地上还有陷阱,可是这样的布置却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

    欧阳虎的五千骑兵全军覆没、欧阳豹的五千重甲兵伏兵也损失殆尽。后来去支援的欧阳雀带的人也都死了,欧阳狼中箭后,一直在流血,在刚刚有人来报,欧阳狼也死了。欧阳炜作为欧阳家这一代的军中第一人,最倚重的就是这一万人马,这一下就全部都没了。

    史明翼的弟弟史明翙以及他手下的四个将领也全部都战死,一万人马失去了战斗力。而赖燕雯的亲兵更是损失了一半,虽然回来了一些人,但是这人都有烧伤,经过治疗后,不出意外所有的人都出现了高烧的情况,看来他们都活不长了。

    这一个晚上一共有二万人失去了战斗力,而对方有多少,不知道,欧阳炜只知道,对方在撤退的时候,没有留下一具遗体。他连对方的损失都判断不出来。打了一辈子的仗。从来没有这么憋屈过。

    这时史明翼突然冲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几支箭。“明翼。怎么了。”

    “公子,你看看这些箭。”

    “箭。”

    欧阳炜接过史明翼的箭。“这是,谁的箭。”

    “这是朱敬现在用的箭。”

    “有什么问题吗?”

    “公子,看看。”

    欧阳炜看着这些箭,突然发现,这些箭上面有些开口。

    “这些开口是什么。”

    “不知道,但是我看了一下,这些开口可以导致血一直在流,欧阳狼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血止不住的。”

    “对了,欧阳狼是怎么死的,是不是那些医生造成的。”

    “不知道,现在正在查。”

    “给我好好的查。”

    其实箭头上的凹槽是血槽,专门放血用的,是田亮按照三棱军刺的样式设计。

    三棱军刺是我军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有一款相当出名的兵器,那就是三棱刺刀。这款武器作为一款冷兵器具有相当高的人气,风头甚至一度压过了56冲、40火箭筒等武器,直到今天也依旧被中国军迷津津乐道。

    三棱刺刀之所以受我军欢迎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它长。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把5厘米的匕首和一把10厘米的匕首用来捅敌人,造成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三棱军刺的长度达到了30厘米到50厘米,一刀捅下去能造成很深的贯穿伤,杀伤力极大。

    第二个原因就是它强度比较高。军刺这种武器之所以在二战之后越来越短,原因之一就是越长的军刺越容易折断。但三棱军刺这种特殊的外形极大的提升了强度,让这把长度在30厘米到50厘米之间的长军刺非常耐用。一把好用杀伤力又强的武器,自然会受到我军战士们的青睐。

    据传三棱军刺之所以被禁用是因为它杀伤力太强,造成的效果太残忍,所以被国际社会给禁止了。但这种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凝固汽油弹、白磷弹、生化武器,这些东西哪一个单拎出来都比三棱军刺残忍百倍,但在国际战争舞台上依旧屡禁不止。

    其实三棱军刺被禁用的真正原因主要就两项,第一是它长度太长。虽然长军刺有着杀伤力更大的优势,但也有不容易携带的劣势。这把军刺如果不装在枪上,会导致战士们携带不便。如果直接撞在枪上,会影响枪械在射击时的性能。

    我国在步入21世纪后,一直在要求军队做信息化、机械化、机动化、快速化改革。所以军队的机动速度越快越好,部队的反应时间越短越好,一切在无法提升火力时会影响部队机动速度的东西都应该扔掉。我军改革到了现在,已经恨不得把军人的手枪扔掉来提升机动性了,禁用一把长军刺是很自然的事情。

    第二个原因就是三棱军刺功能单一,不符合我军的现代化改革需求。随着现代军事的发展,军刺这种东西的作用越来越小。毕竟在现代多军种联合作战体系下,陆军也鲜有和敌人面对面交火的机会了。

    三棱军刺在《毛诗豳风破斧》中就有记载:“既破我斧,又缺我锜(音奇)。周公东征,四国是吪”,錡,兵器,齐刃如凿,相当於今之56型平头三棱军刺。《毛诗秦风小戎》:“厹矛鋈錞”,厹,音求,三隅矛,此乃中国三棱军刺之鼻祖。

    这本该出现在《诗经》中的话语,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世界失传了,以至于欧阳炜根本就不认识。

    而欧阳狼是失血过多而死的,大家都知道人一次性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会有生命危险。但是这个世界还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

    “对了公子,你没有注意到这个箭还有什么问题吗?”

    “还有问题。”

    欧阳炜看着这些箭,好半响才道:“没有什么问题呀。”

    “公子,你仔细看,这些箭头几乎都是一样的,不管是从大小还是重量都是一样的。”

    “什么。”

    欧阳炜又继续的观察起来了这些箭头,果然发现这些箭头确实都是一样对待,再用手颠了颠分量,的确也是一样的。

    “这是怎么回事。”

    “公子,不知道。”

    这是田亮搞得,他利用铸造技术开始大批量的制造箭头,箭头铸造完成后再进行打磨等工序,这比锻打的速度和数量要多的多,而且箭头的大小重量都是反复测试的。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但是铜的熔点是10834c,而铁的是1538 c。别小看这不到500c的差距,在人类没有能打规模使用煤炭的时候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他们,为什么能造出一样大小的箭头。”

    “公子,我们不知道。那些人进入舒城后,就立刻控制了工坊,然后工坊就被牢牢的封锁了,里面的一点消息都出不来。我么现在只知道工坊的负责人叫田亮。他只在青烟阁出现了一次,是一个二十左右的比较壮实的男子,和一般的铁匠不一样。”

    “难道,他们有什么好办法制造弓箭头吗?”

    “不知道,但是公子这些箭还有一个特点。”

    “什么特点。”

    欧阳炜又拿起手上的剑看了看,突然倒吸一口凉气,“这五支箭为什么这么直。”

    箭如果越直,那么射的越远,这一点,赵正正等人通过空气阻力的原理就可以知道,但是这个世界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有什么空气阻力,只知道箭越直越好。像这么直的箭,他们整个军队里都找不到几支,可是史明翼竟然能随随便便的就在朱敬军遗留下来的弓箭里一找就有五支,这让欧阳炜觉得他不可思议了。

    这当然是那些工科男的杰作了,用齿轮弄一个简易的车床,将箭杆弄直是很轻松达的。

    “立刻收集所有的箭支,我要看看。”欧阳炜下令道。

    很快,所有的箭支都被收集了起来,但是由于在治疗的过程中,一些人为了泄愤就将箭给弄断了,导致现在完整的箭一共只有十三支,欧阳炜一看这些箭都是一样的,箭头的大小,重量。还有就是这些箭也是十分直的。

    “公子,这。”

    “明翼,这就代表一件事情。”

    “公子,这可能吗?”

    “朱敬有了一种制造弓箭的方法,可以找出同样大小的箭头和笔直的箭杆。”

    “公子,还有一个问题。”

    “什么。”

    “公子请看。”只见史明翼将一个弓箭的箭头卸下,十分方便的就装到了另一个箭的箭杆上面,

    欧阳炜瞪大了双眼,“怎么会这样。”

    “公子,这代表他们可以分开制造箭头和箭杆然后再组装起来。”

    “他们为什么会这个手段。”

    “公子也许但是有人逃了出来。”

    “好,就算十年前有人逃了出来,那么这个人是怎么和赵正正他们联系上的。还有当时没有姓田的人呀。”

    “是不是,有人改姓了。”

    “十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了分开生产,可是那些世家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不同意这个建议,还把这些人全部都弄死了,还把他们的死都弄到了我们欧阳家的头上。哈哈,现在我们要面对的就是这些人,现在让我们如何解释。”

    “公子,要不你写一封信,解释一下。”

    “解释有用吗,当年的我只有十六岁,他们会信吗?”

    “解释不解释是我们的事,信不信是他们的事。”

    “你说的对,我还是写一封信吧,顺便将雀儿要回来。”

    “公子,我看就不用了,因为我任务,欧阳雀回不来了。”

    “你说什么。”

    “既然李家堡也掺乎了进来,那么李出尘必然也。”

    “那件事,是他么兄妹做的不对,但是。”

    “公子,现在不知道赵正正和李家是什么关系,但是从传来的消息是,赵正正他们好像对我们朝廷的事情知道的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根本不知道,这样的话如果我们能除掉朱敬贺李出垠的势力,就有可能对赵正正等人招降,我感到有了他们我们欧阳家一定会如虎添翼的。除非公子舍不得欧阳雀。”

    欧阳炜想了想觉得史明翼说的对:“但是,他们杀了你弟弟。”

    “我和袁东不同,战场上的厮杀,谁也所不准。不被他们杀,也会被别人杀,技不如人怪不得任何人。有了这些人的助力,公子的事业绝对会大展宏图。”

    “对了,欧阳狼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那些,医匠应该没有问题。”

    “应该。”

    “是的,还有好多人和欧阳狼是一样的症状,然后这些人就都死了。医匠没也束手无策。看来是朱敬他么用了什么怪异的毒。”

    “他们都有什么症状。”

    “他们一个一个都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脸色苍白,面部出虚汗、说胸闷、呼吸不畅,然后就晕过去了,然后就死了。“

    其实就是失血过多,但是他们当然是不懂得。

    “医匠们怎么说。”

    “他们说也许是一种毒。”

    “朱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阴险了。”

    “也许不是他,而是那些人。”

    这时董宁闯了进来:“董元帅,你干什么,为什么不先让人通报。”

    董宁道:“欧阳公子,昨晚的损失这么大,你就没有个解释吗?”

    “董元帅,我就算要解释也不用向你解释。”

    “欧阳公子,我想你应该知道,几处伏兵都暴露了,一定是有细作给朱敬通风报信。”

    “董宁,你什么意思,你是说我们这里有细作吗?还是说我史明翼是细作。”史明翼道。

    “董宁,你也知道我们的部署,你说是不是你将部署告知朱敬的。”

    “欧阳公子,我想你忘了一个人。”

    “谁。”

    “袁东。”

    “董宁,你要陷害袁东,也找好一点的理由,他在营地的时候。可是除了出战的时候出来以外其他的时候,都在营帐里面。董宁你要怀疑袁东,还不如怀疑舒岗上面有人在探查我们。你要不去舒岗上面去看看是否有朱敬的人在那里。”

    “欧阳公子你”

    就在这时,成泰冲了进来:“公子,粮草都没了,都没了,请公子治我的罪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