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三章 种子
看着投降的彪士军史今感慨万千,彪士军自此成立的时候就被人瞧不起,他们是上官钊强行拉起来的队伍被平定后,由于整个钦州已经被打烂,损毁较大,养不了了那么多人,于是便整编了3万的彪士军,但是别的军队一直以叛军的眼神看待他们,而史今的爷爷就是第一批彪士军的人,从小他爷爷就一直在讲他们彪士军的战绩。
为了洗脱叛军的名号,他们那一代人浴血奋战,冲锋在前,第一战在刚刚整编完毕就凭借3万装备并不精良的武器和南方叛乱的王爷们的装备精良的20万大军撕杀了三天三夜,将八位王爷打的抱头鼠窜。为平定南方的叛乱奠定了基础。
第二代的时候高句丽夜郎自大妄想吞并大许,起兵兵败后,立刻就龟缩不出,又是彪士军不畏生死,登上城头,使得高句丽大败,割让了云峰、迪县、丰城、川仁、横城、天绝六县。
高句丽割让的地方可不仅简单,云峰是高句丽和大许接壤的地方,有着五寨天险,云峰的丢失导致大许王朝高句丽之间再也没有天险阻挡,而迪县、丰城、又是高句丽北边最富饶的地方,至于川仁又是高句丽北方乃至全国最大的港口,横城市北方人口最多的城市,天绝是高句丽的都城平城北部的屏障,现在的高句丽的都城就在大许的兵锋之下。
但是这些都没有为这支部队带来荣誉,直到肖天佑的到来,草原大战肖天佑带着这支部队一举击溃突厥八部远遁草原,上一任皇帝才见这支部队命名为彪士,这样一来他们才算有正式的编制,于是所有的表示军和钦州的军户门都视肖天佑为再生父母。在肖天佑被害后他十二将全部都离开了,虽然他们带走了自己的嫡系,但是彪士军并没有伤筋动骨。但是肖天佐领兵后就一直大败,如果再这么下去的话,彪士肯定会被除名。
可是今天,赵正正等人竟然用了不知道什么办法,就将彪士军给弄得投降了,这样一来只要打败欧阳炜那么彪士军的名号就保住了。想到这里,史今竟然开始了痛哭流涕。
赵正在、叶天明和周正楷正看着,周正楷突然说:“我可能想到了回鹘的那个五十年的计划是什么了。”
赵正正问道:“是什么,莫非是庞大的间谍吗?可是现在的这种情况即使是有大量的间谍也没有用,他们又不可能抢占城门。这样需要的人太多了,根本满不了。”
叶天明也道:“是呀,就算夜晚抢城门,没有个上百来人肯定是不行的。我也在思考这种情况,玉门关全部都是军队,有八百人,要混进去上百人肯定是不行的。”
周正楷道:“我看过一个史料,但是我更加认为那是一个故事。说大唐的时候,突厥要攻破大唐的一个城池,但是这个城池防守的十分严密,突厥根本就没有机会。于是,突厥人想到了一个办法。让一个突厥的女的进入城池,找到一个守城门的老军。这个老军守了一辈子城门,一直还是个大头兵,还是个残废,一直没有娶妻,这个突厥的女的据说是部落公主就嫁给了他。生了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在这位公主的教育下,一直认为自己是突厥人,不是汉人。等这两个孩子大了,通过老爹的关系也成了守大门的,一天晚上他俩打开的大门,放突厥大军入城。这个唐朝重镇就这么丢了。”
二人听了后看着周正楷,半响赵正正问道:“你在哪里看到的。”
周正楷道:“忘了。大部分都忘了,就只记得的故事大概”
叶天明道:“这应该是个故事。这里面讲的是那次唐朝和突厥的战争吗?是什么城池?守将是谁?还有就是让一个女的嫁给一个人,然后在生出孩子,在由孩子打开城门,这里面不可控的因数太多了。老兵不娶,生的是女儿,养不大,当不了兵,大唐和突厥不打了。如果要制定这个计划,那么这个人要多门的有耐心,这个计划少说也要十六年才能执行。”另外你们知道庞勋吗?”
周正楷和赵正正都摇头。叶天明继续道:“庞勋,懿宗咸通年间桂林戍卒起义军领袖。开始的时候在戍守桂林的徐州、泗州军中任粮料官。公元863年,唐曾在徐州、泗州募兵二千戍守交趾,其中抽出八百人戍守桂)。当时规定戍卒三年调换一次,可是直到868年已满五年仍未调换。868年,戍守桂林的都虞侯许信等发动兵变,杀死都将王仲甫,他被推为领袖,经湖南、浙西,入淮南,攻克宿州称兵马留后。全歼彭城来攻的崔彦曾所遣的三千人。他北渡濉水,取彭城,俘唐徐泗观察使崔彦曾等,扩展至万余人。他巩固彭城外围,人们远道来归,发展至二十万人,占有今鲁南、皖北、苏北大片地区,乘胜连克濠、滁、和等州。唐命康承训为都招讨使,并约沙陀朱邪赤心协助镇压,他也屡胜,滋长骄傲轻敌情绪,部众纪律松懈。他派徐州归将张玄稔拒守,玄稔叛变,宿、徐失守。他反攻失利,在蕲县西渔水边战死。”
叶天明说完,赵正正和周正楷看着他,赵正正道:“知道你的唐史好,但是也不用说这么一大堆吧。”
叶天明道:“那你知道我说这么多是什么意思吗?”
赵正正道:“对于唐朝我知道的黄巢起义,但是这个庞勋的事情就说明唐朝的军队已经出了问题。而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部分出了问题,已经证明唐朝的国家机器已经发生了严重的问题。”
叶天明道:“你给我做分析题呢,那么我会说,庞勋起义前后一年零两个月,是唐末继裘甫起义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农民反抗斗争,是对唐朝统治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为接踵而至的王仙芝、黄巢起义作出了积极的准备,史论:“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是对庞勋起义在唐末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的中肯评论。这是历史意义。”
叶天明的话刚刚说完,三人都笑了出来。周正楷道:“从庞勋的事情里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的边军是有轮换制度的,但是这个时代是怎么样的我们不知道,我在出发前和文翔翔说了,他说会查阅所有的玉门关的守军的资料,确定一下是否有这种可能。”
这时史今跑了过来将仿制的彪士虎符和真正的彪士虎符都交给了赵正正,赵正正拿在手上看着假的虎符道说道:“这个东西也就能骗一下,不过史将军,你的表现也很不错吗。”又看着真虎符道:“你真的要把彪士军交给我
史今下马跪倒并给三人磕头:“谢谢,诸位用仙法替我们的肖将军报仇,从今往后彪士军全部听从将军的命令。”
赵正正道:“我现在还没有官职,这么称呼我不好吧。”
史今道:“朱敬已经将长岭给了你,就代表能将长岭发扬光大,再创辉煌,我也相信表示在你手上绝对可以达到肖将军的高度,甚至更高。”
赵正正道:“史今,你要怎么处理彪士军中的叛逆。”
史今道:“肖天佐、罗坤还有薛亡命要全部处死,他们的亲兵我会甄别一下,死忠我会处死,其余的人我会将他们大乱编入各军中。”
赵正正道:“不史今,你甄别的时候要之一,反是有过杀害平民,抢劫平民,奸淫女子的人,不管是谁都不留。”
史今道:“将军,这是为什么。”
赵正正问道:“军人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
史今发愣,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当兵有的是家里是军籍,只有来当兵,还有的是家里实在是养不起了,到军队来混口饭吃,他就是跟随者父亲进入的军营。还有的是出于对某位将军的喜爱和崇拜,来当兵的。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他从来没有想过。
赵正正看着史今在发愣,也没有怪他,现在的这个时代是不会对军队进行思想教育的,以至于大部分军人都不知道为谁打仗,因为什么打仗,而现在赵正正和众人研究后决定要对军队进行思想改造,那么第一批人就是史今这样的将领,他们改造好了,会对军队的思想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赵正正看着思考的史今突然说道:“军队来源于广大的老百姓,来源于大量的普通的人,只有和他们搞好了关系,就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到时候我们的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只要始终站在老百姓立场上,赢得最广大老百姓衷心拥护,就能构筑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你要记住老百姓是我们的靠山,老百姓是我们的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之源。记住军队和老百姓是鱼水之情,军队是鱼,鱼是离不开水的。这段话原文应该是人民。但是现在提出人马的概念好有些过早,所以赵正正就把人民换成了老百姓,反正意思差不多。”
这一番话语让史今有了震撼,他想到肖天佑在的时候,虽然世家到处不配合,但是由于肖天佑奉行的是从不扰民,而且民众出事的时候,他也会积极帮助,这样一来,他们的彪士军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军粮根本就不会短缺。在一次剿匪的时候,一个村子里的人,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把粮食省下来支援他们,行军的时候民众会主动的带路,路过某个村庄得时候,居民们会夹道欢迎。并且在那个时候他们彪士征兵是十分容易的,只要征兵令一出立刻就有人来报到,数量不大时一天就能招满,曾经创造了三天招满二万人的壮举,这种情况是没有任何一支队伍达成国。当时彪士兵走在大街上,可是令人羡慕的存在。就连战斗的伤兵都有人抢着照顾。
可是当肖天佐掌管彪士兵后就全变了,肖天佐对普通民众并不好,尤其是薛亡命到来后,每次出去都要纵兵劫掠一番,他也劝过,可是没有,这样一来史今立刻就感觉到一切都变了,在没有人给他们省下口粮了,行军的时候被人看见,那些人就立刻躲了起来,路过的村庄那些人也会跑的干干净净,走在大街上,商家和老百姓都躲的远远的,至于伤兵,史今即使是出钱都没有人愿意照顾。
“难道,这就是鱼水之情。”史今想到。
史今正在想着赵正正又说话了:“军人是为战争而生,是为和平而死的,军人是“拯黎民于水火,救国家于倒悬”的人,军人是“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人,军人是“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人。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离牺牲最近的职业,“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军队的职业决定了其使命的履行必须是甘于付出鲜血和生命,军人的奉献牺牲是最纯粹的,彻底的,无条件的。因为我他们始终秉承“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光荣传统,危难时刻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已将苦难一肩担当,为中华挺直脊梁,为国家撑起一片晴空。”
史今正在结合彪士军的过往思考上面的话,赵走在又来一大段,这一大段更加的震动心神,为战争而生,是为和平而死”,“拯黎民于水火,救国家于倒悬”,“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是呀他们彪士军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史今道:“将军的话让我茅塞顿开,我知道要怎么做了,我要把不符合的全部剔除彪士军。”
赵正正道:“史将军还有45岁以上的和16岁以下的让他们暂时离开队伍,不要编组。我另有安排。另外彪士和长岭要大乱重新组合,朱敬那里我已经告知了,你们彪士军就由你来通知吧。”
史今道:“是。”然后就退了下去。
叶天明道:“你跟他说这些干什么。”
赵正正道:“咱们能不能不装,史今出生于贫苦家庭,最容易进行思想教育,而朱敬事世家,还是家国情怀的人,我们先改造史今,形成一刻种子,看看能不能发芽。”
周正楷撇了撇嘴看了叶天明一眼,“你说。”叶天明道。“赵正正,你现在是头,我们必须让你体现出优越性,所以以后我们有些事就要装蠢。”
赵正正无奈道:“私下里就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