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诉说苦衷
天香楼一楼大堂人头攒动,生意极好。在小二引领下,纪连城和夜霜穿过大堂,直奔二楼。
诚王夜白早早地迎候在二楼雅座门口,饶是纪连城地位尊崇,也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快走几步,口中说道:“诚王亲至,折煞老朽!”
夜白哈哈一笑,潇洒地挥了挥手道:“前辈客气了,早就有意结识前辈,可惜无缘,今日得偿所愿,大慰平生,请!”
进了雅座,两人分宾主落座,夜霜在下首作陪,场面甚是隆重。纪连城心里冷笑,面上却宠辱不惊,与其被动应付,不如主动出击,于是频频举杯,邀二人对饮。
纪连城是夜国有名的酒神,号称“千杯不醉”,夜白却只是小有酒量,这样一杯紧接着一杯地喝不是长项,可他想拉拢纪连城,见他很给自己面子,不似传说中的那般冷眼看人,便不好意思扫了他的雅兴,只得舍命相陪。十几杯下肚,夜霜还可勉力支撑,夜白却面红耳赤,虽不至于醉了,也颇有些头晕。
夜白趁着还算清醒,不时朝夜霜使眼色。夜霜得了信号,哈哈一笑道:“前辈大名,夜国谁人不知。今日能给我等薄面,前来赴宴,实在是让晚辈等面上有光。便是朝中大臣们如果知道您这么给诚王面子,恐怕先会赞誉诚王礼节下士,然后夸赞前辈颇识大体。我们今日也算是风云际会,今后还请前辈对诚王殿下多多支持!”
这话说得非常明白,纪连城何等人,岂能听不出来,心里想:“哼,按捺不住了,示弱不管用,开始直白了。”嘴里却笑道:“夜司首说哪里话。连城即便有些江湖名声,可在官场上,仍要以诚王殿下为尊,我虽不是趋炎附势之辈,可诚王以真心待我,我又怎么可以不识抬举呢?”
夜白听了,很是受用,连连点头微笑。
夜霜虽然感觉哪里不对,可也挑不出什么毛病,面对纪连城举起的酒杯,想也没想,碰了一下,又是一口干掉。
夜白和夜霜不知道这顿酒喝到了什么时候,反正二人醒来时,天色已经有些发暗,凉风吹得窗户“噼啪”作响。夜白挠了挠头,叹了口气,自失地一笑道:“想不到纪连城那老鬼酒量如此之大,你我兄弟二人都喝不过他。不过幸好他愿意投效,也算不虚此行!”
夜霜此时酒劲已醒,听了夜白的话,仔细回想午间情形,纳闷道:“殿下,纪连城虽说已经表态,可我总觉得其中有些不对劲,自始至终他根本没说‘投效’二字,也没有表明要与端王划清界限啊!”
夜白想了想,确是如此,不由得怒道:“这个老东西,竟然连本王都戏弄,早晚我要他死无葬身之地!”
夜霜连连摆手道:“殿下息怒,纪连城不是寻常之人,夜后尚且礼让三分,我们还是应该从长计议,他虽然没有对我们亮明态度,可也没说依附端王。以他的地位和修为,待价而沽才是生存之道,所以我们不必着恼,他两不相帮便是对我们有利了!”
夜白听了,觉得十分有礼,恼恨自己为何想不到这层,可又不愿意承认夜霜比自己强,便强笑道:“这个我早已想到,只是气他骄纵罢了,自然还是大局为重!”
夜霜见他不甘落后,便奉承道:“殿下英明天纵,纪连城再有本事,旦夕只在殿下掌握之中!”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此时纪连城早已回到楚离府上。他将午间宴席上的情形对楚离和纪平说了一下,纪平冷笑道:“诚王和夜霜没安好心,这是要拉父亲下水,共同对抗端王。”
楚离笑道:“兄弟的想法没错。只是他们遇到伯父这等高人,算是打错了主意了。”
纪连城也笑道:“我不过一个江湖宗门之人,蒙夜帝看重,几次亲自邀请出山,执掌长鹤机要,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我自然不能卷入他儿子们的争斗之中。何时夜帝出关,我便缴了印信,仍做我的江湖大侠,那时才算高人。”
楚离听了摇摇头,正色道:“伯父情趣淡雅,小侄本不该多言。我也是宗门中人,云霄洞更是超然物外,不理俗务,只是大丈夫在世,除了专于修为,还要有入世之心。二十年前,狼烟四起,百姓流离,饿殍遍地,若不是夜帝振臂一呼,身经百战,大夜巍峨建立,哪有如今天下太平之日。伯父修为入圣,又任着长鹤太守之职,还是要以大夜和天下百姓的福祉为重。小侄言语鲁莽,得罪之处还请伯父海涵!”
纪氏父子听了,深受感动。纪连城叹道:“贤侄少年英才,确是实至名归。原先我以为你骤居高位,是凭借试剑山论武魁首得夜后赏识,谁知道你是胸怀天下苍生的真男儿。连城惭愧啊!其实并非我不愿意多为夜国百姓做事,实在是夜帝闭关后,朝政日渐倾颓,远有厉国夺我边关要地,近有剑冢肆意猖獗为乱,说起来这都是德政不失的缘故。夜帝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与他不分彼此,现在他闭关不出,我若参与进他的两个儿子之争,将来难以向他交待啊。”
楚离这才明白,纪连城不愿意明白地倒向端王,竟有此苦衷,不由得心中感佩道:“伯父所想确是有理,小侄想的简单了。”
纪平没那么多心思,插嘴道:“端王不错,诚王虚伪,我若是父亲,定会支持端王。”
纪连城不怒反笑,点头道:“你能明辨是非,为父十分欣慰。端王礼贤下士,忧国忧民,确是储君的最佳人选。我虽然目下不能表态,你却可以。若端王将来能承继大统,大夜幸甚,天下幸甚!”
楚离明白了纪连城的心思,很是为端王高兴,只是仍有担忧,纪连城见他神情,忙问道:“贤侄有何苦衷,不如说出来让我这老家伙听听,也好商量一下。”
楚离笑道:“伯父厚爱,小侄感激不尽。我在想,如今陛下闭关不出,夜后执掌朝政,端王领兵在外,而诚王恪守于内,万一情势有变,端王如何承继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