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深谋远虑
何玄触柱而亡,何随神秘失踪,夜京城里威名赫赫的何家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让人唏嘘不已。
楚离受众人影响,心里对夜后更加厌恶,恨不得当时就灭了她,但实力不允许,只能按下怒火徐徐图之。就在他苦思冥想要如何说服“剑冢”刺杀夜后的时候,蒙相召集了几个心腹正在府内商议,密谋反击夜后。
新任吏部天官崔灏首先言道:“夜后欺人太甚,我们若一味退让,不出一年便都让她各个击破了。我的意思还是要主动出击。”
刑部天官许悠却摇摇头道:“如今夜后既已掌控边军,又有朝堂最核心的两司一卫,我们若主动出击,胜算不多啊!”
崔灏急道:“难道要坐以待毙不成。”
夜京太守胡广笑道:“两位天官不要着急,万事听蒙相吩咐便是!”众人听了,都转向蒙相。
蒙相从未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这么重过。何玄发难是他首肯,可结果呢?可以说一败涂地。朝堂上众臣的风向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若不能收拾人心,自己离着败亡也只旦夕之间。
想到这里,蒙相突然豪情万丈,站起身来说道:“陛下打下这万里江山不易,闭关前再三交代要维护好朝堂关系。现下夜后一家独大,眼见得便要失控,若不能有所变化,只会被渐渐蚕食。我的意思是,联合端王,想办法让他重掌边军,这样才能重归平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持到陛下出关之日!”
众人听了议论纷纷,各有意见。
崔灏说道:“端王已然失势,恐难东山再起。更何况端王如今足不出户,与灵月公主琴瑟和鸣,早已无鸿鹄之志,联合端王又有何用。”
许悠这时倒赞同崔灏的意见,只听他说道:“崔天官言之有理。如今边军尽在诚王之手,我们与厉国又无战事,如何让夜后改变主意,要端王在掌边军?依我看,难啊!”
胡广此刻又插嘴道:“老相国既然说了,自然便有不难之法,诸位何必空自悲切呢?”
蒙相笑道:“不错。此事我谋虑多日了。端王与我其实唇亡齿寒,当下只有联手才能存活,这是其一;端王素有大志,诸位难道忘了他年少时独闯二龙山的事迹了吗?俗话说‘禀性难移’,这样的端王,谁会真的相信他现在只会舞风弄月,花前月下?这是其二;诚王虽在北境也有些时日了,但据老夫所知,边军大多对端王念念不忘,对诚王则是瞧他不起。尤其是三大神将,更是对端王死心塌地,更不要忘了,北境还有一个护国军侯原长卿呢,那可是陛下最信任的人。这是其三。所以只要时机契合,端王重掌边军指日可待!”
众人听了蒙相分析,果然高瞻远瞩,于是全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可兴奋了半天,却不知从何处下手,只得瞅着蒙相,盼他再给一个主意。
蒙相见众人翘首以待的样子,顿时感觉人心又回来了,于是朗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三个方面,第一个,端王聪睿,我们知道的,他岂能不知,所以只要我们有了动作,端王自然会响应。第二个嘛,可以不去想他,端王多奇志,而且志不在边军,更在朝堂,与端王联手,诸位的前程便布满锦绣。最难的是第三,要先说服原长卿重归朝堂,据理力争,然后让边军哗变,共迎端王,此事可成!”
崔灏性子急,继续追问道:“老相国,说服原长卿倒不难,他若真是心中还有陛下一丝一毫,也定不会对端王置之不理。只是要边军哗变,可是万万做不到的。谁不知道当年陛下旨意,边军并不效忠一人,而只是效忠大夜国,谁掌权效忠谁。端王虽有三大神将和众兵士的爱戴,可要他们违背陛下旨意,我看难呐!”
胡广此刻也觉得蒙相的主意难以实现,连连点头道:“是啊,是啊!”
蒙相却心有成竹,对众人说道:“边军自败于厉国后,士气低落,再加上端王调回夜京,更是雪上加霜。诚王掌军后,不思如何提振士气,反而变本加厉责罚士卒,军中不满已蔚然成风。我们的人传信来说,诚王军令不出大营,由此可见,现在离军士哗变仅差一个引子而已。若我们点了这根引子,那后面的事必然按照我们的想法一一实现!”
他见众人眼睛发光,知道大家已经相信了自己说的话,于是继续道:“这根引子,如今就牢牢地攥在我们手里。如今夜京天气将要转凉,北境已有了寒意。军士们过冬的避寒衣物是户部采买,只要我们先送一批略差一些的衣物过去,然后顺便给诚王一些好处,他贪图小利,必然将衣物发下去。军士们开始时不觉得,待这些衣物一下水就再也无法抵御严寒,那么他们必然哗变。诚王得到好处也有口难辩,自然也就不会把户部咬出来,只能吃这个哑巴亏。然后我们再请动原军侯出马,加上我们在朝堂内呼应,端王重掌边军就顺风顺水了。”
众人再无异议,一齐拍手称妙,当下便分配任务,各自准备去了。
蒙相待众人离去,坐下来一动不动。他太累了,当年夜帝将他从百官中简拔出来协理朝政,多少人眼红,又有多少人暗中使绊儿。可夜帝却一一为他挡回去,对他照常信任有加。夜帝于他,亦父亦兄,他对夜帝也死心塌地。如今为了帮助夜帝最疼爱、也是期望最高的儿子——端王夜辰能够东山再起,他不惜让数十万军士忍受几天严寒,这在蒙相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还是头一遭。
他静静地坐着,半天没有说话,整个人的思绪穿越了几十年,最后,他盯着夜帝几年前赐给他的紫龙军令牌,老泪纵横,口中喃喃地说道:“陛下,老臣为了端王,要做一件错事,请陛下不要怪罪老臣。若您安然出关,老臣自当领罪,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