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上达天听
“我以往做的是丝绸生意,人脉和船运不是什么问题。若日后与您合作,瓷窑烧制的青瓷可通过现有的途径销往高庸国和善日国,甚至,还有可能去往更远的地方。”
周长盛的自信,来自于他庞大的经济实力。
这人的财力在某种程度上跟他身上的肉量差不多。
小贝问他,“汤圆叔叔,你说的更远的地方是那个异国人大胡子叔叔的王朝吗?”
“没错。”
周长盛见林依神色如常,便猜到小宝小贝大概是将安德鲁和阿尔瓦的存在告知了林依。
在看向林依时,周长盛的目光就带上了几分打量。
林依生的很美,但周长盛走南闯北见过的女人也很多,不仅中原人,他还见识过眉目深邃的外疆人,是以,在初见林依稍稍讶异之后,倒也不见什么异常。
她的两个孩子都生的黑发黑眸,看起来没有半点异国人血统,可他们不会凭空就能听懂异国人的语言。
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们身边的人听得懂。
可那个人会是眼前这个看起来年纪并不大的女人吗?
周长盛打量林依的同时,林依也在评估他。
不得不说,综合来看,周长盛的条件是近来所有商人之中最好的。
林依的人脉大多是在南方本地,周长盛的出现刚好补足了她的不足,这种条件让她有些心动,“周掌柜的若有闲暇,可去瓷窑中参观。”
林依如此说,这便是成功了一半了!
周长盛露出笑容,“若林娘子不放心,待所有的船靠岸之后,亦可上船查看。”
“一言为定。”
林依手中有青瓷,周长盛有销路和人脉,两人又都有合作的意向,当即一拍即合。
但具体的事宜还需要双方考察过对方的实力之后才能确定。
小宝小贝一口一个“汤圆叔叔”,周长盛答应地也爽快,面上不见半点不悦。
待他从林家出门的时候,告诉小宝小贝,他还欠他们一个玩具铜球,等下次再来时,给他们带过来。
送走周长盛,林依问两个孩子收了周长盛的什么东西。
“是这个球了。”
小宝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镂空的小铜球。
“怎么不告诉娘亲?”
“忘记了。”
林依将那铜球拿在手中。
体积不大,但大球套小球,均为镂空雕刻,大球镂空处精细的很,丝毫看不出有任何拼接缝隙,似乎两个球套在一起,是浑然天成的,颇有些鬼斧神工的意味。
地四看了两眼,犹豫地说道,“这好像是危师傅的手艺。”
林依怔愣。
“可是那个号称鲁班在世的危成双?”
“长姐说的对,就是他。”
危成双的手艺堪比当世鲁班,作品千金难求,名声更是响彻南方大地。
周长盛只是与小宝小贝萍水相逢,无缘无故的,竟然会送他们这么珍贵的东西?
就算是看在小宝小贝可爱的份上,可再喜欢也得有个度吧?
“你们两个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娘亲?”
林依拎着手中的小铜球,盯着他们。
被林依发现了蛛丝马迹,小宝小贝把他们暗地里提醒周长盛的事说了。
“娘亲,我们没告诉汤圆叔叔,我们听得懂。”
周长盛看着一身肉嘟嘟的憨厚的模样,可那双眼睛充斥着精明,小贝两次提醒他,他又岂会猜不透?
“那个安德鲁是个坏人,阿尔瓦也是,他们商量要毒死那个叔叔所有的蚕。那养蚕的叔叔就会饿死了。”
林依揉揉他们的脑袋,“以后遇到这种事,要回来告诉娘亲,不要擅自做决定。”
就在周长盛拜访林家的第三天夜里,盯着安德鲁和阿尔瓦的下人黎明时分敲开了周长盛的房门。
“东家,那两个异国人动手了。”
周长盛打开房门,只着一件丝绸里衣。
“真的下毒了?”
“是,真的下毒了。他们两个偷偷摸摸翻墙进的老八家的院子,然后进了养蚕房。若不是您提前给老八提了个醒儿,他手里所有的蚕都会被毒死。”
“也是我的错,我没想到他们两个人竟然下手那么狠!”
周长盛有些后悔把老八牵扯进来。
那下人劝他,“他们本性如此,与您无关。”
“你去账房里支三百两银子给老八送过去,算是给他的补偿,若不是我,他也不用受这等无妄之灾。还有,你告诉他,这个仇,我一定给他报。”
青瓷在南方一炮而红。
凌正问过了林依的意见后,将瓷窑中林依特别命田兴烧制的青釉蟠龙瓶装盒连同他的奏折一同送上了京都。
颜暮云常驻南方,有召不回。
宣德帝已经从不以为意,到生气再到不以为意。
造成他们今日这种状态,宣德帝自己也有过错,但总有这种补偿的心态也让宣德帝接二连三的叹气,他能给颜暮云时间,可究竟最后的结果如何,只看颜暮云自己的造化了。
凌正送来的青瓷,大小不如那尊青瓷莲花瓶,精致不如给林父的茶盏,但是它的上半部上雕刻着一只五爪真龙。
“这东西的颜色因何是青翠之色?”
宣德帝拿到手的第一时间,便对这青釉蟠龙瓶爱不释手。
昌鹿知道宣德帝并不是在问他,果不其然,只听宣德帝再次开口,“这个凌正,奏折中也不写清楚些!”
昌鹿笑道,“凌大人实在是国之栋梁,在他的治理下,不仅津郡变化如此巨大,就连海口也按照您的旨意拔地而起。”
宣德帝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你以为那是他的功劳?”
宣德帝想起随青瓷和奏折一并送来的密信。
凌正写了奏章之后,还在密信中详详细细地写了他早在三年前出任津郡郡守时便于认识了林依,当时并不知晓她是安平郡主,而后陆陆续续从她那里吸取了不少经验,事无巨细地解释了一堆,将他这些年来所有的功劳都堆到了林依身上。
信的最后祈求皇上开恩,赦免他隐瞒不报之罪。
宣德帝看着那封卑微的密信都要被凌正气笑了。
凌正这人刁钻圆滑,行事出乎宣德帝意料。
凌正越是将所有的功劳都归咎在林依头上,越是在摆明了说这些年他也殚精竭虑,尽心尽力的做了事。
但是那封信上的所有言语又让宣德帝瞧见他不是一个贪功的人,皇上若是圣明的话,一定也不好意思处置他。
宣德帝登基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凌正这样厚脸皮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