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我只是个前任
6月初袁世凯去京城之前,张信的人也招的差不多了。
兵部登记的为:天津新军第一镇 镇统 张信
第一标 标统 姜桂题
1营管带 段启瑞
2营管带 王士珍
3营管带 冯华甫
4营管带 吴子玉
5营管带 吴长纯(中日甲午战争事起,旅顺失利,吴长纯感奋泣下。先是日兵来攻,吴长纯率后部为先锋,扼小平岛、半南山各隘,七战皆捷。不久日军聚集过来,吴长纯设伏力援,得免覆没。
吴长纯自十月与日寇接仗,六十余日,皆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冒险,屡濒于危。襟袖下裳为弹洞穿,乘骑中枪仆地,犹气不稍馁,仍欲收复失地。而各将不用吴长纯之策,且长纯仅率部千人,伤已过半,力不能支)
第二标 标统 张德
1营管带 鲍贵卿
2营管带 王占元
3营管带 李纯
4营管带 曹锟
5营管带 段芝贵
三四五旅因为张信也没人只是立了编制还没定人。
这边说一下张信军编制,33制
1班10人
1排3班,还有排部,约30多人
1连3排,有连部,机炮排,总约120余人
1营3连,有营部及火炮、警卫、医疗、后期等排,约500多人
1团3营,各类人员架起来约1800人
1旅3团,各类人员架起来7000人
1师3个旅,大概人数24000人
而营以上可以是团也可以是旅,只是现在为了防止别人说张信佣兵自重,他继续保留编制不盲目扩大编制
兵源张信也派人从派人到鲁、苏、皖、豫、直隶等地招募
一切安排妥当了,张信交代自己一个人去找朋友,几天就回来不用去找。
是不用找,张信躲到了军工厂的军械仓库了,这里还有很多瑞字营的装备,总是从自己营里拿东西会被人发现的。
张信:老套筒?来一箱。
m1892手枪,我自己都舍不得定,老张定了100多支,先拿走5支,子弹嘛2000发
米面来200斤,腊肉100斤,这个清朝就这点不好,没啥好东西可以拿的。
2023年4月
张信已经在看守所定居点待了快1个月了,张信每天做的事就是带不同的人出去弄物资,教他们怎么和丧尸战斗,怎么增加基地防御。虽然这边只有7个人,但由于墙高,武器多,零散来了2波匪徒都被打退了。
这天汪庆秀建议去7公里外的福山第二人民医院获取新的医疗物资,而江苓当仁不让的成了张信的配合队员。
张信:汪姐,这带了个人,我怎么带物资啊。
汪庆秀:谁说让你骑摩托了,给你看看我的成就吧。
只见一群人在教导楼大门口等了一会儿就听到一阵道路被东西撵过的声音,不就一辆国产全顺商旅车改装的囚车被开了出来、
透过车窗汪庆秀:愣着干嘛,你俩上车啊。
坐在囚车中间的凳子上,张信有点局促。
江苓坐在他旁边说:张信,你以前是不是被抓过,坐看守所的车子这么害怕。
张信:这是看守所带来的天然属性压制,谁没事坐看守所的车子玩,还有这后面的铁栅栏看着就不舒服。
汪庆秀:你不要逗张信了,有些人天生怕官府,张信就是那一种,心虚。
一路大家拿着张信打趣,可来到福山第二人民医院200米处他们傻眼了密密麻麻的丧尸在那里晃悠。
张信:你们是不是平时很少去医院,不知道医院平时很多人吗?
汪庆秀:那现在怎么办
张信: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我们既然是为了获取药品,但医院人又多,为什么不找社区医疗站、药店、医药仓库、药厂下手呢?
汪庆秀:主意很好但,社区医疗站分散有危险,药店只有基本药物,医药仓库在那里?药厂生产比较单一,比如我们看守所后面就有一个三个五医药公司药厂,里面都是原料药。
张信一想:原料药?那是不是,,,有空自己看看去。
汪庆秀:算了,我们回去吧,这里搞不了了,只能后面搞搞小诊所,药店了。
突然张信指着路边说:那边不都是小诊所和药店吗,还没有丧尸。。。。
10分钟后,张信:汪姐和江苓进去拿药,我在外面警戒
没多久,两人空着手出来:这边药店没什么能用的药了,只剩下保健品了。
张信:你们稍等,我去那个小诊所看看。
张信在诊所门口敲了敲,看看里面有没有丧尸,贴着门听了一下,没有听到丧尸的声音。于是张信拿着长刀缓步进去。
这里是医院的一个附属诊所,看情况也就是诊断一些普通疾病的。走到诊所深处,张信发现了一间叫器械室的地方,药品没有医疗器械还是可以弄一些,这里如张信想的一样,东西被翻的到处都是就是没人拿
于是张信抄起一个大的垃圾袋就把什么一次性使用消毒棉签
一次性使用消毒纱布
一次性使用医用透气胶带
一次性使用纸质胶带
一次性使用伤口缝合胶感觉未来用的上的全带上了,只是消毒酒精貌似都没了。
半小时后,看着拖着几大塑料袋的张信推门而出,外面两人有点傻了:你们看什么啊,过来帮忙。
3个人搬运了四五次,才把东西全装上车。
汪庆秀:张信,你这都拿的什么啊?
张信:一次性医疗用具,未来我们肯定能用的上,我这次多数选的是外伤用的。
回去的路上,江苓突然说:我们的人还是太少了,张信你要不要把你之前的伙伴叫一些人过来。
张信其实现在对之前的伙伴非常排斥的,自己被驱逐出去,哪怕有那么三五个人阻止,现在也不至于这样。
张信:他们过的挺好的,就不要打扰人家了。
不来,比如黄远、周波他们好歹大家是同学,又一起知根知底的。
深思熟虑后过了两天,张信借故去寻找物资绕到回了龙凤山庄,只是张信并没有直接骑摩托回去而是找了一个离那边500米的一个地方把摩托藏起来,之后乘着夜色潜入到对面的幸福花园自己家。
拿出藏在消防栓后面的钥匙,张信再次回到家里。除了灰尘,家里没有多出任何一丝东西。荒废很久老鼠都不来了。
重新躺回自己的床,张信突然有了之前一切都是梦,现在自己才刚刚醒的错觉。但这都是徒劳的,先睡一觉,好久没在家待着了。
但美梦还是不会太久,才睡了几个小时,张信就听到乒乒乓乓的射击声音
草,怎么回事。
张信感觉跑到楼顶观望,发现龙凤山庄里面灯火通明,外面貌似出现一批人正在攻击山庄,外面停着七八辆车,不会沈云东来了吧
问题来了自己要不要救,突然一个比较巨大的爆炸声,大门被炸开了,枪声变得更加猛烈了。
张信想了想还是过去帮忙吧,拿上步枪张信选择了幸福花园最靠近龙凤山庄的一个墙角,啪一枪打伤一个人,之后张信立刻转移到门外100米外一个草丛里。
啪,又是一枪。又跑出几十米猫着。
两枪,外面的敌人已经发现问题,可是黑灯瞎火的并且张信搞了一个bug,他拿着自己的毛羽绒服包裹住枪口,以达到消音、消焰的效果。
连续5枪,伤2人。外面的匪徒也不敢再猫仔外面而是一窝蜂都冲进了龙凤山庄。
张信慢慢爬到大门口远处观望,直接一辆车横在门口,五六个匪徒拿着枪对着大门口,看这个情况张信肯定进不去。可龙凤山庄啥地方,张信都门清。
十几分钟后,张信摸到一个暗处,前面就是之前捡到小狗的狗洞了。。。。
可刚到这里就与一个人撞满怀,只见刘贺带着七八个人从这里爬了出来。
“张信?”
“刘贺?”
两边人互相用枪指着对方。
刘贺:人是你带来的?
张信:我带来的你还有命从这里跑。
刘贺:那你就少管闲事,我们走。。。
张信:其他人呢?你就这么丢下他们不管了。
刘贺:管不了了,对方人多,枪多,保命要紧。
说着刘贺带着七八个人乘着夜色跑了,张信一个个的看了下,其中虽然有女性,但确定不是匡婷。也没有其他张信比较熟悉的人,这说明自己的伙伴都在里面。
顺着洞口张信爬了进去,只见一伙三十多人很多人拿着制式武器,围着一群跪在地上的人,几个男人被他们围在地上殴打。
匪徒中一个貌似首领的人说:md,敢抢我们的东西,活腻味了,还害死了我们好几个人,认打认罚。认打教五个脑袋,认罚1000斤大米,200斤肉,300瓶啤酒。
黄远:认罚认罚
首领:你们所有武器都上缴了,冷兵器留给你们防身吧,唉~~~你的那个左轮很好看我要了。
黄远:这个不能给你,这是我们老大的
首领:你们老大?就那个刚刚从狗洞跑了的?
黄远:狗洞?跑了?
首领:你们还不知道啊,刚才你们老大偷偷从狗洞跑了。你不要说他去报警了哦~~~
其实刚才混乱,黄远一直找不到刘贺,就隐隐约约猜出来刘贺是不是跑了。
首领:你们这里的女人我们都带走,我们兄弟们好久没尝过荤腥了。
啪,一声枪响,张信从角落走出来:你们要是想要那些物资就最好不要搞这些龌龊的事情。
首领:你是他们老大。
张信:前任老大,把人帮了,物资我认了。
首领抓起黄远等人:他是你们老大。。。。
黄远、周波等人看着张信不敢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首领:行吧,信你了,物资也不让你们一次性送到,分10次,每月10号送到红山村地铁站附近。
张信:大哥,你太看得起我们了吧,一次最少上千斤,10公里外红山村,你觉得我们怎么弄过去。
小弟a:老大,他们的汽车好像没有油,这些东西运过去也是麻烦啊。
首领:真是麻烦,那以后每个月10号,我派人来取。
张信走过去伸出手:一言为定。
那个首领也跟张信握了握手:少一粒米,我屠了这边,不要想跑,外面可没这里这么好的地方给你们。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张信”
首领:记住你了,以后你叫我八哥,每个月认真把东西交了,以后就不找你们麻烦,而且你这边归我罩着了。
说完那个首领带上这边全部武器弹药,留下一部分物资就开车撤了。
看着匪徒撤走后,张信:你们有没有人受伤。
阳朦:都是皮外伤没事的。
张信:黄远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黄远:三天前,刘贺带着我们去笋岗村找物资时候看到一辆车上都是物资,而车上只有一个司机和押运,于是就把这个车抢了。后面就这样了。
张信:行吧,我知道了,每个月9号我会把物资送过来。记着把大门修好,或者找东西堵在路口。那个卡车就不错。我走了。。。。
黄远突然拦住:张信,你去哪里,你不留下来领导我们吗?刘贺他都跑了。
张信:我的性格和作风不适合当领导,算了吧。我还有事先走了。
看着张信逐渐消失的背影,现场很多人都不说话了,尤其是匡婷,她目眦欲裂也不知道在怨恨谁。
张信这次回到看守所,并没有说那边基地的情况,只是说他们过的挺好暂时不想过来。
往后的十几天,张信又去了清朝一次,开始弄物资。只是清朝虽然啥都有,啤酒也有,但青岛啤酒厂,1903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00年。剩下的啤酒全是进口的。
没办法,张信只能找托尼去进口一些过来,可没想到被托尼这边一起办公的德国人毛瑟公司的穆勒一听说:啤酒肯定还是德国的最好,张先生你喜欢喝啤酒。
张信:对啊,不过大清没有啤酒厂可惜了。
穆勒:哈~~我也是这样觉得的,我都准备和托尼一起开个啤酒厂,你要不要参与。
张信:是吗,有这样的好事一定要算上我啊,只是你们准备在哪里开厂。
穆勒:天津的地皮太贵了,也没有好的水源。
张信:我老爹在武定府当知府,那边靠海,水源充足,我争取帮你们弄一块很好的地还有地方政策如何。
穆勒:那太好了现在我们就可以签合同,我和托尼出设备技术和主要的资金,你这边出点钱加土地、政策、工人,你和我占35,托尼30如何。
托尼:穆勒,你来大清这么久还是不懂事,你30,我25,张30,还有15给知府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