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您知道多少
就见丁菲妈妈脸上一阵犹疑,可见她的内心一定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过了好半天,她才平复了下来。她看着程龙一字一句的说道:“原来你是程家的人,怪不得我第一次见到你时就觉得似曾相识呢!”
因为她曾经见到过周博文老爷子六个人结拜的相片,程龙爷爷给丁菲妈妈的印象非常深刻。”
“你说的不错,我就是周博文的儿媳妇,我叫丁晓青。”她接着说道。
“孩子,本来有些话我不打算再对任何人提起,但是你毕竟是菲儿的朋友,又救过我的命,所以我非常信任你。”
“涉及周家的事,但凡我知道的,都会告诉你,不过,哪些是对你有用的,就只能靠你自己分辨了。”
说到这儿,丁晓青呵呵一笑,神情突然放松了下来,“孩子,你看我,光顾着说话了,都忘了让你吃饭了,快,我们边吃边聊。”她连忙招呼程龙动筷子。
刚才程龙和丁菲她妈妈的一番对话,把个丁菲听得如堕五里雾中,这时一听妈妈让吃饭,才清醒过来,连忙给程龙倒酒夹菜。
三个人边吃边聊,周晓青侃侃而谈,揭开了周家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二十多年前,四十多岁的金石收藏家周博文突然因病去世,两年后,他唯一的儿子刚结婚没多久的周继承也突发急病。
他自知时日无多,就对妻子丁晓青交待后事说:“你嫁到周家,让你受苦了,有一件事关‘国宝’的大事,不知道你是否能答应我?”
丁晓青悲痛的地答道:“你说吧!我答应你!”
没多久,周继承便去世了,到底那天他对妻子丁晓青交代了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秘密她一直守了多年。
周家是西京大族之一,家底雄厚,周博文是一个金石收藏家,一般能收藏青铜器的,就属于最高境界了。”
“其收藏到底有多少,据《周家藏器目录》记载,周博文收藏的青铜器不下六百件。
就连文物专家也对此感叹不已,说周家青铜器收藏的收藏量仅次于故宫,但是这也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到底有多少件谁也不清楚。
据说当年周博文在把石都收藏的青铜器运回西京老家时,雇用了十几辆大车,而这些还是能带走的,带不走的依然留在石都的某个地方,可见收藏是多么丰富。
在带回来的收藏中,周博文最珍爱的就是那两尊青铜鼎,称为大康鼎和大于鼎,是非常珍贵的青铜器文物,也是国家一级文物。
而周继承临终之时,托付妻子丁晓青的话就是:“大康鼎和大于鼎这两件宝物,是我们周家的传家之宝,你一定要看护好,尤其不能让它流落到海外,无论今后周家到了何等地步。
另外,在石都林家,还寄存着周家的七件王子午鼎,价值连城,希望你能去把他们都拿回来。”
丁晓青虽然是一介女流,却是很有主见,她考虑到自己继承周家产业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就改姓了周,把自己写入了周家族谱,改名为“康于”,名字起得很有深意。
外人都很好奇,为何周家把偌大的家业交给了一个外人?别说外人好奇,就连周家族人都很好奇。
周博文的族弟周博武就是好奇者之一,他见族哥周博文的产业最后到了周康于的手中,自然心里不平衡,因此周博武千方百计的想从她手里拿走宝鼎等青铜器。
西京还有人上门找周康于,希望借大鼎用来展示,说是借,其实目的非常明显,她都巧妙地推搪说,大鼎被周继承送人了,不知道去哪里了。
后来每天依然有不少人上门打问大鼎的下落,甚至还有国外的收藏家想用黄金和别墅来换,可是周康于知道这几口鼎的重要性而断然拒绝了。
眼见舆论越传越盛,她不想几件国宝落入他人之手,就把大鼎藏了起来,周康于从此也悄悄搬到了石都。
在他走后的几年中,总有人暗中潜入周家大院挖宝,周康于担心万一自己发生不测或者大鼎被人盗走,如此重要的国宝丢失,自己就成为千古罪人了,于是就联系了博物馆,把包括两尊大鼎在内的六百多件青铜器都捐献给了国家。
周康于讲到这儿,她看着程龙问道:“周家的事儿,我大概就知道这么多,不知对你寻找家人有没有帮助?”
程龙听完唏嘘不已,暗自称赞丁菲的妈妈深明大义。
“我怀疑和周博武有关系,他的情况,您知道多少?”程龙问道。
“周博武的为人还算不错,只是太痴迷于武术和青铜器,早年跟着周博文研究过金石学,不过他的两个儿子周龙和周虎可不像他,人品极差。”
“尤其是周龙,心肠歹毒,武功特别高,曾经上门威胁过我,逼迫我交出青铜器,你哥哥们的失踪十有八九和他有关。”
周康于不愧是女中豪杰,一番分析鞭辟入里,听得程龙连连点头。
“您为什么来了石都呢?难道仅仅是避祸吗?”
“当然和青铜器有关,林家还有七件王子午鼎和四百余件青铜器,是当初周博文老爷子带不走而寄存在林家的,我想要把它们拿回来。”
“王子午鼎是什么鼎?怎么好像有多件?”程龙疑惑道。
“王子午曾担任过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宰相,王子午鼎共有七件,它们的造型和纹饰完全相同,由大到小依次排列,这种排列形式称为‘列鼎’,在西周时期,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者一鼎。”
“哦,那您见到林老爷子了吗?青铜器的事儿怎样了?”程龙问道。
“唉!别提了,提起来一肚子心酸。”周康于神色悲切。
“二十年前,当我第一次到林家找到林震时,我说明了来意,没想到林震听后说我并非周家的嫡系后人,还说事关重大,拒绝交给我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