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定亲1
敬敏郡主的话音刚落,二夫人便揶揄的挑眉看着方韵聘,方韵聘悄悄的吐了吐舌头,惹得二夫人捂嘴笑她大胆不知羞,方韵聘轻轻的摇摇头,表示没人看见。
老夫人和大夫人闻言都点点头,老夫人看了一眼大夫人,大夫人会意,“承郡主娘娘美言,这门亲事咱们应下了,聘姐儿的生辰八字这就叫人去取,还要劳烦郡主娘娘再跑一趟了。”
敬敏郡主笑容满面,十分开心,“好说好说,改日成亲的时候请我喝上两盏酒便行。”众人都哈哈一笑,方韵聘脸蛋红扑扑的挨着敬敏郡主,惹得敬敏郡主一阵揉搓,好一顿爱怜,“看我们聘姐儿这娇俏的模样,真是舍不得便宜潭哥儿啊,日后潭哥儿要是敢对你不好,只管来寻我,我这个姨祖母还是很管用的,看我怎么罚他。”
方韵聘含羞带怯的点点头,“郡主娘娘就别取笑聘儿了,我我先去看看厨房的有没有备菜。”说完便一福身,逃一般的出去了,惹得众人一阵大笑,敬敏郡主抹了抹眼角,“到底是小女儿家,面皮薄些,叫她出去躲躲罢。”
不多时,大夫人身边的嬷嬷便取来了方韵聘的生辰八字,郑重的交给了敬敏郡主,敬敏郡主接过锦盒,还不等老夫人和大夫人说话,便站起身来,“我这人啊,办事最是风风火火的,现下拿到了八字我可要回去复命了。”
老夫人和大夫人连忙起身留客,敬敏郡主摆摆手,“诶,咱们都是多年的姻亲,我什么性子你们也知道,再者说了我往日也不曾少在侯府用过饭,今日啊实在安耐不住要回去复命了,明日我和大长公主她们一道来,那个时候便是你们赶我走,我都要厚着脸皮留下来用饭,可别担心你们家的饭我吃不到啊。”
大夫人笑着上前扶着敬敏郡主,“郡主娘娘说得这是哪里话,郡主娘娘是咱们家的亲家老夫人,是正经的贵客,什么时候来吃饭都行,怎么会赶您呢,我们啊,还怕您不赏脸呢。”
二夫人上前两步,接过敬敏郡主手中的锦盒,“母亲和大嫂不必留我母亲了,她呀,今儿来时候就念叨着要早些回去复命,好宰我端敏姨母一顿好席面吃吃呢,这会子已经是归心似箭了,谁也拦不住她的。”
敬敏郡主哈哈一笑,对着老夫人和大夫人说,“看看,这孽障,一会儿功夫就揭了我的底,我原还给自己遮掩了一下呢,这下全白瞎了。”
老夫人也一脸笑意,“这是什么话,嫡亲的母女很是该这样,亲亲密密的才好,那规规矩矩的说话是外人,我就喜欢咱们淑晚这性子,极好,像我姑娘一样的贴心。”
敬敏郡主摆摆手,“也就老姐姐你好性儿,能容她这个孽障,不然遇上别的婆母,我都担心她早就让人给收拾了,哪儿还有今日。一切啊,都多亏了老姐姐你,我这心里都感激你疼爱她,还叫她多孝敬孝敬你呢。”
大夫人和二夫人对视一眼,看看,真是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什么岁数,做母亲的永远都是做母亲的,一片慈母之心,只为儿女啊,哪怕自己的女儿都已经做了祖母,也觉得好像她还是从前那个小姑娘一般,需要自己的保护和疼爱,没有一点改变。
老夫人笑着点点头,“淑晚再孝敬我就只差直接把她们二房的家底都给我搬过来了,只要听说对我的身子好,那好东西流水一样的给我送来呢,补得我呀,都要流鼻血了,郡主就不要再说淑晚不好了,这样好的媳妇叫我遇上了,是我的福气呢。”
大夫人和二夫人轻轻叹了口气,这两老太太又互相吹捧上了,这也就是大夫人的娘家母亲跟着大夫人的大哥们走了,不在京里,不然这三个老太太凑在一块儿,那场面才是真的满场彩虹屁漫天飞舞呢,你夸自己的姑爷孝顺,我就夸我的媳妇怎么怎么有孝心,互相都把对方马屁拍的舒舒服服的,每次三人分别还有些依依不舍呢。
后来大夫人和二夫人都悄悄的问过自己的母亲,每次这样互吹真那么开心啊?老太太就说你不懂吧,这是遇上好婆婆和好岳母了,两边老太太都只希望你们两人过得好才这样互相夸的,不然婆婆和岳母坐一块儿,两句话不对就互相维护起自己的儿女,指责对方哪里做的不对,那小两口的日子还过什么过,好日子更是别想了。是以大夫人和二夫人悟了,这就是一片慈母之心啊。
亲自送了敬敏郡主和二夫人离开,老夫人和大夫人回了静安堂,明明是好事儿、喜事儿,但坐在榻上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老夫人喝了一口蜂蜜水润润喉,看着坐在下首的大夫人有些失神的模样,心里叹了一口气,轻轻放下手里的蜜碗,对着大夫人道,“虞兰,别伤心,姑娘大了总要嫁人的,咱们聘姐儿就嫁在京里,时常都能回家来看看,是再好不过的,不说旁人家,就说咱们家前几个姑娘,除了如姐儿身子不好,留在京中,哪个不是嫁到外地去了,想回家都难了。聘姐儿是嫡女,留在京中比她们好些,她们虽是侯府出去的姑娘,但到底是庶女了,京中贵女众多,嫁在京中世家,一个庶女的身份叫她们在官眷圈子里难免受委屈,到外地去谁不捧着她们呀,有得就有失啊。”
大夫人拿手绢压了压眼角,“是,我就是想着不叫她们委屈,才没有在京中为她们选婿的。原想着聘姐儿是嫡女,留在京中再好不过,可今儿真要定下了,这心里反而还空落落的、酸酸的,怪难为情的,母亲可别笑话我。”
老夫人微微一笑,“这有什么笑话你的,谁家没有女儿,不嫁女儿的,都是这样过来的。从前我发嫁你妹妹倩屏时,我还夜夜都在房里落泪呢,现在想想一晃都这么多年了,又是我的孙女要嫁人了。”
大夫人也跟着回忆了一番方家姑奶奶方倩屏在家时的场景,那时候姑嫂二人相处还是很和谐的,方倩屏出身好,在家是侯府嫡女,嫁的也好,嫁的是南川郡王世子。
当年南川郡王还是世子时,曾在宫里常住,大夫人带着方倩屏进宫见过皇后娘娘几次,希望皇后娘娘能给方倩屏指一门好亲事,谁知道那时还是世子的南川郡王对方倩屏一见钟情,跟陛下请了旨,方倩屏便被圣旨赐婚嫁给了南川郡王世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世子成了郡王,世子妃方倩屏也成了郡王妃,只是嫁的好、也嫁的远,这么多年了除了年节送礼,方倩屏都没能回过娘家一次,不提老夫人如何想念,就是大夫人也时常念叨不知道方倩屏过得怎么样。
婆媳二人对坐良久,还是老夫人先回过神来,“行了,聘姐儿嫁在京里,是好事儿,能时常回来看看咱们,这几年相处下来,也看的出来端敏大长公主和理国公夫人是真的喜欢咱们家聘姐儿,等嫁过去了也不能受委屈,理国公府也是世子早定,连世孙都有了,妯娌之间没有利益纠葛,更是不会红脸,已经很好了这门亲事。咱们还是好好想想怎么给聘姐儿置办嫁妆,明日郭家人都来,肯定会下聘礼,咱们先看看聘礼都是多少,到时候一起给聘姐儿添到她的嫁妆里去,不能叫旁人小看了咱们聘姐儿。”
大夫人精神一震,手绢一甩,点点头,“母亲说得极是,我这就回去好好列个单子出来,还请母亲帮着参详参详。”老夫人笑容满面,“好,你整理好了我再看看,该添的咱们就添上,不能委屈咱们聘姐儿。”
大夫人一一应下,婆媳二人对方韵聘的嫁妆一事已经打成初步共识,那就是三个字,不差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