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咸鱼穿成路人甲 > 第45章 准备聘礼

第45章 准备聘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老爷和大夫人相视一眼,对着郭遇潭笑了笑,“既然三公子不嫌弃侯府,就请三公子和我儿方礼臻住一个院子,三公子看如何?”

    郭遇潭一拱手,“侯爷和夫人是长辈,折煞晚辈了,今儿是晚辈厚颜了,侯爷和夫人还是直接叫我名字吧,还要多谢侯爷、夫人收留啊。”说完还开了开玩笑,大老爷和大夫人笑意更深,不错,还是很知礼的嘛,从前只听说过大长公主对其十分娇纵,现在一看流言蜚语不尽然,“既如此,便依着二弟他们,也叫你一声潭儿吧?”

    郭遇潭点点头,十分不见外,“该是如此,都是一家人,这样也亲切些。”方韵聘悄悄的翻了个白眼,除了二房,这侯府谁能和你一家人啊。不过这话叫大老爷、大夫人和方礼臻、方庭臻他们十分受用,都笑容满面的和郭遇潭说着话。

    安顿好了郭遇潭,大夫人便带着方韵聘一起回了景兰苑,母女二人收拾妥当,躺在了榻上,大夫人劳累了一天,现在却还是精神奕奕,一点也不觉得累的样子,方韵聘看着大夫人一副心情极好的模样也高兴,“母亲今天很是高兴啊!这是要娶儿媳妇了就不疼女儿了,我看我都要靠边站了,唉,可怜啊,都没人疼我了。”

    大夫人一脸笑意,轻轻拍了拍方韵聘,“你这孩子,见天的作怪,没个正形。”方韵聘亲亲热热的搂住大夫人的胳膊,“才没有呢,人家说的是实话嘛。”大夫人忍不住一笑,“好好好,我说不过你,怎么着都是你有理。”

    方韵聘得意的仰了仰头,大夫人见了笑意更深,“今儿个你大哥的事儿就算是定下了,婚期先前和镇南王妃那边已经通过书信定下了,只等着明年五月迎郡主进门了。”

    方韵聘点点头,大夫人继续道,“明年二月二就是太子殿下大婚的日子,届时镇南王和王妃会一同进京来为太子殿下贺喜,之后会一直在京城待到五月,等郡主完婚后再返回南境。”方韵聘疑惑,“会待这么久吗?藩王无诏不得私自离开封地,更别提进京了,就算是来为太子殿下贺喜的,那事儿结束了不就要赶紧回去吗?”

    大夫人嗯了一声,“确实是这样。不过听闻镇南王和王妃都对汝阳郡主十分疼爱,哪怕郡主只是侧妃所出的庶女,但王妃因着郡主生母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对郡主也是百般疼爱的,更何况郡主年幼丧母,一直养在王妃膝下。不过这镇南王倒是出乎我的所料,居然也对郡主十分疼爱,还能给皇上上折子,希望能来京城亲自发嫁郡主。”

    方韵聘想了想,觉得镇南王此举也是正常,本来按照原书中描述镇南王就对汝阳郡主生母十分愧疚,加之王妃又时常从旁为其说好话,潜移默化之下对汝阳郡主自然十分喜爱和宠溺,后来汝阳郡主渐渐长大,又表现出自己卓越的能力,做出了不少的好东西来,镇南王自然更加的疼爱这个女儿,所以明年亲自来发嫁郡主也不稀奇,不过这话不能对大夫人说,不然怎么解释自己知道镇南王内宅之事的,还是时间久远,十几年前的往事。

    “左右镇南王重视汝阳姐姐也是好事。”方韵聘想了想只憋出这一句,大夫人听了也觉得很是,“聘儿说的对,是好事。现下你大哥的事儿算是交代了,之后就是庭儿和你了,我这心里啊,有点发愁,不知道该给庭儿选哪家的姑娘,怕庭儿像你三叔一样,觉得自己的正妻家世不如大嫂,可是汝阳郡主身份贵重,出自南境镇南王府,这满京里除了皇家,谁人能比啊?难道要去给庭儿求娶郡主、公主吗?”

    方韵聘心里感叹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贴着大夫人的脸宽慰大夫人,“三叔那是个例,我四哥是个什么性子,母亲再明白不过的,他可不是那种想要靠着岳家家世的人,要上进也是靠自己上进的,至于想要求娶什么样的姑娘,母亲去问问四哥不就行了,按着他的要求来寻,定然不出错。”

    大夫人想了想,笑出了声,“对,是我关心则乱了,你四哥又不是你三叔那样性子的,好,我这心一下就定了。”

    方韵聘亲昵的和大夫人说,“母亲也是真心疼爱我们,才会这样担心的,我们都明白。”大夫人点点头,心里舒心不少,忽然想起什么,“不过说来有些奇怪。”方韵聘疑惑,“奇怪什么?哪里奇怪?”

    大夫人拍拍方韵聘的手,“汝阳郡主是镇南王的庶女,镇南王和王妃都十分积极的将郡主送到京城的齐国公府,让郡主的外祖母和舅母们帮着相看人家,可谓是殚精竭力。可是汝阳郡主上头有一个嫡姐,是镇南王和王妃的嫡长女城阳郡主,这样尊贵的郡主,反而嫁在了南境,没有往京城里嫁。”

    方韵聘点点头,确实有些怪。大夫人继续说,“南境里镇南王就是最大的了,城阳郡主留在南境里,那就是低嫁,再怎么寻摸好人家也比不上镇南王府了,按说应该往京城里来寻摸的,依着城阳郡主的身份,京里的世家不是随便挑选?”

    方韵聘想了想,“这个我仿佛听说过一些。”大夫人转头看着她,方韵聘嘻嘻一笑,“不过是些市井流言,母亲没听说过,我也是去买簪子时偷听到的。”大夫人敲了方韵聘头一下,方韵聘笑嘻嘻的继续说,“听说当年汝阳姐姐的生母是因着王府里的妾室之争亡故的,那位李妾妃还是前年才被揪出来处死了的,这位李妾妃仗着自己是老王妃侄女,又生育了两子,在镇南王府里可以说是横着走了。”

    大夫人更加疑惑,“这和城阳郡主婚嫁有什么关系,李妾妃再猖狂也不能插手嫡长女的婚嫁之事吧?”方韵聘嗯了一声,接着说,“她是不能插手,可是因着她的缘故给城阳郡主气的不轻,王妃当时也确实是想要写信来齐国公府,托自己的母亲齐国公老夫人和嫂子弟妹们帮着相看,结果城阳郡主直接就跪到了王妃跟前,说自己不想嫁到京城,只想留在南境,留在王妃身边。”

    大夫人点点头,“想留在父母身边是好事,不过城阳郡主身份尊贵,留在南境委屈了,王妃应该不会同意吧?不对,城阳郡主就是留在南境了,王妃这是同意了。”

    方韵聘摆摆头,“非也非也,刚开始城阳郡主这么说的时候,王妃当然是不同意的,王妃也说留在南境委屈城阳郡主了,可是郡主不依啊,听闻当时城阳郡主声泪俱下,说自己身份已然尊贵,夫家不必再有多大的势,只要个温润儿郎便可,自己若是留在南境,镇南王府就是靠山,父兄不必说什么话夫家也能把自己供起来,不敢怠慢半分,可若是嫁到京城来,遍地都是世家显贵,镇南王府又是千里之遥,夫家也不靠着镇南王府,自然不会对自己百般捧着,那个时候便是受了委屈也只能咬牙咽了,王妃当时反驳郡主说不论多远镇南王府都能为她撑腰,可是郡主一句话就让王妃哑口无言了,母亲你猜郡主怎么说的?”

    大夫人正听得入神,猝不及防方韵聘突然发问,“去去去,你这孩子,还跟母亲卖起关子了,快说。”方韵聘哈哈一笑,“城阳郡主当时只问了王妃一句,母亲这些年来受了李妾妃多少的气,外祖家齐国公府可曾来为母亲出气撑腰?”

    大夫人愣了一下,“这这怎么一样呢。”方韵聘接着说,“怎么不一样了?不都是出嫁女?城阳郡主说这就是高嫁的弊端,在夫家受了欺负,娘家都没有那个本事和底气来为自己撑腰。可若是自己留在南境,那便是低嫁,别说夫家不敢给自己气受,真是有那些不怕死的给自己气受了,那个时候都不用镇南王府来为自己撑腰,自己就能直接收拾了那些人,留在南境,将来夫婿只管侍奉好自己便是,旁的不必管。”

    大夫人张了张嘴,半晌才说,“是这个理,城阳郡主好生通透的人。别说什么夫家不好,日后无法给自己的儿女助力,城阳郡主出自镇南王府,到时候就是城阳郡主的嫡亲兄长继任王位,将来孩子们依靠着嫡亲的舅舅不比靠自己父亲家差半点。”

    方韵聘也十分赞同,“那可不,靠夫家终究不如靠自己娘家稳妥,毕竟夫婿有可能会变心,要是他更喜欢妾室生的儿子怎么办?自己的嫡子可不得吃亏,有个厉害的舅舅,便是偏心也不敢太过,这样家业不还是嫡子的。”

    大夫人沉思了一会儿,“我竟没有一个姑娘家看的通透,聘儿,你的婚事从前我便想着要嫁的好些,可是现在,我觉得怕是也没那么好了。我出自将军府,嫁进侯府后你父亲多年来也是敬重有加,便是有放肆的宁姐儿,你父亲也是第一时间罚了她,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我的娘家,虽然侯府不必将军府差,但能有盟友,为什么要去得罪他们。”

    方韵聘听着大夫人提到自己的婚事,半点不害羞,“我也这么觉得,将来找个对我好的,家世怎么样不重要,左右侯府够好了,我的嫁妆也不会差,将来就算是养着十个八个的夫婿也没问题。”大夫人板起脸,“胡说八道,小姑娘家家的说什么浑话,也不怕人笑话。”

    方韵聘笑嘻嘻的一点也不怕,“这儿就我和母亲两个,我只说与母亲听,难道母亲还要笑话我不成。”母女两人对视一笑,又依偎着说了会儿话,渐渐的睡着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