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一个清欢(57)
清欢一直在宣政殿陪着乐正炎批阅奏折,乐正炎见她探头探脑的好奇,心下喜欢,便命小太监再搬来一把椅子,置于书桌前,拉清欢在空椅上坐下,当着清欢的面批阅,偶尔还和清欢讲一讲国家大事,寻求清欢的意见。
清欢不妨他这么信任自己,一时有些惊讶连连看他,他笑着道:“夫人,瞧什么呢?”
“你不怕我干政?或者泄露国家大事?”清欢问出心中所想。
他舒眉软眼,凝视着她,只道:“结发夫妻,本为一体。”
清欢抚了抚他的面庞,便放下手,不再言语,安心待在他身边,陪着他批阅。
晚膳时间,乐正炎在宣政殿传了膳,几乎都是清欢爱吃的菜,乐正炎心系国事,稍用了一些,便接着去书桌前批阅,清欢要撤,乐正炎却不许,直看着清欢吃了两碗才点头撤下。
吃罢饭,乐正炎就一直催着清欢回宫就寝,不必在此等他,清欢不知怎么,极其不愿,安静坐在一旁贵妃榻上,刚开始,还能拿本书读一读,后来实在困得不行,趴在塌上的小桌子上就睡过去了。
直至亥时,乐正炎偶一抬头,见清欢已经酣眠,他摇头失笑,便合上奏折,准备去叫醒清欢,着人送她回宫。
直至跟前,他瞧着她此刻柔顺的模样,目光微动,转了心思,他取下一旁的披风搭在清欢身上,然后弯腰上前,轻轻将她打横抱起,乌黑细致的长发顺着他的手臂间垂泄下来。
似是被打扰好眠,清欢睡梦中呢喃一声,乐正炎低头寻她,把自己额头靠在清欢额头碰了一碰,感觉温度暖暖,不似着凉,便放下心来,出了宣政殿。
门口候着的太监,春娘,见状就想上前接下来,乐正炎摇了摇头,稳稳的抱着清欢回昌明宫。
夜间风凉,见清欢睡梦中皱了皱眉,乐正炎加快了步伐,到了寝殿,他动作轻柔的放下清欢,见清欢好眠依旧,正想起身,见清欢的小手牢牢抓住自己衣角,他又坐下,半响方咕哝一声,也不知是说于谁听,“你总是这么讨人喜欢。”
殿内也不点灯,他趁着月光看她,见她睡梦中还偶有皱眉,轻轻的上手抚平,神色缓和无比,自言自语:“别怕,我在。”
他又坐在这里陪了清欢好一会,见清欢松了手,方才离开,继续回宣政殿处理事务。
日子就这样平平静静,忙忙碌碌的过着,皇上皇后依旧没有苏醒,清欢耐心细致的侍奉,宫中的事宜她已经游刃有余,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忙里偷闲之时,或去宣政殿陪陪乐正炎,或带着春娘莹儿去御花园散步,又或去翻翻古籍,看看医书,找是否有可以治疗皇上皇后的方子,不过一直未得其法就是了。
现在许父得了乐正炎的首肯,时常的给自己送来家书,一述自己的思女之心,这日,清欢收到许父的信件,悠悠转转地念出声来:亲亲吾儿,见信如晤,一别数月,父思之,终日泪眼,父念之,心如油煎,吾儿回信寥寥,父摩挲极其,已光其字,望多回,父无憾已。
清欢念完,春娘莹儿并着殿中的小宫女们都低下头偷笑,清欢看看她们,又看看信件,喜欢的念了一遍又一遍,清欢兴奋的笑着和她们说话,虽是说道,但语气中似有一丝骄傲,“我爹爹就会写这些黏黏糊糊的家书,真是拿他没办法,唉。”
原来是许军山一月四五封家书送进宫来,但清欢前段时间因为忙碌,便回信的少了,约莫一月两三封,哪里就到寥寥之说了,还什么看着自己写的信,都把纸上的字用手磨光了,也太夸张了。
清欢说罢,立马走到书桌前,执笔蘸墨写下一封:爹,女儿想你,想的不行,女儿因为太厉害了,所以宫中事情都需要我处理,所以才忙的忘了给你回信,以后女儿一定三五天写一封给你,你要好好吃饭,好好休息,等忙完这一阵,女儿就去看你!
清欢也不许她们帮忙,自己细细的折好,装到信封里,粘好,然后交给传信的小太监,喜悦的站在门口看着小太监小跑远了,回身又把许父写的家书,细心的放在一个专门储存信件的木盒里,每次烦心的时候,看到这么多的家书,她就精神抖擞。
又是几场大雪下来,迎来了元旦,清欢想着好好在宫里办一场元旦宴会,冲冲晦气,元旦当天,乐正炎一早起身去宣政殿之后,清欢也随即起身,先吩咐御膳房把前一晚就在准备的馄饨和年糕做好,送去宣政殿给乐正炎,并其他六宫长辈,又让管事太监领了银子单做几锅分给各宫太监宫女们,同享喜气。
因着皇上皇后病重,不可大办,清欢就着人给各宫送去了椒柏酒,桃汤,五辛盘,并着煮好的鸡蛋,各宫封银八十两,用于自过节,一切都送好之后,清欢合了宫门,把昌明宫大大小小的宫女太监,不拘位高位低,主子奴才的,并着七八张四方桌子并在一起,满满登登的坐了个圈,大家欢笑盈盈的吃饭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