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偷赛马
“姜娘子于昨夜里说了,今日午后会再到府里看望叶三郎君,若叶三郎君的伤势好些,能移动了,姜娘子要把叶三郎君接回家,慢慢养伤。”
接回家?
哪个家?
康和听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莫非姜娘子要将叶良接回姜府亲自照料?
第二个念头,他看向自家郎君。
然后……感觉到丝丝凉风。
姜鸿在严府前下车,问老楼:“楼伯可知西郊的跑马地?”
老楼点头:“知晓。”
“那可认得谢家的十三郎君谢务磊?”
“不认得,不过奴可以问。”
女郎交代之事,他是如何也要办得妥妥帖帖的。
“如此甚好,那你去西郊看看,谢务磊在不在西郊。”姜鸿到底是放心不下,能不能还谢谷婠的前世恩情,在此一举。
“喏。”老楼驾着马车往城门方向去。
严城亲自招待了姜鸿,热情好客地令姜鸿摸不着头脑,尔后想一想,觉得大抵是崔大腿儿的功劳,她是受了崔明晏的福荫了。
想到两百金,她安心地受了。
“叶良身上的刀伤暂且不宜移动。”严城做为太医,医者父母心,此话乃是实话。
姜鸿觉得叶良后背的刀口不浅,来时便早有心理准备,恐今日下午会白跑一趟,闻言倒也不意外:“那还得麻烦严太医了。”
看过叶良,与严城东拉西扯地聊过几句,她起身告辞。
严城让人送客,他自己回头去看姜鸿带上门的谢礼。
目测了下,值个十金左右。
不由感叹京师首富名不虚传,随便一个厚礼,便花了十金,想他的秩俸,莫说十金,想要凑成一金,也不知得凑到何时。
姜鸿走出严府,便同珠圆道:“叶良尚不能动,昨晚阿父虽已让人去同叶良家说明叶良的情况,叶良家已知他有伤在身,尚无法归家。但到底只知个大概,想来他的家人会很担心他,你走一趟叶良家,危险的部分不必说,尽量挑简单轻微的情况说,别让他的家人太过担心受怕。”
“喏。”珠圆又问,“那女郎您呢?”
“我去趟车马行,雇匹马儿,然后出城。”姜鸿不想回府去牵马,让阿父知道她要出城担心,便只能雇一匹了。
“女郎想去西郊?”珠圆一下子反应过来。
再是想到第二个问题:“女郎!您会骑马?”
姜鸿颔首:“本来想着若是得照料叶良,我便没时间去,眼下叶良还动不得,刚才去看他,和他说了两句话,他喝了汤药便又睡了,有严太医的人照料,我放心。如此有了时间,我自然还是得亲自去瞧瞧。”
“至于骑马,你家女郎我聪明,一学便会!”
何时学的,却是前世学的。
嫁给楚安宏之后,她时常被楚家人在背后说她浑身铜臭,啥也不会,啥也不精,连打捶丸都不会。
打捶丸得会骑马,前世她确实没学过骑马,自然不会。
此后她特意去学了,不仅骑术可以,连捶丸也打得很可以。
其他不会的,她也学了个七七八八,会而不精的,她专挑了一些有天赋的,很下功夫地去学,即使不到顶尖,也让楚家人再嚼不了舌根,余下无甚天赋的,她便也不强求。
毕竟,人无完人。
珠圆再无话。
她其实也不明白为何女郎要报谢家大娘子的恩,不过女郎既说要报,那便得报,如此她只管听令便是。
“女郎可要小心。”
“放心!”
主仆俩在严府大门前分开而行。
姜鸿先走了一趟车马行,雇了匹黑马,骑上就直奔出城,往西郊去。
谢务磊平生第一次觉得,阿父不去西域戍边就好了。
他不信卜卦,阿父也不信,如此父子同心,齐力定然能断阿姐死活不肯让他出门的执念。
但是,还有大父……
大父也信神神道道的卜算,且还是崔明晏门下的谋士道人给他算出来的困卦,想来若是阿父在家,也不敢忤逆大父。
“唉!”他一口气儿叹出无限愁绪。
为了证实大父和阿姐都是错的,阿父和他是对的,谢务磊偷偷溜出府门,单枪匹马地准时赴约。
不过是在西郊跑个马儿而已,马儿还是他自个儿养大的红棕骏马,怎么可能会出事儿?
再者说了,那位弃时道长卜算出来的是困卦,他虽不太懂什么卦象,然从字面上来看,不就是一个困么。
困而已,死不了。
“诶,你居然出得来?”京兆少尹杨树鹏嫡长子杨大郎,年十四的杨之彬笑闹道。
“可别小瞧十三郎了!他应下之事,何曾毁过约?”右扶风应禄嫡出独子应大郎,同样十四岁的应维松紧跟着打趣。
“行了,你俩别尽围着务磊转了,还跑不跑了?”
“就是!赶紧的,大家都牵出自己的马儿来,今日春和日丽,秋高气爽,正是痛快跑马的好日子!”
“趁如今尚未鹅毛大雪,孰胜孰输,咱们快来赛一场!”
聚在离三人不远处的郎君们,纷纷冲他们喊道。
“走吧走吧,他们都在催了。”谢务磊自知是自己来晚了,也无意多说自家里的事情。
应维松和杨之彬对看一眼,四目相接中,皆从彼此的眼中看出些许不简单的端倪来。
不过谢务磊不说,他们再想知道,也不好继续打探。
似此等挖人家中事,实非君人所为。
他们打探,也是想知道平日里处得不错的好友,家中到底出了何事,好友不想多言,自是到此为止。
“彩头可有说了?”谢务磊牵出自己的红棕马。
应维松答:“十金。”
“一人十金?”谢务磊惊得双眼都瞪圆了。
杨之彬笑:“是赢者得十金,输者平摊。”
“可吓死我了……”
“就你胆儿小!”
老楼到西郊,打听到谁人是谢家十一郎君时,谢务磊已然与各家小郎君在跑马地开跑,撒欢地赛马,玩得十分洒脱。
大笑声、策马声、叫嚣声,你追我赶地混成一团。
姜鸿赶到时,运气不错,很快与在西郊边缘远观着跑马的老楼汇合。
了解到情况之后,她道:“楼伯,你在这里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