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朱元璋模拟曝光我多重人格 > 第43章 朝中辩论1

第43章 朝中辩论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但朱樉知道这还没有结束

    果然

    胡惟庸面色不善的开口道:“臣不苟同秦王!宋濂宋大儒只是被秦王混淆视听这才一时气急攻心。”

    “怎么?你和宋濂的想法一样?”

    胡惟庸急忙解释道:“宋大儒的本意并非如此,只是被秦王混淆视听,再加上宋濂年迈,这才着了你的道。”

    “上位乃真龙天子,自然人人敬畏!可臣要说的是上位被某些贼人蒙蔽了!”

    “八股者,是让天下学子乃至百姓明白,何为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

    “若要取缔删除,这是置天下纲常于不顾,实乃自取灭亡之道!”

    有宋濂的前车之鉴在那里,胡惟庸直接搬出了朱熹的圣人之言来。

    见此一旁支持他的文官们心想:

    到底是要快坐上左丞相的位置的人,这说话就是有水平!

    朱樉见此却毫不在意,开口道:“所谓的穷天理,明人伦,不过是让人知道仁义礼智信,和让人知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罢了”

    “这两件事在本王的眼里看来,不过是人和畜牲的区别罢了!”

    “难道你胡惟庸没有儒学的教导就不知道这人伦大礼了?”

    “本王想,参知政事自然不会如此。”

    朱樉的话让胡惟庸莫名的紧张。

    随后朱樉又接着开口道:“至于后面的两句才是你们要的吧!”

    “让天下学子浪费一身的才华,让其一生都埋首于尔等所谓的圣言中。

    并毫无改变的模仿着古之大贤的语气,文体。”

    “你胡惟庸也算是国之重臣,难不成在处理国事上也用尔等所谓的圣礼名言?”

    “那本王倒是有点好奇了!”

    “要不参知政事您现在给本王讲两句听听!也好让吾等武夫也知晓知晓圣人的言语!”

    见朱樉这轻佻的语气,一旁站着的武将们也开口嘲讽道:

    “哈哈哈!不错!不错!”

    “胡惟庸!快讲两句!让咱这些个武夫也听听!”

    “咱长这么大!这听圣言倒还是第一次!快快与咱讲来!”

    “哈哈哈!咱也想听听!”

    胡惟庸见此脸色铁青,心里疯狂的在打着草稿想该怎么回复,忽然他想到了什么,神情一松。

    随后鞠躬道歉道:“秦王殿下说的是!是在下一时陷入了误区,多谢秦王殿下的指正。”

    支持胡惟庸的官员们一脸懵逼,怎么了这是,这孩子怎么还说上胡话了呢!

    又接着开口道:“经过秦王殿下刚刚的一番教导,我也明白了八股骈文一事不可取。”

    “但本官对制衡打压儒学一事,有点不同的看法。”

    朱樉见此来了兴趣,开口问道:

    “哦~?那依你之见,科举该如何?”

    “尚儒不尚贤”

    “四书五经这等经典不应该被如此摒弃 ,必须要在科举中站一定的地位,并且还要比较重要的位置。”

    “秦王殿下既然能和宋的人辩学,那对儒学想必颇有研究。”

    “那就应该知道,儒家经典最重要的是教会世人如何济世。”

    “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才是儒家经典真正的含义。”

    “唯有如此,才是科举的真谛!”

    这时四周的文官们才反应过来,原来胡惟庸不是讲不过,要认输了。

    而是换个思路,换个方法,说的那叫一个冠冕堂皇,大义禀然啊!

    怪不得等李善长退位了,下一个左丞相是他呢!

    “好!说的好!”

    “咱们学儒的就是为了这个,只不过不善言辞,这才被人问住了!”

    “是说呐!那些个工匠,医师的怎么和我们相提并论。”

    也有一些武将叫好着

    这并不是他们听得懂,那些个至理名言之类的。

    他们只是单纯的看朱樉这些时候有点势大。

    借此打压罢了。

    一时间竟然有超过七成的文官们支持着胡惟庸,并还出声声讨着朱樉。

    朱樉见此没有半点慌张。

    在他看来这帮人不过是一群趋炎附势之辈,到最后还是会受到朱元璋的清算的。

    朱樉淡淡道:“是吗?那本王倒是很想知道,尔等所谓的儒家是怎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胡惟庸义正言辞道:“这最重要的便是德与礼也!”

    “所谓礼者,贵贱有等,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君子以修德行,知廉耻,晓善恶,此为大贤也!”

    “儒学大成者,更是其中翘楚,天下百姓在这等大贤的带领下,国家自然井井有条。”

    这胡惟庸不愧是要当左丞相的人,这儒家经典信手捏来。

    只不过

    朱樉轻视道:“咱还以为参知政事要说什么呢。原来就是这啊!”

    “不过参知政事您讲了这半天儒家经典,本王怎么没听见你说怎么治国平天下啊!”

    “是不是遗忘了?”

    胡惟庸笑笑道:“殿下说笑了!刚刚我说过了呀!儒以教化万民,令天下井然有序,自然做到了治国平天下!”

    “呵呵有趣!”

    朱樉不屑的道:“德与礼不过是做人的基本礼仪罢了,你用这来修身,齐家尚可,用来治国”

    “咱只能说可笑至极也!”

    “那本王再问你一个问题。”

    胡惟庸正色道:“殿下请讲!下官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好让殿下知道儒家之浩瀚,知识之渊博。”

    朱樉玩味地问道:“本王要问的便是:若是咱的父皇遵守你刚刚所说的礼法,那这大明可还存在?”

    胡惟庸:“”(=_=)

    tmd那朱元璋一路造反起家,哪来半点礼法可讲。

    更何况他在起义军时屠杀,抢劫的事也没少干,称帝之后那发明的刑法更是惨无人道。

    “殿下这是混淆视听,古语有云:威天下不以兵戈。”

    “打天下需用武力但也要文人谋划策略,再说了治理天下治的是民心。”

    “儒学的真正作用便是凝聚天下之民心,已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除去朝中百官,更需要各地的大儒凝聚民心,这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