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拍卖?拍卖
众商户们看着这眼前的琉璃
两眼放光
喃喃自语
“绝世珍宝啊!”
“传家宝啊!”
“秒啊!”
朱樉见状,淡淡的说道:“本王知道,在这世人眼里,你们商人的地位是最低贱的。
不过本王不这么认为!”
众商户本来两眼放光的看着琉璃,听到朱樉这么说,错愕的看着朱樉。
朱樉见状又接着说道:“也许你们以为本王再讲胡话
但是这大明要是没了你们这些商人,那这天下的经济和产业能顺利的运转吗?”
“比如说,大明出征漠北,其中粮草,马鞍,马鞭,甚至是刀剑。
若是没有你们这些商人进行运转,那这些物资能在几天内凑齐吗?”
“商人,也是人,更是是咱大明朝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朱樉说完后,在场的商户们一个个的泪流满面。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秦王也
是啊!谁生下来就是低贱?
他们商人在这些年里被人糟践,唾骂。
这偌大的大明朝里,只有秦王殿下慧眼识珠。
他们商人不低贱,他们也是大明朝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此时,各商户们
有点起身拱手作揖“秦王殿下英明!”
有的甚至是跪倒在秦王面前
“还是秦王殿下懂得咱这些年的委屈啊!”
“王爷英明啊!”
“王爷英明!”
朱樉见到煽情的效果出来了后,便扶起那跪倒的人,随后又开口道:“诸位不必如此!”
“咱来说正事吧!”
“看到眼前的琉璃了没!咱要卖给你们!”
众商贩这才回过神来,望着眼前的琉璃器皿。
“神物啊!这是神物啊!”
“老天爷在上!这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这等成色!简直是世间罕见!”
“真乃神物也!”
朱樉见效果也差不多了,开口说道:“好了诸位!本王敢说这琉璃是这世间最好的!
但是此物生产极其困难!而且原料稀少,是故成本极高!”
站在朱樉身后的邓强嘴角抽了抽。
要不是这些东西都是他一手操办的,他差点就信了!
王爷是真能吹!明明成本极其低廉,却吹成世间罕见的珍宝。
要是他们知道,在那作坊里好友三四百件相差无几的摆在那。
不知道他们会是什么表情。
众商人一边极力欣赏这完美无缺的琉璃器皿,一边自语道
“五年前我在苏杭的时候,见过被称之为“琉璃之极”的琉璃杯,现在看来那简直就是狗屁!”
“不错!不错!这琉璃不管是成色也好,样式也罢!具是世间罕见!”
“妙!实在是妙啊!”
朱樉见这些商人如此喜爱,道:“这些琉璃,本王话费超一年的功夫,这才制造了这三十件,今天,本王欲全部销售与诸位!”
众人见状大喜
“王爷此话当真?”
(≧▽≦)
“若能购得一件,就算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正愁传家之物,没想到啊!”
一些稍微清醒的人担忧的道:“不知王爷如此珍宝,作价几何?”
没等朱樉回答
一旁的商户却说
“就算是倾家荡产,也得购得!”
“不错!不错!”
“此物买回去,传家极为合适!”
朱樉见状也差不多了,便开口道:“诸位,此物造价一万两,两万两!”
“现在这世间最上乘的琉璃价格也已过万,咱这开价两万两,不过分吧!”
众商户一听便急忙说道
“两万?这么便宜?”
“王爷!我全部包圆了!”
“这三十件咱愿意出价一百万两!”
“你想得美!咱愿意出一百五十万两!”
“卧槽!你小子跟我抢!单挑啊!”
“别说只和你单挑,现在就是咱老爹从坟里爬出来了,咱也能给他再按回去!”
众人为了购得这琉璃器皿,吵得面红耳赤,要不是这些琉璃还在这,早打起来了!
一旁的侍卫和邓强人都傻了。
一百万两?
一百五十万两?
这要是被他们知道,咱那边的工厂五十两银子的成本,做了三四百件,不知道他们会是个什么表情。
朱樉见此故作为难道:“诸位,诸位!不必如此!这里只有三十件琉璃器,但本王却对商人极其看重,实在不好意思抬高价钱,这”
“王爷您深明大义,我们这些人怎敢贪图您的便宜!”
“是极!您只管把价格往高了抬,正好能省去一些买不起的人。”
“姓王的!你搁这暗示谁呢!”
“不就是价高者得嘛!我会怕?”
“不错!不就价高者得嘛!”
“那行!咱就比比谁的钱多!”
朱樉本来想赚个六十万两就算了。
来年再来割韭菜。
没想到一个玻璃器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应
这些商人为了这些琉璃,都差点打起来了。
现在都一百五十万两百银了,他知道这些商户有钱,但没想到这么有钱。
果然老朱的税收法有问题,商人的税收居然这么低,这不是明摆着送钱给人家嘛!
一百五十万两啊!
都够他那三千精兵整整十五年的军费了。
“咳咳咳!诸位不必争吵了,刚刚本王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法子。”
朱樉见众人为了这些琉璃吵得热火朝天,那就再加一把火。
“王爷您请说!”
“是极!王爷但说无妨!反正咱是志在必得!”
“就你?想多了吧!回家喝奶去吧!”
“就算是倾家荡产,也必有咱一份!”
这些往日里合作无间的商户,在朱樉的琉璃下,瞬间如杀父仇人一般,谁也看不惯谁。
朱樉缓缓讲道:“本王想了一下,既然诸位都志在必得,那不如以拍卖的形式如何?”
众人一愣“拍卖?”
“王爷!不只这拍卖?”
“是啊王爷!可否解释一番?”
朱樉清清嗓音道:“所谓拍卖,即为价高者得!”
“以这每件琉璃两万两位底价,每次加价不得低于一千两,各位可自行加价,最后价高者得。”
“但无论如何,这琉璃器的价格都不得低于两万两,而且每次加价者加价的价格不得低于一千两。”
听完,众商户一致同意
“这个法子好!”
“此计甚妙!正好也能让那些没钱的收手。”
“王爷真乃天人也!”
朱樉见状也开始进入主题
“好了!各位!那便开始吧!”
“邓强!你来记录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