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朱元璋模拟曝光我多重人格 > 第30章 革去皇室宗亲俸禄

第30章 革去皇室宗亲俸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翌日

    清晨

    南京紫禁城

    奉天殿内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李善长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

    “准!”

    “昨日!陛下说重新开始开创科举,并以八股取士之文来考取官员。

    臣昨日自回去后便一直感觉有点不对劲,便一直翻越程朱理学之道。

    一直到晚上也没能弄明白,整的臣夜不能寐。

    直到臣刚刚看到魏国公等人后,才发觉道不对劲。

    在这里臣先请陛下饶恕等下臣要讲的话之罪!”

    朱元璋一脸诧异,目光看向朱标,见朱标点点头后便笑着开口道:“哈哈哈!百室!有话直讲,咱恕你无罪!”

    “谢陛下!那臣就说了。等臣说完后,陛下可要保我啊!”

    李善长听见朱元璋恕他无罪后,在这里开了个小小的玩笑。

    随后便开口道:“咱不是说程朱理学之道不好!但他已经不适合如今咱大明天下的科举制度了。

    若是真按八股取士考取官员的话,那么考出来的不过是一群只会读书写字附庸风雅的一群腐儒罢了!

    其对百姓限制了的思想

    其对国家不利于网罗有用人才

    甚至还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儒生们把考试做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

    只知道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

    更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他们考中做官后

    陛下!臣不想一百年,两百年以后

    咱们的后人们还要再经历一遍咱们当年所受的苦啊!”

    李善长说完后便直接匍匐着跪倒在大殿内。

    此时朱标也站出来说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左丞相说的不无道理啊!

    科举制度不只是为国家选举有用之人才

    更是为百姓能更好的生活

    使百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所以更应该慎重!慎重!再慎重!”

    徐达听到太子和李善长的话后,大为震动随即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太子和左丞相所言有理!

    咱们当年打天下,不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吗?

    要是真如左丞相所言,一百年,两百年后咱们的后人还要受咱当年所受的苦。

    那这无异于玩火自焚啊!

    请陛下收回承命!!!”

    众文武百官见太子和文官,武官之首都在拒绝这八股取士。

    那跟着这几个大佬准没错。

    于是百官随之下跪道:

    “请陛下收回承命!!!”

    朱元璋见此对太子朱标一片欣慰。

    现在他知道即便他不在了,太子朱标也能很好的统领一切了。

    朱元璋恨不得现在就搞个传位仪式来,直接拉朱标做皇帝,他好去和他的皇后一起享福去。

    不过在那件事还没处理好之前,他也只能再替儿子看几年。

    朱元璋见群臣如此统一的请求,这要是放在以前,他们绝逼都得死。

    不过今天看是朱标授意的情况下,他只能按耐住笑意

    神情装作严肃道:“既然如此!那咱就收回以八股取士考取官员的旨意

    不过百室啊!既然你发现了弊端,那么如何推陈出新科举的事也就交给你和太子来办了!

    限你十天内给咱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来,不然可别怪咱不讲多年的情面!”

    李善长起身遵旨后便退回了原来的位子。

    “还有什么事要禀奏的嘛?”

    朱元璋看看台下的众位大臣们

    见他们各个沉默的时候

    朱元璋接着开口道:“既然你们没事情!那咱就有事情了!”

    朱元璋说完这句话后,百官们都个个心惊胆颤。

    都在想究竟是谁惹怒了他

    有好多个官员看来看去的,窃窃私语的

    “姓邓的!是不是你干的事犯了?”

    “qnmd的!姓郑的你那些屁事好意思说我?我还想问是不是你呢!”

    “姓王的,是不是你?”

    “姓冯的,你的事要发了!”

    朱元璋看了一眼一旁的太监,冯公公立马会意,大声喊道:“肃静!!!”

    百官立马昂首挺胸,聆听朱元璋的圣意

    朱元璋神情略带悲哀道:“咱昨天做了个梦,梦见一个老神仙

    老神仙告诉咱,咱大明只有两三百年的国祚。

    咱就问他,为什么!

    老神仙讲问题出现在咱和咱子孙身上。

    等咱醒来后,咱就在想这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在咱和咱子孙上。

    于是咱就翻咱这些年下的令,制定的制度上。

    咱这一番,还真让咱找到了!

    老神仙说的不错,问题确实出现在咱和咱子孙上,原来是咱当年登基时给众皇子皇孙们定下的俸禄太高了。

    咱找人算了一笔账,他告诉咱

    如今众亲王

    太子一人,亲王十七人,若是全部折合白银的话俸禄是六十五万两

    这点钱对大明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咱还能给的起!

    可若是再加上群王的俸禄呢?

    按照如今的制度,世子可继承亲王,其余嫡次子可分郡王。

    按照每人生六个儿子来算,那差不多有一百个郡王。

    一百个郡王年俸大概在五十八万两白银

    那这些郡王又能生下多少镇国将军呢?这些镇国将军的俸禄又是多少呢?

    一百个郡王会生出六百个镇国将军,而这些人的俸禄全部折合在一起便是九十万两白银

    可这些郡王又能生六倍的辅国将军,就是三千六百人

    这三千六百辅国将军的年俸加在一起便是一百八十万两白银

    这些人全部加起来也不过是三百九十三万两白银

    再加上那三千六百辅国将军生出两万一千六百奉国将军呢。

    他们的俸禄加起来便有八百六十四万两白银。”

    说到这朱元璋停顿了一下。

    看向众百官,尽皆是一脸震惊。

    随后又开口讲道:“众爱卿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

    往后几百年,咱大明朝要拿全年的税收来养这些米虫。

    咱即是悲伤又是愤怒,咱决不允许这件事发生在咱大明朝上。

    从今日起,除去亲王,皇女和其嫡长子,其余的俸禄全部给朕断了,只保证其一日三餐可饱腹,若想要富贵,那就靠自己去拼搏。

    自朕起,此为祖训,若后世子孙更改者,不得为朱家子!!!”

    朱元璋说完便站起身来,走了。

    他不想让群臣看到他悲伤的模样。

    文武百官(朱樉和朱标)听完朱元璋的祖训后,都不约而同的跪倒在地大声呼喊

    “皇帝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此刻听到这一声,不由的加快了脚步。

    似乎连刚才略微悲伤的心也好的差不多了(朱元璋:高兴吗?拿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换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