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革命时代的故事(二)
另一边
【叮,当前身份:文镇第三军□□支队大队长。】
【当前任务:打听古宅的相关讯息。(时限:2天)】
乔歌从破旧的木床上起身,看着从窗户透进来许久未见的阳光,在一片喧杂烦闷的环境中捋着故事背景。
她皱了皱眉,她对于这些历史事件十分模糊,但是没记错的话,现在应该是大革命时期。而她的身份也就是故事背景里的□□,虽在歌谣里说是正义的一方,但乔歌觉得还有待商榷。
“古宅的故事这个在故事背景完全没有交代啊这可怎么打听”乔歌跳下床。
她找了面勉强能看人的镜面,观察着镜子里的自己,娇娇小小的个子套着生硬的土绿色革命装,黑色的短发扎成一个小辫子。所幸,副本只改了改不符合年代的发色和衣服,面貌没有改变,不会影响她们汇合。
先走一步看一步,乔歌想着,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乔大队,等会院子里开会嘞!”门外的人喊着。
乔歌捻了捻手指,组织了一下语言。“哎,这就来!”
【叮,当前身份:四处漂泊的自由撰稿人。】
【当前任务:打听古宅的故事。(时限:2天)】
看起来三十岁的女人从一堆稿件中猛地抬起头来,她警惕的抓起旁边的眼镜带上,扫视着周围的环境。狭小的屋子,有些脏乱,桌面上的稿件显示是1974年的5月6日,屋子里没风扇,窗户透进来的风干燥又闷热。
女人嘴角抽搐:“完蛋,我有点小文盲啊,找找稿件上的线索吧。”
女人熟练地翻找着稿件,如果是自由撰稿人,那么她应该知道不少关于这个城镇的小道消息和一些野史,古宅古宅古宅!!这些稿件里竟然一点关于古宅的字眼都没有?
“不可能啊,如果是这个年代的肯定会有啊”女人眯了眯眼睛,镜片反射着锐利的光,她扶了扶眼镜思索着。
1974的夏天等等,如果,如果古宅事件没有在1974年发生呢?可能是更早的时间点以前呢?
“更早?更早是哪一年这范围可就更大了啊。”女人捏捏鼻梁,无奈的看着满屋子的黄纸。“也不知道李恩这个狗男人跑哪去了。”
【叮,当前身份:华中社成员。】
【当前任务:打听古宅的故事。(时限:2天)】
阳光四溢,蝉枯燥的叫着,从屋子里走出一个微胖的大个子男人,他悠悠然好像有目的的前行着。
十五分钟前。
男人有些生疏的拨动着电话簿上的号码,有线电话信号不怎么健康,男人等待了好久,才听的另一头出现人声。
“喂?您好,这里是华中社副编。”
男人一秒切换脸,声音谄媚“副编啊,我是李恩小李呀~我这边有个稿子要前几年的资料,老弟我这没找到,所以求助您来了。”
另一头的人声心情愉悦“呦,小李啊,说说看吧。”
李恩眼睛一亮,有戏“您这不神通广大嘛,就是关于古宅的事,小弟我没本事,啥都不了解,您肯定能知道。”
谁料另一头人声微顿,有些恼怒“古宅的事你不知道吗?!这忌讳的事你还来问我?!想拉我进坑?!胆子真是肥了你!你这下九流的小写手做好本职的事!”
李恩欲哭无泪,语气更加卑微“您行行好,我这边有个大老板催的紧,不然小的我也不敢有这想法啊。您懂得,上头来的大老板给的钱多,到手大头肯定好好孝敬您啊!一点提示也行,不然大头拿不到啊。”
人声思索片刻,清了清嗓子“算你懂事,记一下,旅元路成行街36号,有个叫刘福川的,你找找吧。”语毕,又加了一句“钱这东西,身外之物,不搞阶级这一套,事成一起吃顿饭吧。”
电话挂断,李恩一脸艰辛的感叹,果然无论哪个年代,提钱都是最好使的啊。
他看着黄色纸张上记下的的地址,祈祷这个人可以给予他一些信息。
“旅元路成行街36号,刘福川啊刘福川,别白费我挨一顿骂啊。”
秦灿蹲在小黄瓜架下,和老爷爷npc唠着家常。
“爷爷,你知道黄瓜架还有个传说吗?”
老人呵呵一笑“什么传说呀,乖孙讲来听听。”
秦灿想着朋友说过的“就是在七月七,天上呢有一对分隔的情人,叫牛郎和织女。在这一天的夜晚,小鸟会帮助他们见面,而人间的人呢,坐在黄瓜架下,可以看见并且祝福他们。”
老人拍腿一乐“哎呦,那乖孙可得在等几天咯,现在七月五。”
秦灿咧嘴一乐“那爷爷,七月七一起看牛郎织女相会呀!”
老人慈爱的扇着扇子“行行行,都听乖孙的。”
秦灿由衷的感觉到开心,这就是有爷爷的感觉吗,很温馨哎。
但是任务可不能忘,秦灿摸摸下巴,怎么问呢。
“爷爷,咱们这有什么怪事吗?爷爷你这么神通广大应该知道很多有趣的事吧?”秦灿拐弯抹角的问着。
老人笑起来,脸上的皱纹堆在眼角“就你丫头嘴甜,爷爷告诉你啊,咱们这个村子就挺怪的,但是别害怕,爷爷会保护我们乖孙的。”
秦灿来了兴趣“那爷爷,怪在哪里呢?为什么我从来不知道呢?”
爷爷又摸摸下巴上的小胡子“你不知道也正常,这些事爷爷怕你害怕,从来没和你讲过。咱们这个村子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怪事的,村里头知道的也大多很少,因为经历过这些事的都失踪了而且这个事儿,主要发生在镇子上。”
他说到这时,双眼好像罩上了一层雾霭,灰蒙蒙的情绪。
秦灿思索着,失踪看来差不多摸到了这件事的边缘了,她欲再次发问,老爷子却一下子颤巍巍的站了起来,秦灿仰头看着这个npc。
老爷子背着光,看不清神情,昏暗的光界好像把他的面孔分割成两部分,他声音沉甸甸的,依稀能看清他另一面目眦欲裂的半面脸“乖孙儿,这件事你最好不要细问了。”
秦灿攥紧双手,选择了另一种试探的方法“爷爷,这么一会就下午了呢,您先回去休息?”
老爷子紧绷的气息渐渐缓和“是啊,爷爷先回去休息了,今天晚饭交给你了,乖孙儿。”
秦灿目送着老人苍老的背影离去,心里愈发沉重,现在是下午三点半,马上太阳缓缓落下,这一切的危机都要开始萌发了,可是她手里还是没什么重要信息。
秦灿有些焦躁,去村子附近排查一下吧,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
眼镜女仍艰难的整理着文稿,上面被她按年份从早到晚整理好了,最早的年份是1959年的稿子,破旧发黄的稿子上印着发灰的墨迹,写的尽是求购粮食的条框。
眼镜女努力回忆想着,如果她没记错,自1959年起,全国蔓延性的饥荒开始泛滥。
果不其然,从这往后翻阅的几篇碎稿件上面多数写印的都是求粮和号召。
女人推了推眼镜,大脑飞速运转着,一目十行的细细查看,把上面的所有大事小事都尽量看一遍。
时间久了,她有些吃力的翻阅着。这时代久远,还得她一路翻一路回忆。
眼镜女十分抓狂,李恩你个狗男人到底去哪了啊!
她咬牙切齿的往下翻阅着,终于,在1960年六月份的文镇小报上找到了不同之处。在卷页的左下角,上面只有寥寥数笔,却让女人眼前一亮。
“文镇新分配的教书先生外语精通,现住址在文镇旅元路成行街3号!”
上面的字迹因为年代久远,保存方法简陋,已经有些模糊,看不清字迹了。但这对女人来讲已经是天大的收获了,女人看着上面的字仔细的记在心里。
眼镜女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现在大概是下午四点四十。
她把剩下的稿件谨慎叠好放回抽屉之中。天色有点晚了,还是早些去外面掌握些情报才能更安全。
她推开小屋的门,直奔文镇旅元路成行街而去。
另一头,眼镜女口中的李恩伫立在有些破旧的木门前,窄小的门紧闭着,替主人宣示着对外界的抗拒。
李恩碾碎手里的纸条,方圆的脸上布满纠结。他试探性的推推门,时代久远却意外的质量很好,锁头落在外面,没有钥匙根本打不开。
男人思索了一会选择提起脚,狠狠的踢向木门。几脚下去,木门终究经受不住自下方断裂。
果然武力破除最便捷。
李恩双手高举:“对不起刘福川先生,小弟我实在没办法了!原谅小弟,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男人求饶完,探头看着空洞洞的门,里面漆黑一片,仿佛有什么东西即将从中呼之欲出,风声灌进去,荡出仿佛孩童的哭泣声来。
李恩眨眨眼,纠结了一会,抬起脚步入这个神秘的36号刘福川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