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扯虎皮,拉大旗
姜琳思考了一会,想到了一个突破口,她自己不是外商,但她有外商朋友啊,黄家乐不就是个非常不错的合作伙伴嘛。
“周厂长,如果贵厂一定要出售的话,我这里也一样可以收购,我有香江那边的关系,也一样能为市里完成引资的任务。”
周厂长一听,眼前一亮,“你说的港商是哪个集团?”
“香江黄氏财团,产业遍布东南亚,周厂长如果没印象的话,那香江的创兴银行应该听过吧,黄氏是这家银行的股东之一。”姜琳缓缓回道,关于黄氏财团的事,都是从黄家乐那里听来的,现在正好让她拿来扯虎皮。
周群眼神更兴奋了,思考了一阵,说道:“这样吧,如果你能把黄氏财团拉来,我立马打报告向市里说明情况,我相信市里会酌情考虑的。”
周群没把话说得太满,这是官场忌讳,如果黄氏财团真来了,那台商算个屁啊,让台商重新选个地址好了。
这个时代,外商也是有等级的,欧美是第一等,东瀛是第二等,台商港商是第三等,但港商要比台商高半等。
“好,我现在就可以联系一下,厂长,方便我用下电话吗?”姜琳指了指桌上的电话机。
“用用用,随便用,不用客气。”
开玩笑,要是能拉来港商,他肯定要往上动一动,这点电话费和自己的前途比起来,连个屁都不算。
姜琳从包里掏出电话本,找到黄家乐的大哥大号码,也没有拿起话筒,直接按了免提拨号,没过半分钟,电话就通了。
电话机直接传出了黄家乐带着慵懒的声音,“喂,边位呀?”
“是我,姜琳。”姜琳道出身份。
哪知黄家乐突然一改之前的慵懒,语气颇为高兴,但说出来的话,就让姜琳后悔开免提了。
“唔,细琳琳啊,才两天而已,你就这么快联系我,细不细想我了啊。”
办公室里,一直做透明人的钱修军,一脸满含期待的周群,两人脸色瞬间精彩无比,不由自主的都看向了姜琳,眼里透出一股暧昧神色。
姜琳也是一脸懵逼啊,她哪里想到这扑街会说出这样暧昧不清的话来啊,如果就她一个人听见也就罢了,可偏偏旁边还有两个大叔在呢,不用想就能猜到他们心里的想法,这让她以后怎么面对别人啊。
“咳咳,我和黄先生犹如兄妹,关系好一些,香江那边风气比较开放,男女之间经常会开开玩笑,你们别多想啊。”姜琳解释了一下,虽然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但总比啥也不说强点吧。
钱修军打着哈哈,“小姜,我们都是学习过先进思想的老干部,现在不兴旧社会那一套了,年轻人嘛,我们懂的,老周,你说是不是?”
“对对对,现在都讲自由恋爱,小姜同志,你不必介怀,你们继续,继续。”周群点点头应道。
继续继续,继续个刀哦。
麻烦你们说话的时候能不能不要露出那种玩味的表情出来好不好,咱们难道不是在谈正事吗?
“喂?琳琳,你旁边还有其他人?”黄家乐似乎也意识到了他刚刚的话给姜琳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糟了,这会不会让姜琳对我产生不好的误会啊?”
黄家乐想到这,打了个寒颤,感觉下次见面的时候,说不定姜琳会报这一箭之仇,赶紧岔开话题,“琳琳,刚刚开个玩笑,你别介意啊,对了,钱我昨天打过去了,你有收到吗?”
姜琳深吸一口气,先在心里骂了这死扑街一百遍,随后才说道:“我这两天忙,还没有查呢,下午去银行看看。”
“嗯,说正事吧,你找我肯定是有事吧。”
“嗯,我之前不是和你说过我要做生意嘛,你有没有兴趣掺一脚?”
“掺一脚?”黄家乐开始没反应过来,随后很快明白了意思,“你是说合作吧,是什么项目?”
姜琳回道:“化妆品,你最近有时间能过来一趟桂城吗?我们见面再说。”
“行啊,我这边这两天在谈厂子设备的事,忙完了就去找你,不过羊城到桂城没有飞机,我估计得下周二才能到桂城了。”黄家乐想了想后给出了个时间。
姜琳看了看周群,意思是这个时间如何?见对方点了点头后,才说道:“没问题,到时候你来了桂城,我亲自给你接风洗尘。”
“哈哈哈,靓女邀请,哪有不去的道理。”
结束了通话后,姜琳说道:“下周二,周厂长,你这边没问题吧。”
“放心,确定港商过来,即使上面有意见,我也会帮你拖到那时间。”
中午三人去外面的餐馆吃了一顿后,姜琳就告别了两人,独自去了一趟工行。
这时候银行可没有什么短信提醒,即使有也没用,因为她也没有手机,想要知道卡里有多少钱,只能在atm机上查询。
余额:4740100。
钱已经到账了,黄家乐办事效率还是挺快的,这点她很满意。
取了两千块钱出来,也就离开了银行。
姜琳没有急着回村,而是在大学城附近游逛起来,不是瞎逛,而是有目的的逛。
首先是看看这附近有哪些商铺,有没有同行,有没有适合做化妆品门店的,然后是看看有没有房子出租的,毕竟以后她是打算在桂城定居的,这里离三药厂不过两公里,不管是跑工厂还是去门店,都非常方便。
一圈逛下来,还真是让她发现了两家卖化妆品的店面和五处适合做门店的商铺,其中有两处还在门口贴上了转让的信息。
“旺铺转让,价格五千,有意者进店面谈,非诚勿扰。”
姜琳没有进店,现在厂子都还没有呢,谈个屁的店铺,现在只不过是了解一下附近商铺的情况而已,不过租房倒是当务之急。
没有去看附近那些自建房,虽然租金低廉,但是那里龙蛇混杂,厕所都是公用的那种,卫生差不说,而且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基本都是些20平的小单间,她一个人住都嫌小,更何况还有一个刘桂芳了。
这附近的单位家属大院挺多的,比如师范大学南门的对面就是教师家属区,都是学校单位自建的住宅楼,房子才建成五六年而已,环境和安保都非常适合居住。
姜琳在院子门口的公告栏看了看,没看到贴有招租信息,这时候还没有房屋中介,想找房子比较麻烦,要么问亲人朋友,要么就是自己上大街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