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直播:我科普传统技艺 > 第11章 前往坐堂

第11章 前往坐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史霖也不知道自己送出的手镯会产生多大的震撼,他正拿着钳子,一个一个的给田螺去尾,这些田螺还是五六天前他在村口的小河中摸起来的,只不过一直没吃,放在桶里面养着。

    昨天那顿把冰箱里面的肉都造完了,今天就只能来点辣炒田螺,然后烧两个素菜下酒了。

    田螺很快处理完了,史霖穿过小院,来到屋后,看着自己花费了不小力气改造的菜园,心中甚是满意,快速的摘了点豆角,又从藤蔓交织中摸了两根长长的苦瓜,顺手摘了几个小米辣,便回到了厨房。

    加柴热炉,顺便将刚才摘的菜处理好放在一边。

    晚上就是简单的一个辣炒田螺,一个干煸豆角,一个凉拌苦瓜,还有一点昨儿个剩下的小酒。

    史霖吃完在院中小憩了一会,便回到桌前,将锅碗桌椅收拾了一下,才缓缓朝书房走去。

    史霖每天晚上睡前喜欢看会古人写的著作,而且还是来者不拒,他的书房中漆文化的书籍只占了五十分之一。

    抽出一本《金匮要略》,半躺在漆椅上,慢慢品读了起来。

    清晨,天还未明,邻家养的鸡便开始了打鸣,史霖听着鸡鸣,利索的从床上爬起,来到院中。

    掏出手机,找到一篇还算不错的文章,点击播放。

    而后史霖端起太极架势,缓缓地动了起来。

    院中,只有手机内传来的低沉男声,还有史霖规律的呼吸。

    天空放明,已经收起架势,拿着杯子洗漱着的史霖看了一眼万里无云的天空,喃喃说道:“今日又是艳阳天,但是今日起床总有点心中不安,好像有什么事将要发生。”

    “怪哉!怪哉,算了,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吃完早饭也好去非遗馆了,今天八点半要去坐堂,现在赶过去时间到还来得及。”

    晃了晃头,将心中不安的情绪甩了出去,用水洗了洗脸,把牙刷和杯子放回漆柜中,而后来到厨房门后,史霖伸手抱出一个坛子,揭开坛盖,在水里洗了洗手,便将手往坛中伸去,在里面抓取着什么。

    掏了一把放在碗中,随后将坛口封好,放回原位。

    这坛是上个月刚泡下的洋姜,这个时间吃虽然有点泡过了,但是也还是比较好吃的。

    简单的吃完了早饭,史霖舀了瓢清水,快速的把自己的餐具洗了一下。

    “今天过去坐堂,老师说让我带点工具,带点展品过去,昨天展示过的东西必不能带过去了。”洗完碗筷的史霖来到工作间,看着荫房架上摆放着的一件件漆器,喃喃说道。

    “不如带套茶具去,讲解的时候还能品品茶!”看着眼前银胎变涂的茶盏,史霖目光闪了一下,“感觉可行,带套茶杯,茶垫,茶则,茶刀,茶夹,茶壶,茶盂,在带俩彩绘茶宠,数量也够了,而且光技艺来说也够展示的了。”

    于是乎,他的手提箱中出现了:

    发刷6把

    牛角刀4把

    调漆板1块

    生漆2斤

    矿石粉若干

    螺钿若干

    珍珠粉一袋

    糯米粉一袋

    鸡蛋5个

    勾线笔2支

    桐油1瓶

    松节油1瓶

    夏布1块

    医用胶带2卷

    没上漆的木胎手镯2只

    竹胎笔筒两只

    文玩小葫芦若干

    砂纸80-5000目

    瓦灰粗中细极细各一瓶

    鹿角灰一瓶

    石灰一瓶

    陶土一瓶

    金粉一小瓶

    银粉一小瓶

    金箔一沓

    银胎变涂漆杯8只

    金漆镶嵌茶盘1个

    蛋壳·远方故土杯垫8只

    金缮莳绘修复陶壶一只

    仿树皮哑光银漆茶则一只

    雷纹犀皮茶刀与茶夹各一把

    戗金仕女茶盂一只

    描漆彩绘茶宠两只

    。

    史霖右手提着将近50斤的工具箱,左手提着一只大大的铁壶,壶中装的不是白开水,而是汽油。

    生漆不溶于水,要清理只能用油,桐油一般用作调制矿物颜料,与大漆一起制成色漆,松节油一般用于调整所用漆的厚薄,但以上两种油的价格比较高,对于用于清理残漆,便宜且方便的汽油便是首选。

    趁着时间还早,史霖一手一个拎着朝非遗馆走去。

    清晨的西江古村还未有多少行人,新建的长廊右边的一座座房屋牌匾早已高高挂起,却不见开门迎客,唯有靠近西江古村牌坊的非遗馆敞开了大门。

    长廊左边是不算清澈的河水平静无波,只有微风摘下一片落叶丢在河面,才会泛起一丝涟漪。

    说实话,史霖走了两圈才发现非遗馆的入口,非遗馆的牌子也并未落在非遗馆大门之上,进门后又是一块巨石挡住了整个视线,走过巨石,后面才是别有洞天。

    坑洼不齐的石板地面走起来有种别样的舒适感,整个人都静下来了许多,两边是青砖木墙的房子将周围围了起来,左右各分为三间共六间,第一间其内摆放着诸多非遗历史,介绍,非遗馆介绍。

    第二间里面是四个传承老师轮流坐堂,他们分别代表着虎头鞋,剪纸,传统插花,香包制作这五项非遗传承。

    第三间里面是五位老师轮流坐堂,分别代表竹编,彩灯扎制,布龙,手工书画装裱,焗瓷。

    第四件里面坐堂的老师就比较少了,只有三位,分别是农(渔)船制作,锡制品制作,箍桶制作。

    第五间便是史霖即将坐堂的那间,也是五位老师轮流坐堂,分别是史霖所代表的脱胎漆器制作,吉祥绣球,面塑,灰雕,传拓技艺。

    第六间是三项重量级非遗技艺,分别是国家级非遗金银彩绣,国家级非遗骨木镶嵌,国家级非遗朱金漆木雕。

    一路慢悠悠的走来甚至还找了一圈非遗馆在哪,结果还是来的有点早,才八点刚出头,史霖就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将手提箱放在一边,看着面前分给自己的一块不大不小的空间,纠结的皱起了眉头。

    漆器的制作与其他的工艺不同,它对很多方面都有极为严苛的要求。

    大漆需要时间干燥,而且对温度湿度都有要求,一般情况温度在18-28度,湿度在75-85之间最为适宜,温度太高,难以干燥,湿度太高又易堆漆,在干燥或者说髹漆期间还需要做到无尘无灰,不然等到干燥后漆面会异常糟糕,空气中的灰尘虽然看起来细小,但是只要沾上漆面,就异常的明显。

    史霖在家里专门把跟工作间连在一起的另外一间房间做成了荫房,里面放着加湿器,温控器,温度计。

    史霖在非遗馆分配的座位坐了两分钟,不仅温度湿度都无法达标,甚至由于非遗馆所用材料比较老,许多灰尘明晃晃的漂浮在空气中。

    “坏了,还得想办法先做个荫房,不然这地方没法做东西啊!怪不得老师不来,虽然比较有意义,但是这环境对于漆器的制作来说也太糟糕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