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女娲补天佛示愿
说书先生故弄玄虚,只是为了让大家随时休息,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再回来听书,而说书先生也可以休息一会儿,喝几口水润润喉咙,然后再继续讲述。
“啪啪!”惊堂木一响,说书先生开始接着说:由于天河之水倾注人间,女娲娘娘一心想阻断天河水的泛滥。女娲娘娘这样想着,她就到处寻访补天妙方。
然而,不但没有结果,反而累的筋疲力尽,她疲倦的坐在河边休养生息,似梦非梦之时,元始天尊驾着祥云飘到她跟前说:“昆仑山上有五彩石,只要用大火炼化,就可以拿来补天了。”
元始天尊说完后就飘走了,元始天尊——我们人类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成心来点化女娲娘娘。
一阵凉风吹来,女娲娘娘顿时清醒过来,精神倍加,她好像领到了元始天尊的法旨,起身直奔昆仑山,昆仑山上险象丛生,狮子老虎无比凶猛,各种野兽不计其数,而且道路坎坷、荆棘丛生,女娲娘娘根本顾及不了那么多了,一路上披荆斩棘,耗费神功随时与猛兽搏斗,精疲力尽的往山上赶。
赶到山上后,赶紧捡来五彩石,燃起大火架起神锅,炼熔五彩宝石,炼成熔浆后就捧起熔浆飞身往天上补,补上去一块儿,再下来取了熔浆,再飞上天继续补,经过她一片一片的用心补救,天空被补上了一大片,补到最后熔浆全部用完了,但还是有一块儿缺口没有补上。
女娲犯难了,她不想前功尽弃,如果不能一次性补好天空,天河之水继续泛滥,倾注下来,自己的功夫白费了不说,人间还是不能太平,于是女娲娘娘竭尽全力使出最后的神功,一跃而起飞上天空,和熔浆粘连在一起,舒展自己的身体正好补住了天的缺口,但是,女娲娘娘再也下不来了,她被熔浆慢慢烧熔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人间从此失去了神母女娲娘娘,却总能看到雨过天晴的彩虹,那就是女娲娘娘在天上留下的美丽的倩影。人们因为她的付出,从此过上了天下太平的好日子。
再说水神共工一看自己闯了祸,天河之水泛滥成灾,又看见女娲娘娘用自己的身体和五彩石熔浆融为一体来补天,心生愧疚,赶紧差遣神龟用四足支撑四极,平定洪水。
自己带领虾兵蟹将和妖魔鬼怪展开大战,竭尽全力杀死猛兽,引领天河水源头进入东海,所有溃败的妖魔鬼怪都跟随水神共工,隐匿于深海之中,再也不敢到人间来捣乱了,陆地上的万物生灵才得以安然无恙,天下人间才得以祥和太平。
书说到此,告一段落。“啪!”惊堂木一响,说书先生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十五分钟,然后再回来继续听书。”
刘妈妈听书着了迷,但课间休息还是要出去溜达溜达的,坐了这么长时间,平常人都会有气血不畅的危险,更何况刘妈妈怀孕七八个月了。
刘妈妈拉着老婶说:“走啊老婶,去趟厕所。”刘妈妈走动走动也是为了活动筋骨让全身气血顺畅。
十五分钟转眼就过去了,大人孩子陆续入座。说书先生上台说:“下面让我的徒弟,给大家讲一讲,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的故事”,一阵掌声过后,说书先生坐在台下,示意他的徒弟上台来讲。
小徒弟心领神会,兴高采烈地走上台。难得师傅给自己一次历练的机会!当然高兴,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不想上台表演的艺人,就成不了艺人。小徒弟不愧是后起之秀,上台就说,一点都不怯场。
书接上回,女娲娘娘补天成功,天河之水停止向人间倾注,人间终于太平了,女娲娘娘的慈悲善良、她补天的这个伟大的献身精神和行为,感动了一些善良的人们,那时就有一些和我们一样的凡夫俗子,受到女娲娘娘牺牲自己,来补天的行为和这种献身精神而感动,许下大愿:利益一切众生,用慈悲和智慧修成了“自在佛”来普度众生。什么是“自在佛”?
“自在佛”就是用自己慈悲善良的功德修成了对自己很有好处的,有利于心地之上的解脱,也就是说,平日里多行善事,多做好事积累下的功德和自己的修行到了极至,使自己自由自在了,变得非常好非常舒心的意思。
每一位修成正果的佛都叫自在佛。
据经典所载,一世住一佛,以燃灯佛开始,经历五了十三位自在佛之后,进入世自在王佛住一世的时代。
当时,曾经有一位国王,听世自在王佛在民间讲说佛法善道,一下子就着了迷,每次听完演讲都会心情愉悦,不知不觉中萌发了菩提心,断然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就在“世自在王佛”的寺庙里修行,成了世自在王佛的弟子,法号曰:法藏,又名法藏比丘。他在此了解诸佛的种种功德和种种善恶,效法二百一十亿净土的优点。有人问:“净土是什么?”其实,净土就是没有烦恼的意思。
法藏比丘经历五次劫难,深思熟虑后立下四十八大愿,大意是:“一念佛者死后不坠三恶之苦,二眼通、三耳通、四心通、五宿命通,六色无美丑之分,七懂得因缘果报,八能超越诸佛;
九不执念、十会放下,十一行善不恶,十二自带光芒、十三长寿无量,十四随缘度化、十五发愿念其名号者长寿,十六发愿念其名号者成佛;
十七菩提心超度亡灵,十八使其来生再无烦恼,十九度化佛者转福德相、二十让善根生富贵,二十一长智慧、二十二不生病、二十三六根清澈、二十四无烦恼;
二十五生活完美,二十六佛光能普照吉祥,二十七佛界里处处闻香、二十八佛界里处处见宝,二十九不论男女佛者皆佛,三十恶者远离;三十一前念佛死后即能成佛,三十二拜佛者皆受人尊敬;
三十三有求必得、三十四佛者心宽、三十五佛者眼广、三十六佛着六根不染得清静无忧,三十七佛者六根圆具无缺憾,三十八佛者后人无残缺,三十九佛者来世会生在富贵人家,四十佛者身口意不造罪就是持戒;
四十一念佛一修一切修,四十二佛者万德具足,四十三他方菩萨念阿弥陀佛佛号能得神力加庇,四十四佛界无闲话、四十五佛界无杂音、四十六佛界只有妙音、佛法,四十七他方菩萨听闻佛号皆能勇往直前、四十八他方菩萨听闻佛号不退不转救苦救难于众生。”
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个心愿,每一愿都是为救苦众生,自己得利,也能利益于他人。
他发愿不达到愿望誓不成佛,最后经过不断地积聚功德,四十八愿在西方自在王国中全部实现,后来又经历了十世劫难之后,终于功德圆满修成阿弥陀佛。
咱们活一生是一世,阿弥陀佛经历过十世劫难,你说那是多长的时间,因此,世间人们口诵阿弥陀佛也是行善积德、自修富贵、摄取其长寿光辉的意愿。
阿弥陀佛成道后定居西方极乐净土,成为净土门的教主,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就是让念佛的人今生来世都没有烦恼,今生念佛的人,死后会被阿弥陀佛接到西方极乐世界,下一世便再无烦恼,永远快乐。所以阿弥陀佛又叫接引佛。
虽然,今生念佛的人,来世才能得到福报,但是,一念拜佛,心必安静,必定会慈悲为怀,行善事积累福德,无形中就引导人们自善其身,不行恶事。
而且,能悟通佛法的人,就会看淡一切烦恼之事,静下心来生活,如此一来,身体就会健康,许多病症就会不药而愈,也就达到了长寿的目的。
因此佛说:“念佛者长生不老”虽然有些夸张,却也不乏一些道理存在其中。
阿弥陀佛身边还有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和大智慧的大势至菩萨,共同辅佐阿弥陀佛普度、接引念佛大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虽然观世音菩萨跟阿弥陀佛是类似于臣子辅佐君王的关系,但观世音菩萨在很久以前的大劫之前,早已经成佛,佛号叫正法明如来。
应该比阿弥陀佛成佛还早,但她秉承无上大慈悲的志愿,耳听八方佛音,驾祥云四处救苦救难,为了众生脱离苦难,胸怀大慈大悲的志愿倒驾慈航,来度化一切受苦众生,不入佛位甘愿居于菩萨之位,辅佐阿弥陀佛接引念佛众生,观世音以菩萨之身到处闻声救苦,是代替阿弥陀佛出行,救苦救难的菩萨。
也有人说,观世音菩萨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当众生遇到困难和苦痛时,如能至诚诵念观世音菩萨或者阿弥陀佛,都会得到观音菩萨的救助。
因为观音菩萨就是辅助阿弥陀佛的菩萨,是替代阿弥陀佛出行、闻声而至、解救众生的菩萨,所以无论你念阿弥陀佛还是念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都会来帮你!
观音菩萨帮你并不是完全顺从你的意思,也许会是背道而驰,但那都是佛的意思,或者说是天意,所以念佛的人,念完就放下,
过去的就过去了,不纠结,不执念,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坦然处之。
不是消极怠慢,而是一种平常心态,努力是必经的过程,一切结果都听从天意,听从佛的安排,顺其自然。
关键时刻菩萨会帮你度化过去,无所谓好的坏的都会过去,所以,只有活在当下、看淡一切、福德自修、因果随缘,观音菩萨才会帮你。
观音菩萨帮你也是为了让你更好地继续念佛,所以人们常说心诚则灵!
人生路远,菩萨心也是自己修炼的、那颗勇往直前的自信心,强大的自信心会成就一切美好!相信你所相信的,相信什么就会有什么,就是这个道理。
久而久之,人们更加崇拜观音菩萨,都会在寺庙里甚至是在家里,也供奉着观音菩萨神像。当然,在许多地方的寺庙里不单单是供奉着观音菩萨神像,一般还供奉着其他神仙的神像。这也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和信仰。
比如说盘古庙里,不但供奉着盘古大神的塑像,还供奉着代表阿弥陀佛的观音菩萨神像,还有老君、龙王等多个神像,这并不冲突,因为观音菩萨是代替阿弥陀佛出行的,是随叫随到最平易近人的救苦救难的菩萨。
而盘古大神是人类的祖先,人们在祭拜祖先盘古大神的同时,还会去倾心膜拜观音普萨,来消灾解难。
而老君是道教始祖,是救赎教化人类的道祖。
而龙王就是百姓请来为人间降雨的神仙了,据说每年三月三庙会上,都有寺庙主持和僧人们,专门为龙王设坛求雨,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也正是因此,盘古庙里香火鼎盛流芳千古!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没有女娲娘娘的塑像?你想想看,女娲娘娘是谁?她是盘古的影子,她是蟒蛇精,她是盘古的后人。
虽然她牺牲了自己的性命,成就了一个补天愿望,但她既然是盘古祖先的后人,就不能在祖先面前,享受同等的香火待遇,尽管人们忘不了她的壮举。
或许,其他地方另有女娲娘娘自己的庙宇,也是应该的,这里暂且不表。
之所以谈古论今,都是为了告诉大家盘古庙的故事,以及盘古庙里各个神像的因果来源。
天地万物皆有法,之前所讲诉的那些美丽的传说,从祖先盘古开天辟地到原始人类,又从西方极乐净土门教主阿弥陀佛到观世音菩萨,其中都有着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盘古庙庙会以及盘古庙里塑像人物的故事,讲到此时,今天的书场宣布结束了。
刘妈妈恋恋不舍地离开书场,拉着老婶往回家的路上走。她们赶了一天的庙会,听了两个多小时的传奇书场,更加牢固了刘妈妈信神奉佛的信念,满脑子都是书场里的故事内容,更加崇拜盘古祖先和观音菩萨等传奇人物。
一路上,妯娌俩边说边走,议论着神佛力量,领悟着慈悲善良的真谛!路不算太远,几十分钟就到家了,然后各自回家各自回归自己的生活。
单说刘妈妈回到家里,还是有点心潮澎湃,一直到晚上心情都非常激动,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了,翻来覆去想着今天的事情,一幕幕像是过电影,脑袋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明明是闭着眼睛,躺在床上睡觉,却又觉得自己非常清醒,看见了仙山美景。
刘妈妈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整个人轻飘飘的走进了仙雾神境,那里香雾缥缈,弥漫在莲花池上空,娇艳的莲花竞相开放,池水微波荡漾。
远处高台上,阿弥陀佛端坐在正中央的莲花宝座上,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陪在两边,一片金光闪耀忽隐忽现,但见他们两手合十、紧闭双目、口中念念有词,正专心修佛悟道,正是天刚刚朦胧放亮的时候,打坐修禅似乎就要结束。
只见阿弥陀佛深深吸了一口气,又轻轻吐出去,看似感觉浑身轻松,微睁双目,向面前的莲花池里望去,莲花池里的莲花千姿百态馨香艳丽。
有一朵莲花刚刚浮出水面,开的非常娇艳,映在仙雾之中时隐时现,两三条金鱼跃出水面咬食花瓣,上下跳跃溅起无数欢乐的水花,像戏水又像戏花,简直就是一幅优美的画面
阿弥陀佛露出瞬间欣喜,似乎被这画面触动,不免对此景心生爱怜:爱莲说——出污泥而不染!眼前的这朵莲花,花娇色艳竟然引来金鱼戏莲。
阿弥陀佛灵光闪现自言自语道:“何不就让他们下凡人间再续前缘。”
阿弥陀佛双手合十对观音菩萨说:“今天有一位与佛结缘的妇人,去盘古庙里叩拜问佛,你何不成全了她?”
观音菩萨心领神会,看向那金鱼戏莲的方向,口念“阿弥陀佛!”“看她慈悲善良经常念佛拜佛,也是与佛有缘之人,那就送她一个女儿吧!将来再续佛缘。”
只见观音菩萨仙指弹动柳枝飘摇,仙露带着佛光即刻普撒照耀在那朵莲花身上,片片花瓣连着几片绿叶随着佛光旋转几圈,变成一团紫色耀眼霞光飘下凡间。
阿弥陀佛微微点头,口念:“阿弥陀佛!女婴男命生富贵,坎坎坷坷续佛缘,少年浮萍老心静,起起落落亦随缘。修行去吧!”刹那间花瓣化作一股紫色光球落到人间刘家的屋顶上,紫光一闪刘妈妈肚子忽然剧痛,“啊!—”的一声惊叫,划破夜空,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