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一生两世 > 第1章 世代相传盘古庙

第1章 世代相传盘古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刘焕也变老了,数数逝去的年华,清点一下脑海里的记忆,犹如两世为人。

    常言道,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一个人从生到死,就是一生一世,就是一辈子,然而,刘焕活这一辈子,所经历的事情,如同生一回死一回,起死又回生,生生死死好像经过了两辈子。

    原本刘焕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女人,前半生曲折坎坷多灾多难,虽然付出了很多真诚的爱心和善良,但是得到的却是嫉妒诋毁和磨难,让她变成了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妇人。

    许多经历过后,刘焕突然幡然醒悟,以至于人生改变,后半生重新往回活,童心未泯,返老还童,动则生龙活虎,静则修佛悟道。自学养生自我调理。自身老病,不药而愈的奇迹,令人怀疑,但确实是彻底痊愈了。

    刘焕用慈悲善良的心,持家守业,相夫教子,行孝道,赡养父母和公婆,净化心灵,看淡世间烦恼,长存安闲快乐之心,果见佛光普照,福德回向于本身,病痛不药而愈的事实。

    又见相由心生的林林种种,一系列经历的故事引人入胜。喜剧、闹剧、悲剧,梦幻传说,家长理短,多少反映了一些人生小道理。爱情、亲情、生活、养老、专业、就业等等人生小感悟。

    总之,故事就是故事,刘焕回忆起此生经历,也感觉有点天马行空,有点离奇神话,在这个大千世界里,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出乎预料的事情比比皆是。刘焕也算是饱经风霜之后,雨过天晴,又见彩虹的人。不管是胡编乱造也好,亲身经历也好,她的故事如若能陪我们闲暇浏览,愉悦心情,感悟人生,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情。

    说实话,刘焕原本出生在一个,世代以种地为生的小乡村里,是最贫苦的百姓人家,贫穷落后之极,无以言表,唯有远古时期遗留下来的盘古庙,世代相传,香火旺盛,信男善女们真诚供奉,倾心膜拜,希望得到祖先庇护,神佛保佑,希望过上平凡而简单的幸福生活。

    其实平凡的日子里,发生的事情也并不简单,多年以后谈论起来,就成了传说和故事。常言道,近水楼台先得月,一般有传说的地方就有离奇的故事发生。

    刘焕的家乡就是一个有传说的地方,它的名字叫大盘古村,坐落在沧州市青县盘古庙的附近,村里有刘氏人家,发生了许多离奇的故事,以后慢慢讲给大家听,但是现在暂且先不说。

    现在且从大盘古村的来历说起,中国历史上,大禹治水的时候,大禹说过:“治水须顺水性,水往低处流。”他发现水路淤堵,于是,采用“高处凿通低挖疏导,引流入海”的方法,治理水患。

    据说,当时在这里凿挖时,发现了盘古墓,大禹因为非常崇拜盘古祖先,向皇帝请旨,首先把盘古墓修好,又在这里修建了享堂祭殿。

    然后留下200 户人家看守在这里,100户人家看守盘古墓,给这片村落起名叫小盘古村。100户人家看守享堂祭殿,给这片村落起名叫大盘古村,这两个村子就是从那个时候留下来的,至今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原本大盘古村就是个有出处的地方,当时的享堂祭殿就是现在的盘古庙。

    或许远古时期,人们建造的第一座寺庙就是盘古庙,因为历史传说中,盘古是我们整个人类的祖先,所以不是只有刘焕的家乡有盘古庙,人们为了追塑盘古之魂,很多地方都有盘古的名字,比如盘古沟、盘古祠、盘古山、盘古潭、盘古港等。

    有书《述异记》卷上记:“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又宋罗泌《路史-前纪-》注云:“今赣之会昌有盘古山,本盘古名。其湘乡有盘古保,而雩都有盘古祠。盘古之谓也。----成都、淮安、京兆皆有庙祀。广陵也有盘古冢、盘古庙。”

    家乡大盘古村的盘古庙,就是古代的沧州盘古庙。据民间传说和文献《元史》记载,沧州盘古庙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也就是1278年,建在会川县,当时叫盘古王祠,俗曰:“先立盘古后立天,盘古受祭在会川。”到了明洪武八年,也就是1375年,沧州盘古庙的庙址,会川县才开始改称青县。

    明代时期,盘古王祠才改成了盘古庙,历经多次修缮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河流冲刷严重破损,设于秋词西南重建,均有碑记。清康熙三十六年,康熙为盘古庙立御碑一座,上注:明铁铸凃金盘古像,为弘治年所造历四百七十年。而清朝早期著名的地图《雍正+排图》上就标有青县盘古庙。

    盘古庙名不虚传,当年正逢民国时期,盘古庙的规模还是很大的,而且非常漂亮,状似北京的故宫三殿,石、砖、木结构,琉璃瓦盖顶,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前殿是盘古殿为大殿,殿高三丈六尺,象征了一年360天;台阶18层,寓意18层地狱之说,飞檐椽子108根,按36天罡(gang)、72地煞而布置;从庙的前后左右四方来数,每方都是28根,每根椽头系铜铃一枚,按照工、商、角、征、羽五音而置,有所谓:“风摇铃响天动乐,光照殿顶地生辉。”之说。

    四条斜脊之彩龙,风狮子、河马等动物形神具备,各有千秋。四角拱斗悬挑,若雏燕凌空,似天宫琼阁坠落凡尘,常呈腾飞之势。前殿内有身披树叶、手托日月的铁铸涂金的盘古像,高一丈零八寸,中殿塑有南海观音,股坐莲盆,金童玉女立两侧。

    后殿设老君、孔子、龙王的塑像,殿前有合抱粗的合欢树两棵,殿后古槐上悬挂着铁磬。

    寺庙里每日晨钟暮鼓,彰显着寺庙的威严。

    当人们有了困难和无法解开的疑惑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庙里祷告求神,人们根本不知道结果,是不是神佛所赐,但是他们感到心里踏实,有十足的安全感,认为祈祷后的成功与失败,都是神佛所赐老天的安排,就不会再纠结而安然放下,倒让人们安乐幸福。

    这样一来,寺庙里更是香火鼎盛,善男信女来往不断,非常热闹。

    尤其大盘古村的刘妈妈,更能称之为忠实的信奉者,三天五日的就去庙里膜拜祷告。

    你要问刘妈妈是谁?她就是前边我所说的,有故事的刘氏人家的一位女主人,她就是本小说女主角的妈妈。

    其实这个村中姓刘的人家并不多,不算是大户人家,只有一位姓刘的老爷爷生了四个儿子三个闺女,四个儿子各立门户,三个闺女也已经结婚出嫁到了外村。这样一来,村里仅有四家姓刘的人家。

    老大家三儿两女,老三家一儿一女,老四家两儿两女,唯独老二家孩子最多,刘妈妈就是老二媳妇,她们已经有四儿三女,七个孩子了。

    但是,刘妈妈人到中年却又身怀六甲,也难怪,那个年代讲究的是多子多福,没有人计划生育,也没有办法计划生育,所以生孩子就是老天赐给他们的福气了。

    刘妈妈在这方圆几十里 ,挺有名气的,很多人都知道她这个人,至于原因何在?看完小说你自然就明白了。

    单说今天,刘妈妈一大早就站在院子里大喊:“他老婶啊!跟我去盘古庙上香吧!今天三月初三是庙会,肯定热闹。”

    这是刘妈妈经常喊四弟妹的称呼,朴实又亲切。隔着矮墙和小胡同就传过来响亮的回答声:“好啊,我收拾收拾就走!”

    要说农村里平房矮墙也挺好,站在自家院子里喊一声就有回应。老四媳妇话音未落,就进屋里换了件干净的衣服,兴高采烈地来到刘妈妈这院里,妯娌俩有说有笑地往盘古庙走去。

    “二嫂看你这肚子快生了吧?”“嗯呐!快了,预计还有个十天半月的,所以,正赶上庙会,我得多出来走走,一旦坐月子了,我就不能出屋了,哈哈!”。

    “你这回肯定得生个闺女了,看你脸上这么多的妊娠斑,人家都说俊男丑女,怀孕时要是特别漂亮没有妊娠斑的,准生儿子,要是怀孕时满脸妊娠斑的,准生闺女,哈哈哈!”弟妹肆无忌惮地嬉戏笑闹。

    “那更好,闺女更知道疼人”。“你趁着年轻还不再生一个?”“不生了,我俩能不能过长还不一定呢!他成天一宿一宿的赌博不着家,还想生孩子?哼!人都看不见他,我早就跟他过够了,要不是看着孩子们还小,挺可怜的,我早就离开他了,哪天把我气急了,说不定我真就啥都不管了,一走了之,一了百了!哎!不说这些烦心的事了,说点高兴的。”

    “也是又给你添烦了,到了到了,不说了,有时间我说说老四,让他收收心,好好过日子。”

    说话间,俩人就来到盘古庙庙会上,眼前马上呈现出一片热闹景象,善男信女们每人手捧一大把香,进庙燃香祷告;出出进进人来人往。

    站在寺庙门口就能看见,寺庙里的僧人忙前忙后,准备香火供果;寺庙外面则是各种小商小贩搭棚占地,叫买叫卖,热闹非凡,蔬菜、水果、小吃、百货样样齐全。

    “茄子辣椒新鲜黄瓜唻!”“热的,刚出锅的热包子!”“花生瓜子大核桃!”“酥糖饼干大麻花唠!”吆喝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给我来俩包子,我还没吃早饭呢!”

    各行各业纷涌云集,耍狮子的、踩高跷的,说书的、唱戏的,耍把事卖艺的,各有各的小圈子,并不混乱。

    刘妈妈看见说书的那里有座位,一排一排的秩序很好,迎面挂着一个大招牌,上面写着:“盘古庙的故事”非常醒目。

    刘妈妈赶紧拉着老婶直接坐下来,“先歇一歇,听会儿说书的,再去庙里上香拜神吧! ”刘妈妈小声跟老婶说。

    “好啊!”两个人小声嘀咕了几句不再作声,不能影响别人听书,还是应该安静些听书吧!

    书场里听书的人很多,说来也是,盘古村的人,怎么能不知道盘古庙的故事呢!这个醒目的大招牌,一下子引来了很多人,这就是招牌题目的作用。

    只听惊堂木“啪!”的一响,说书人开始讲述了: 话说远古时期,天地还没有诞生之前,宇宙是一团漆黑混沌体,大到无边无际,那时候还没有人类,更没有人知道,宇宙是方的还是圆的。

    里面自然生长着万物精元,经年运化自然孕育生成了盘古大神这个人。

    漆黑体就像母亲孕育子女一,包裹着盘古大神,他在那里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地,一直睡了很多年,具体睡了多少年?谁也不能确定,哈哈!因为那时根本没有人!也许有一两万年吧。

    终于有一天他醒了,好像孕育成熟的孩子一样,要离开母体呱呱出世了“啊——啊”他长出一口气,四肢伸展 ,却感觉到处碰壁,睁开朦胧的眼睛,又看不到任何东西,只有漆黑的一片。

    盘古大神心急如焚,如何才能出去呢?他自言自语:“要是有什么利器,把这个黑乎乎的东西劈开就好了。”

    他想着想着顺手乱摸,奇迹出现了,盘古大神果然抓到一把沉甸甸的大板斧,他欣喜若狂,一阵大笑!“哈哈哈!”,真是心想事成!意念所及果然可以成为现实!

    盘古大神急忙运足全身力气,抡起大斧子朝着黑暗之处,竭尽全力猛劈过去,心里想着“劈开它!我要出去!”,嘴里不停地咆哮叫嚷:“开——!开——!,我要出去!”

    “咔擦!”一声巨响,刹那间,电闪雷鸣:金光四射、耀眼夺目,雷声轰鸣、震耳欲聋,包着盘古的混沌体一下子崩裂炸开,盘古整个身体也被蹦飞出去,他随着一片混沌物质翻飞在半空中,忽忽悠悠往下落。

    忽明忽暗的光环一闪一闪的围绕在盘古的身边,一束束强光照在他的脸上,盘古大神的眼睛顿时明亮起来,他看见黑暗处混沌的东西迅速往下沉,再往下沉,一直沉到他的脚下越积越厚。

    然后托住了他的双脚,后来就不动了,盘古大神稳稳地站在了上面,这些混沌的沉重的东西,慢慢地形成了厚实的大地。

    而那些轻飘飘的东西一直慢慢往上升,渐渐的分出层次来,一些明亮的东西变得越来越透明起来,盘古感觉清爽宜人深深地吸了一大口,他被刚刚形成的新鲜空气包围了。

    而不透明的并且很轻的东西,就慢慢的升到了盘古的头上,看似触手可及,却又什么也抓不着。

    一团一团的,有蓝色的、白色的、灰色的,飘飘悠悠变幻莫测,飘忽不定地游荡在那里,形成了蓝天白云。

    盘古大神心旷神怡,他站在这个新环境里,尽情呼吸,头上顶着天、脚下踩着地,眼前一片光明,随时呼吸着新鲜空气,真是太美了!

    然而,盘古大神突然害怕起来,“你要问他为什么害怕?你先休息片刻,咱们等会儿再说!”说书先生还卖起关子来了!呵呵!大家正好该活动活动了。刘妈妈赶紧拉着老婶去厕所,顺便溜达溜达腿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