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民事纠纷
程万山就问,“扯什么皮?”
刘红艳赶紧说,“一些我们买了他们地皮的村民,说是没经过他们同意,政府说话不算数,要经过他们同意!他们还把各人的一块地给围了起来!”
程万山就求助地看着马镇长说,“这种事,你们镇的是不是出面处理一下?”
马镇长却摇了摇头,说,“就算出面,也轮不到我们镇里,首先也得让村里出面,如果村里解决不了,再说找我们镇上!再说,村民扯皮,也不是什么大事,镇里不好直接插手的!”
马镇长说到这里,就要走人。
程万山无奈地看着马镇长,想要继续求助,却不知道怎么说。
马镇长便趁此机会,坐上他的车子走人了。
程万山没有办法,只好跟着妻子一起到厂区那里看情况。
厂区外边,一些村民什么也不说,他们只是用一些竹干和棍棒在插围着那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看得出,被围起来的地皮,是他们的范围,谁也不能侵犯。而且,那些人的脸上,都挂着一种不好惹的神色,谁要是想在这个时候去招惹他们,就等于是自找麻烦。
程万山觉得好笑,他还没有围起来,这些人倒先围起来了,便走过去,大声呼叫,“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这一块我都买下来了!”
没有人理睬他,有人甚至觉得他这样大喊大叫,有些好笑。
程万山进一步说明,“如果你们不信,我这里有刚办到的手续和正式收据!”
那些人开始发话了,他们一个个用的是嘲讽的口气,说他们可不管什么手续和收据,只知道那块地是分到他们名下的。
其实,那些地都被一直闲置着,只有少数几户人家,在那里象征性地种上几颗树苗,或者是一些菜。长期的经济开发,房屋拆迁,让这里的村民早就学会抓住机会,获取最大价值。而且,程万山早就听刘红艳说过,这个皇城脚下的桥头队,是最惹不得的,这里的每一个村民,都学会了扯皮拉钩,有些人,即使毫无道理,他们也要扯出几个钱来才放弃。
程万山便试探性地走过去,与那些村民沟通。他每见一个人,都递过去一支香烟,然后笑脸对着他们,并重复声明他的权利。
可那些村民却并不买账,他们甚至非常生气,想要与程万山决战到底的样子。程万山反复细听,终于听出他们背后的两种意思:一是程万山没有第一时间与他们私下商量,没有取得他们的同意;二是就算程万山买下了这一大片地,也得要与他们有一个协商,否则,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程万山看到他们不是一个两个,更知道这种私下协商是很难达到目的的,便马上给马镇长打了个电话,希望马镇长能够跟村里的刘书记提前打个招呼,然后他去找刘书记出面解决这个问题。
马镇长倒也很配合地答应了。
程万山就马上开车去了村里,见了刘书记。
刘书记瞥了一眼程万山的宝马车,又扫了一眼个头不高,但却很有老板派头的程万山,笑着说,“程大老总,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有空来见我?有什么指示,请吩咐!”
话语里,分明带着一种不无暗示的调侃,和对程万山不把他这个村支书放在眼里的嘲笑意味。
“刘大书记!”程万山恭敬地递上一支烟,然后笑着说,“早要来拜访你这个村官,只是因为你去外面参观开会,没见着你的人。”
刘书记收敛了笑容,开门见山地问,“什么事?直说!我很忙,今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程万山便将那厂边村民圈围自己土地的事情,一一地细说了。
刘书记还没听完,就这样发话,“这种事你叫我怎么说?我总不能因为这点小事,惊动派出所的警察,去教训他们吧?而且,如果我真的叫警察教训他们,说不定还会起坏作用。”
“我不是这个意思!”程万山说,“我只是希望你亲自出面,去说服一下他们!您是书记,村民哪有不听你话的道理?”
“你太抬举我了!”刘书记说,“叫他们去干点什么,给他们几个钱,他们肯定是听我的!这种扯皮拉钩的事情,涉及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不一定听我的!”
“他们肯定听你的!”刘红艳也趁机求助,“再怎么说,你也是这个村的书记,他们哪有不听你的道理?”
一个女人这样说,反倒让刘书记觉得如果再否认自己,就觉得自己这个书记当得有失威信,便笑着说,“那这样吧,我出面试试!不过,关键时候,我提个粉面意见,你们可要听我一句的!”
“没问题!”程万山感激不尽。
三人两辆车,一起来到了厂区。
刘书记从自己的车里钻出来后,那些村民便朝着刘书记笑了笑,几乎每个人还主动打了一个招呼。
刘书记站在那些人中间,问了一句,“怎么回事?”
程万山正要诉苦,刘红艳暗中给他使了个眼色,程万山就很聪明地给每个村民递去一支烟,然后带着一脸笑,很婉转地说了眼前的这个情况。其实,说这个情况,只是走一个过程,刘书记早就心知肚明。
程万山刚一说完,那些村民就七嘴八舌地嚷嚷起来,其中的大致意思,还是不外乎先前对程万山抗议的那两种。
刘书记耐心地听完双方的意思,然后站起来,先对着村民一方说,“人家虽然不是本村人,但人家是民营企业,国家政策,对民营企业是有支持的!虽然他们的到来,对村里的经济没有多大改善,但人家对国家税务,却是有着不可置疑的贡献的!再说,他还可以通过招收员工,拉动村民的经济,解决闲散人员的务工问题!这些,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村民听刘书记这样一宣传,顿时心里就有些松动,况且,他们心里也很清楚,真要想阻挡程万山在这里开厂,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们的意思,也不过是想最大限度地获取一点可争取到的利益。
刘书记又回头对程万山说,“你们在这里创业!是应该得到我们和村民的大力支持的!但这些土地,原是分到他们面前的,对他们来说,损失肯定是有的!而且,你事先没有直接与他们协商一下,甚至招呼也不打一个,这就是你的不对!”
“是是!”程万山连连点头,并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妥之处。
刘红艳站出来,对刘书记说,“刘书记!你是书记,你说怎么处理好?”
刘书记看了看刘红艳,又看了看程万山,然后再看了看那些等着他发话的村民,爽快地说,“两个意见!一,程万山要在态度上有一个明确的表示!二,村民的适当损失,还是要稍作弥补的!不要说你是个体,就是国家,想要在哪个地方搞什么建设,也要作出一定的损失理赔的!只是,村民的损失并不大,也就是个青苗费的问题!”
说着,便对着那些村民看了看,说,“大家说是不是这两点?”
几乎所有村民都这样附声,“书记说得很对!我们也是这个意思!”
刘红艳趁机询问,“刘书记!你觉得这事如何处理是好?”
刘书记却笑着说,“处理方案我已经拿出来了,村民也积极响应,具体怎么处理,我不能表态,还是你们自由协商为好!实在协商不过来,再说!”
一边说,一边看看手机,说,“我马上还有个别的事要处理!”
一头钻进车里,走人了。
程万山就赶紧给那些村民发烟,刘红艳也趁机说好听的,那些村民经刘书记一出面,都一脸的和善好说。
程万山作为老板,想了想,便这样说,“我没有主动跟你们协商打招呼,每家支付二百元,算是请你们吃顿饭!至于青苗费的事情,反正你们也是闲置着这块地,我按每亩三百元的青苗费,陪给你们,如何?”
那些村民便马上生气了,七嘴八舌地说:
“三百元!也太少了点吧!”
“打发叫花子呀!”
“我们可是跟村里有合约的,承包期还远远不到呢!”
“你开厂赚大钱,我们要陪着你受损失,可是不划算的呀!”
“不让我们满意,我们就不会放手的!”
“大老板舍不得花小钱!”
……
程万山正觉得麻烦的时候,周新民骑着自行车过来了。他是刚从别人嘴里知道这事的,一听说就主动过来了。
程万山就把周新民拉到一边,说,“这些人怕是不大好说话!”
周新民却说,“你这点小赔偿算个屁呀!我当初办养鸡场,惹的麻烦比你大多了!找我扯皮的比你这更多!最难的时候,他们不让我破土动工,不让我迁坟,甚至不让我拉材料进来,连我请来的建筑工,他们也不让做,说是没有请他们当地的人做工!”
“结果怎么处理的?”程万山问。
“给钱呀!”周新民叫着苦说,“明知不合理,还得能忍就让,尽快息事宁人呀!”
“这么说我还得放点血了?”程万山有点不甘地问。
“该放还得放!”周新民说,“舍钱消灾!忍一日之气,免百日之忧呀!要不,你把他们搞烦了,他们三日不了,四日不休,就算你把厂办起来,还会惹上很多麻烦的!况且,你想在这里办厂,日后,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麻烦事,要找他们说话的!如果给他们一个不好说话的印象,他们联合起来,有你够受的!”
刘红艳就对程万山说,“事不宜迟,你赶快表个态,把这事给了了!”
程万山看了看在这里的村民,一共六家,便爽快地表态说,“请客带赔偿,我每户支付三千元!一次性了断!如果再不满意的话,我只好请政府出面处理了!”
三千元的开价,加上政府出面的暗示,让那些原本也没有野心的村民,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方案。
程万山也不含糊,他当即就从自己的手机里,向每个户分发了三千元。
那些人拿了钱,笑眯眯地与程万山打了个招呼,就欢欢喜喜地走人了。
程万山见那些人一走,就马上对周新民说,“你去帮我联系一下泥工师傅,我要马上把这里全部围起来!”
刘红艳说,“你不是马上要找人装修厂房吗?到时候一起弄,也可以的。”
“不行!”程万山说,“不把墙围起来,会带来一些后续的麻烦!我可不想因为这些小事,分散我太多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