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大嫂怀孕
董老头在大哥的门前来回转悠,见我过来,让我赶紧进进屋子里去看看。
我蹭了蹭手上的鱼腥味,赶忙进了房间,只见大嫂喘着气,脸色苍白的靠在床上。
张氏一回头,见到是我,大失所望,道:“郎中怎么还没来?”
二嫂金氏一把将我拉到边上来,让我别往上凑。
不一会王郎中来了,我看他脚上的鞋都穿反了!王郎中看了一会大嫂的脸色,又细细把把脉,接着微微一笑,“没错了。”
大哥不明所以,急道:“王郎中,我媳妇这是怎么了,不要紧吧!”
王郎中从屋子里走出来,坐在门槛上,将脚上的鞋换了回来,“我还以为什么大事情,鞋都穿好就把我从田里拉出来了。”
董老头试探道:“老大性子急,看王哥的样子,应该是好事了!”大嫂二嫂进门一两年了,没有动静,董老头都急死了!
王郎中看着董老头,竖了个大拇指,道,“振业啊,你家媳妇怀上了!这是受劳累了,注意休息,尤其是前三个月。”
王郎中话一出,董老头和大哥立刻笑逐颜开,张氏也合不拢嘴,这是大喜事啊!
董老头让大哥送郎中出去,临走我娘塞了些铜钱给大哥,想必是送给郎中的。
张氏进了厨房,我赶紧把挂在院子里的大白鱼拿了过去,让张氏煮汤给大嫂。
张氏指指我的嘴,道:“我看你这嘴边,怕是在外面吃过一回了!”
我抹抹嘴边的鱼刺,嘿嘿笑起来。
这会厨房的烧饼也蒸出来了,我闻到了一股芝麻很香,二哥把这些饼子摊开,准备明天一早去卖。
晚上开饭,董老头和张氏笑得合不拢嘴,二嫂还特地端了一盘烧饼出来让大嫂尝尝。
大哥则在一旁给大嫂盛出来鱼汤,张氏又给大嫂夹了几筷子,平时大家都觉得大嫂说话刻薄,这会都觉得是可爱了。
我就显得很多余的了,但是看着那软软的烧饼,我就觉得这个烧饼不成功,我印象的炊饼应该是香脆香脆的,不是这个软趴趴的样子。
“三丫头,尝尝看,”二嫂见我坐在桌角,夹了一块给我。
“谢谢二嫂。” 我低头咬了一口,哎呦,香倒是很香的,也很甜,就是软软的,吃着不得劲。
我看大家都吃得很香,就没说啥。
董老头清了清嗓子,开口了,“老大媳妇,明天开始,你别下地了,在家歇着。”
然后又对大哥道:“老大,你明天别去卖饼了,留家里干活,顺便照顾你媳妇。”
大哥吃着吃着,停下来问道,“爹,这四屉烧饼怎么办?”
“让老二去,他一个人能卖多少卖多少。”董老头一锤定音。
“好。”大哥二哥都应下来了。
到底是家里的第一胎,大家都很重视,往年都是大哥二哥挑着去一人一个方向的卖,今年只让二哥一人去了。
“三丫头,明天正好初一,你跟我去一趟庙里给你嫂子还愿。”张氏吃饭吃一半突然对我道:“你也老大不小了,顺便求求好姻缘。”
晚上吃完饭,大哥就扶着大嫂回房了,自从郎中说怀孕了要小心,大嫂整个人已经把自己当成家里的老大了。
我躺在床上,大嫂和二嫂之间虽然有矛盾,但后面分家也就好了。
家里现在一团和气,我来这好像也没什么可做的,为啥我会穿过来,就为了体验农村生活吗?
干活,斗大嫂,防赵兴旺?
第二天一早,张氏就喊我起来,拿出一大块红布,还有一些上的香装好,带着我穿了两个山头才来到附近的庙。
“娘,不用这么着急吧!”我还没睡醒,深一脚浅一脚的问道。
“这菩萨灵着呢,我上个月求的,说是怀上了立马就还愿,不能耽误。走快点,上午回去杀鸡给你嫂子。”我娘紧赶慢赶的走。
都说樟树寺都很灵验,是以很多县城里的人都来这里还愿。
我们到的时候,寺庙门口已经有很多人了。
樟树寺门口有一棵大樟树,有好几百年了,樟树寺因此得名,听说有人看到一条龙住进了樟树,所以在传说下,樟树寺香火一直很旺!
樟树寺修得富丽堂皇,可以说是谷阳县的本县的有名的地方了。
张氏拉着我在大厅排队上香,大厅里有许多佛像,站着,坐着,香火最旺的还属横躺着的送子观音和月老。
大厅里人很多,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跟赶集一样。我看着排在前面的妇人一个个带着自己的儿媳妇或者女儿,虔诚的趴在地上,要么是求着生个大胖儿子,要么是求一个好姻缘!
姻缘讲究的是缘分,哪是能求来的!排了半个小时的队,才轮到我们。
张氏熟练地点着了香,然后和前面一些妇人一样,口中念念叨叨:“感谢菩萨,我来还愿了,菩萨保佑董家来个大胖小子”
直到后面有人催才起身,拉着我去拜月老。
我原先是站在一旁看着,张氏非要我跪着,让我诚心诚意的跪下来叩首,还让我抽签算一算。
我学着前面姑娘的模样,摇头晃脑的晃着签筒,直到掉下来一个签子,我瞄了一眼,应该是“中”字,这年头哪哪都是繁体字,干啥都连蒙带猜,往我读了那么多书,来这里还是一个大文盲。
张氏拿着我的签赶紧去排队等一旁的大师解签。
又排了一刻钟,才轮到我了,大师一脸和善的拿过签,“此事渐渐见分明,花开花谢结子成。中秋且看月中桂,郎君即便见太平。”
大师沉思半晌,对张氏道:“虽然是中签,但这签文不赖,付出就有回报,努力就有结果,此事很快到来,还请等待,来时好好把握。”
张氏听完,笑滋滋感谢大师。
大师看着我道:“这是你家姑娘吧,姑娘,过去的都过去了,凡事顺其自然。”
我本身看不上这大师,觉得庙里的签文都是骗香油钱的,大师也是故作高深。但这大师说的话让我一咯噔,难道他知道什么?!
我正想多问一句,就被身后的其他人挤了过去,“大师,大师,你快看我这个是个什么签。”
张氏这才把我拉出了,说后面的人真是赶着投胎,急吼吼的往前冲,让我小心点。
我只好跟着张氏出来,刚出大厅就遇见了张氏就遇见了她娘家村的婶子,难得见面,两人又拉着问话,我则走出来一些,在门口等着。
寺门口驶过来两辆马车,一前一后有序的停着,这年头,坐牛车的算是中上等了,马车,那必定是大户人家,不是一般的有钱人。
旁边许多妇人都一起围在了边上讨论着。
“来的是马车,不简单啊,我们乡下人一辈子都买不起!”
“不知是哪家,怎么也来这里了?”
“我听说是城里白家来太太。”
“就说,原来是城里的,镇上人家谁买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