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除灵者联盟之传说 > 第173章 恒星上

第173章 恒星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问到恒星,太阳是恒星什么意思。

    另一个我说道恒星顾名思义是类似于太阳一样的星体,恒星是由发光等离子体——主要是氢、氦和微量的较重元素——构成的巨型球体。

    天气晴好的晚上,夜幕中总镶嵌着无数的光点,这其中除了少数行星,其它的绝大多数都是恒星。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而夜晚能看到的恒星,几乎都处于银河系内。

    而银河系统共约3000亿颗恒星中,人类只能观测到一小部分。

    人类观测恒星历史已久,观测方法很多。那些比较明亮的恒星被分成一个个的星座和星群,有些恒星有专有的名称。

    恒星的亮度被称为星等,星越亮,星等越低。

    恒星会在核心进行核聚变,以产生能量并向外传输,然后从表面辐射到外层空间。

    一旦核心的核反应殆尽,恒星的生命就即将结束。

    在生命的尽头,恒星也会包含简并物质。恒星大小与质量的不同会导致其不同的结局: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两颗或更多受到引力束缚的恒星可以形成双星或聚星,当这样的恒星在相对较近的轨道上时,其间的物质交流可以对它们的演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人类对恒星的观测历史悠久,古埃及人以天狼星在东方地平线的出现的时刻,预测尼罗河的泛滥。

    中国商朝就设立专门官员观测大火星(心宿二)在东方的出现,确定岁首的时刻;宋朝的司天监在观测时发现了金牛座位置的超新星——天关客星;明朝的航海者则利用航海九星来判断方向。

    许多古代的天文学家都相信恒星被固定在永恒的天球上,并且永远不会变化。经由相约成俗,天文学家将一群一群的恒星集合组成星座或者星宿,并且用它们来定位行星在天空中的运动。

    太阳在星空背景运动的周期被用来创造历法和进行农耕时节上的指导。

    现在几乎全球都在使用的格里历(公元纪年法)就是依据最靠近地球的恒星——太阳为基础建立的。

    最古老的,标有精确日期的星图出现在公元前1534年的古埃及。

    伊斯兰天文学家为许多恒星取的阿拉伯文名称一直到今天都还在使用,他们还发明了许多天文仪器可以测量和计算恒星的位置。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恒星还有误解。

    在1584年,焦尔达诺·布鲁诺发展了尼古拉斯·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天上的恒星像太阳一样,也可能有其他行星,他因此被当作“异端”。

    古代的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曾经提出和他一样的想法。

    17世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以后,人们对于恒星的误解逐渐消除。贝塞尔在1838年首度利用视差的技术测出一颗恒星(天鹅座61)的距离是114光年,这揭示了太空的广大和天体距离的遥远。

    威廉·赫歇尔是第一位尝试确定恒星在天空中分布状态的天文学家。

    在1780年代,他用量测器对600个方向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计算沿着视线方向可以看见的恒星数目,从而绘出了第一幅银河系(银盘)的星图。

    约瑟夫·夫琅禾费和安吉洛·西奇开创了科学的天体光谱学,他们发现恒星光谱中黑暗的谱线是由大气层吸收特定频率的波长造成的。

    20世纪,恒星研究开始转向物理方向。1913年,赫罗图问世,它推动了恒星物理学的研究,恒星内部结构的解释和恒星演化的模型被成功地提出。

    因为量子力学的发展,恒星光谱中的问题也能很好地得到解决。

    当今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望远镜不断建成,人类对于恒星的研究越来越详细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