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进乌宁城(二)
进城后,周奉直接把车赶去了乌宁县的听知阁后院,准备把马车放好,就带着两姐弟出去酒楼吃饭。后院有小厮专门照顾马,县城的听知阁的马厩里养着好多马,所以周奉直接把马车交给他们就不用管了。
周顺一跳下马车就拉着周奉叫饿,等周楠下了车,一家三口就往外走。后院的门一出去就是一条小巷子,就够一架马车进出。对面也没看到有门,就高高的围墙,听知阁这边一眼望去,也就他们这一个门,看来这里住的都是有钱人,院子都好大。
出了巷子就是听知阁大门所在的正街,也不算热闹,但街道却很宽敞,也干净。听知阁的大门看起来还挺有气势,门前两边各一个大石狮,几步台阶上去,走过屋檐下一米宽的青石板地,就是大门。两扇乌漆门,门上各扣着一个大铜环,两边门框是两条整块的青石头做成,上面屋檐下挂着两个大大的灯笼。大门上方的挂着一个大大的牌匾,写着:听知阁。
周奉拉着周顺向右边走,看着好像很熟悉这里的样子。也是,虽然周奉是在下面的镇上,但应该会经常来这边办事的。大概走了一百米的样子,终于拐出去另一条街道。这条街到就热闹了,叫卖声,讨价还价声,门口小二请客进店的声音。街上三三俩俩逛街的妇人,公子,小姐,也有穿得朴实的一般百姓一起的嘻笑声,声声入耳。
周楠的脑子里只有:烟火气息真浓。这里的生活气息让周楠很舒服,只有太平盛世才会让人们的生活这么悠闲自在。不必担心成亡国奴,不必担心身在何处,不必担心明天是不是会如期而至。
跟着周奉来到一家叫又回头的酒楼,周楠回过神,看着酒楼的牌匾问“爹,这个同我们镇上的又回头是一家吗?”
周奉奇怪的看着周楠“你怎么知道这叫又回头?”
“啊?这是重点吗?”周楠内心狂奔,又露馅了。“我看着同我们上次经过镇上的又回头很像。”
“小楠,在你梁叔他们面前,你不要把这种敏锐表现出来。爹不想你进听知阁。”
“喔。”还好还好,不是以为我识字。这日子怎么这么难呢?这文盲要装到什么时候?这次一定要买点书回去,我要做文化人。周楠都没想过,自己买了书回去,可能会暴露得更多更快。
三个人进了店内,就有小二过来招呼。带着他们在一个角落坐下,周奉也不点菜,直接叫小二来半只鸡,一份红烧肉,一个青菜就行了,然后三碗饭。
菜上齐后,周楠觉得还很不错喔,鸡是蒸的,很软烂,味道也不错。红烧肉的色香味都很好,青菜是上汤的。看来以前的那些穿越小说的作者都是骗子,什么卖菜谱,人家做得这么好吃,还需要你的菜谱么。
好在咱家不穷,不然又不能卖菜谱,日子怎么过。想着自家完全不差钱,周楠咪咪嘴笑。周奉看着女儿又在作怪,也见怪不怪了,都懒得问她在想什么好事。周顺更是不理他姐,只管大口大口的啃着鸡吃。
两姐弟的吃相,一看周顺就是没吃过什么好吃的,长年饿着的样子,嘴里鼓鼓的,都快包不住了。虽然周楠说过很多次,要慢慢吃,不能包成这样吃得满嘴流油,但周顺只要一吃到好吃了就改不了。周楠用手腕碰了碰周顺,周顺看着他姐,只点头,然后样子还是照旧。真是没法看。
再看周楠的吃相,那就刚好相反,斯斯文文的,好像这些都是她平时吃的,完全不必惊慌,慢慢吃,大大的有。周奉很满意周楠的样子,有小姑娘该有的礼节,完全看不出是乡下女娃。如果再打扮一下,嗯,很不错。嗯,是得再给他们一人置办点衣服鞋袜之类的。
三人吃饱后,周奉去柜台付钱。不知掌柜的给他说了什么,他看了眼楼上,也没上去,然后直接拉着两姐弟就走了,也没付钱。
出了门,周奉说先去逛逛成衣店,想给他们再买几套衫。周楠那时高兴得眼都要眯成一条线了。逛衣服,那是个女人都喜欢。
进了一家叫彩裳的店,美女掌柜很热情的叫他们随便看。又问要买点什么样的衣服,看着周楠周顺的样子,应该也没什么钱,就直接带着三个人来到棉布区。周奉也正好是准备给他们买棉布的,那种绫罗绸缎还是不适合他俩的。
周楠不喜欢花的,也不喜欢太浅色。直接选了两套现成的,一套天蓝色,一套朱红色。拿着成衣去试过合身后,就不再选衣服。
周顺看着他姐选这个,他也跟着要这两个色,然后,周楠又要了一匹棉布,说回去自己要裁点小东西。又叫掌柜的拿鞋出来一人选了两对。
然后周楠还想买床单被套,周奉说直接买布,回去周楠跟着叔娘学做下针线。周楠满头黑线,我的手拿不稳针,我买布回去就是想做自己想要而这里又没有的东西。算了,也不争辩,付完钱,叫掌柜的叫人直接送去听知阁。
掌柜的听说是听知阁的人,又把零头抹掉,直接收个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