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书有空间,化身七零知青嫁疯批 > 第317章 谣言,准备年货

第317章 谣言,准备年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日暮时分,送走了五块大黄鱼,外加一块羊脂玉的刘十七,终于从稽查队出来。

    虽然得到了自由身,但他今天也受到了几番毒打,还被打得咳了血。

    刘十七有气无力地走在黑暗的街道上。

    心底似有一股戾气,脑子似乎有人在叫嚣着,他想杀了那个贱人,他想动手。

    想杀云岚是不可能的,但他想到了另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姑娘。

    刘十七眯着眼睛看着长街昏暗的街灯出神,半晌,他忽然转过了身,向着城南街道走去。

    半个小时后,他艰难地走到一个昏暗的巷子前,随手从地面捡了一块落叶,放嘴边轻轻地吹奏着。

    没多时,小巷里一个院门忽然打开了,一个小姑娘从屋里走了出来,满脸惊喜地走到路口。

    “小刘,是你?这么晚了,你怎么在这里?”

    刘十七痛苦地捂着胸口咳了两声,才低声说道:“我受了伤,你能不能帮我包扎一下?”

    “什么?你受了伤?怎么搞的?你等一下,我回家拿点药。”

    “不用,我家里准备了药,你跟着我去就成。”

    刘十七摆了摆手,小姑娘马上同意了,上前搀着刘十七离开了小巷。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来。

    经过半个月培训后,云岚与李文博回大队跟着一起干活。

    相比北方的冬天可以休息,南方虽然阴冷潮湿,不少知青的手都长了冻疮,但依然要下田干活,种过冬的作物。

    云岚与李文博,与其他大队知青一样,定期半个月便回农机站交一次报告,开一次关于各大队冬季农作物的会议。

    其他时候都在大队里干活,不过上工所用的时间,却是少了不少。

    秦铮过来的时间说不准,有时半个月,有时候更长,但接下来几回,并没留意刘十七有什么动静。

    云岚与他商议上回从韩勇试探出的情报,两人俱没有头绪。

    毕竟,断子绝孙这种事情,云岚确认没有做过,秦铮当然更不会下这种毒手。

    他宁愿把人几根肋骨全敲断了,也不可能做这等阴狠的事情来。

    临近年底,镇上关于午夜杀人狂的传闻传得沸沸扬扬的,尘嚣日上。

    把镇上居民与警员弄得十分紧张,街上巡逻民兵也多了起来。

    饭店的李丽萍与云岚说起关于镇上的传闻之时,不禁感到惊讶。

    在靠近年关的时候,却传出午夜狂魔的传闻来。

    听说失踪的全是漂亮少女,有人说失踪至少七八个,有人说有十五个以上,难怪镇上居民感到惶惶而不安。

    云岚听听便算了,冬月开了最后一次会议,她回到了大队。

    大队猪栏养的六头猪已经可以出栏了,陈村长让社员赶了四头猪送去了屠宰场,留下了两头长得最肥最壮的公猪,准备大队分猪肉的。

    今年用豆渣喂猪与牛后,城中的榨油厂的油渣慢慢变得供不应求。

    秋收后,油渣已经没有免费,而是用批条和钱,才能弄到了。

    不过,掺了油渣与猪草,玉米芯等东西喂猪后,今年大队的猪普遍都长得肥一点,比往年多长三四十斤。

    留在大队的两头野猪估计超过了两百斤,令整个大队的社员兴高采烈的。

    冬月二十八,两头大肥猪终于杀了,社员们纷纷围到了大队仓库前,准备分猪肉。

    即使两头猪有四百斤,云岚凭着工分,也只分了两斤多猪肉。

    不过,她花了一点钱,把两头猪的猪肚与猪肠全要了。

    她打算做肠衣,弄出十几斤香肠来,再腊上二十斤腊肉,十几只鸟儿,准备回青阳过年。

    在冬月中旬的时候,云岚收到了任元勋与刘老太的电报,刘小英在冬月十三的时候,终于生下了儿子,圆满了有儿子送终的梦。

    既然刘小英生了孩子,云岚觉得怎么也应该回去一趟的,便向陈村长请了假。

    陈村长批了她足足一个月的长假,从腊月十五至正月十五,正好可以在家里陪家人过个团圆年。

    分了猪肉后,大队过冬的油菜,小麦,还有其他耐寒的作物已经种了下去。

    天气越来越冷,在腊月初来临之时,天空终于飘起了雪花。

    社员与知青们终于不再下田,只有某些过冬柴火准备不够的人,会冒着飞雪在山脚下砍柴。

    云岚偶尔还遇到钟一桐,牛栏旁那小男孩穿着一双破草鞋,冻得脚趾头都长了冻疮。

    云岚弄了一些布碎与棉花给刘山梅,让她帮着做了一大一小两双棉鞋,乘着夜色连着几捆干柴放到了钟老头的草屋前。

    还留下了半袋新鲜板栗与几斤大米。

    忙忙碌碌,十几天后,腊肉香肠腊鸟都弄好了。

    又另外用麻袋装了一袋板栗,半袋干货与几十斤芝麻,几斤面条,一些空间的出产,一个藤编的箱子装着腊味。

    再用一个背包背着几件换洗的衣服,踏上了回乡的火车。

    同时离开的还有马芷菁与夏小玖,两人得知云岚请假回乡后,也缠着陈村长批了她们的假。

    ……

    刘小英自从生了儿子之后,一颗心终于安定下来了。

    她有了儿子,这辈子终于可以挺起胸膛说自己也能生儿子,有儿子送终。

    虽然她身体不是很好,但这个月子坐得极为舒心。

    任元勋人到中年终于有了孩子,当然把她们母子捧到了掌心。

    花了一点钱请了一位老战友的嫂子帮着做月子,又有云岚上回寄回的粮食、干货,腊肉与芝麻油等物资。

    她这个月子吃得比厂里任何一个家属都吃得好。

    给她坐月子的张嫂子天天说她命好,满脸羡慕之色。

    不过,月子刚坐完,她便让张嫂子回去,不用过来了。

    毕竟, 现在只有任元勋一个人上班赚工资。

    请一个人帮着煮三顿饭洗婴儿衣服,就要花上十块钱,刘小英也舍不得。

    窗外雪花飘飘,她躲在屋里,把门窗关得紧紧的,小火炉上炖着羊骨头汤,灶上煨着小米饭。

    她坐在木制的小床旁边,一边看着孩子,一边给孩子做衣裳与棉鞋。

    这小床是任元勋一位老战友给的儿童床,听说他家几个孩子都是在这小床睡着长大的。

    现在孩子大了,小床用不着了,任元勋的孩子快出生了,便送给了他。

    任元勋把小床搬了回来,弄了几块新的木板,把中间的床板全换了。

    四边加高围栏,把边与角打磨了一番,磨得光滑圆溜溜的,保证不会伤着孩子。

    刘小英只要每天给孩子喂饱把尿后,便可以把孩子放在床上,然后做自己的活。

    虽然她现在年纪不小,但这个月子坐得好,吃的东西也足够,相比她年轻时几回坐月子,还好得多。

    而任元勋每天下班后,也会积极地把粗重的活干了,留给她的俱是比较轻巧的活计。

    刘小英对现在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正低头做着棉衣,忽听大门被人敲响。

    她连忙起身开了门,看到刘老太拄着拐杖颤颤地站在门前,不禁暗吃一惊。

    “大娘,大冷的天,你怎么来了,快进来烤烤火。”

    刘小英连忙把刘老太迎了进来,转身关上了门。

    又连忙扶着刘老太坐到了炉子边上,转身给她倒蜂蜜水,一边轻声说道:“有什么事让人递个话就行,你何苦走这趟。”

    刘老太坐在炉子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边从小袋子中掏东西,一边说道:“今天雪停了,我见外面天气还好,才过来看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