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到女儿被卖前!和农门极品分家 > 第296章 老头爱找事

第296章 老头爱找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太子妃给农业司的人发了丰厚奖品的事,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遍了整个京城。

    范同的左邻右舍碰见了他,都会朝他打听一句,“农业司还收人吗?”

    收,怎么不收?

    但这不归他管。

    范同通通用一句“可以去登记报名,我们会从报名者中挑选合适的人选。”

    最后还会加上一句,“有农业种植经验者优先。”

    这条就已经劝退了一半人。

    大家虽都官职都不高,电脑也是个体面人。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好不容易跻身京城官圈,哪还会舍下面子,挽起裤腿去种地去。

    范同看见问话的人一脸不情愿,失望的摇摇头。

    粮食乃国之根本,农业司做的就稳固国家的根本,让每个人都能吃上饭吃饱饭。

    这些不知百姓疾苦的人,还想为着太子妃的丰厚奖励进农业司,想都别想。

    将锦绣阁的免费兑换券交给了闺女。

    看着国女欣喜若狂的表情,他更坚定了要为太子妃卫大周种出更好粮种的决心。

    -------------

    陈娇娇看着喷着口水,大书特书她骄奢淫逸,倡导不良作风的户部尚书。

    不耐的板着小脸。

    不就是她给的太多,让户部的某些人心里不爽知味吗?

    之前人人瞧不上的农业司,转身一变成了待遇最好的部门,能平衡了才怪!

    正德帝也不耐烦,就这点破事,值得他引经据典,大力抨击了半个时辰吗?

    将手重重地拍在面前的案桌上,正德帝问道:“爱卿想说什么?”

    户部尚书清清喉咙,义正言辞道:“农业司礼数户部,一切福利待遇该有户部同意发放,以免引起官员间的攀比心理,影响了户部的日常工作。”

    陈娇娇抽了抽嘴角,这老头够能扯的。

    “我看他们实在辛苦,自己掏腰包发点辛苦费也要经过尚书大人的同意?那尚书干脆连东宫的账房也一起接管了吧,本妃的嫁妆也可以交给尚书大人。”

    双眼戏谑的盯着被她噎的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0户部尚书,“反正本妃花银子也是要经过尚书大人的同意的,你说好不好?”

    “你,你诡辩。”

    老头三番四次在她手上吃亏,记吃不记打,每一次都要抓紧机会挑衅她,图什么?

    “本妃说的难道不对?花自己的银子都要被尚书大人告到圣上面前,合理推测您是想接手东宫的账房,这是多么合理的一件事,圣上您说是吧。”

    陈娇娇还不忘给插不上话的正德帝递个话头,让皇上刷刷存在感。

    “太子妃说的有理,既是花的太子妃的银子,那她想给谁给谁。”

    “圣上,因为太子妃给农业司发福利的事,户部已经闹了好几天了。

    有官员私下打听了,什么时候户部的津贴能再提一提。老臣真是有苦说不出,如今大家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哪还有闲钱给大家发银子。”

    户部尚书诉起苦可谓是信手拈来。

    言辞恳切,感情真挚,一副为了大周节省银两绞尽脑汁的模样。

    正德帝脸沉了几分,“爱卿的为难朕都知晓,只是太子妃自掏腰包给她手下的官员奖励,并没有错处。”

    “老臣不是说太子妃错了,只希望太子妃能低调行事,不要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什么误会。

    就是大家都穷的苦哈哈,有时连俸银都拖着不发。

    你太子妃倒好,银子大把大把的撒。

    这银子哪来的,东宫的一部分花销都是国库拨钱供养着。

    百姓水深火热,太子东宫穷奢极欲。

    这不是招人恨吗?

    陈娇娇奇怪了,“本妃自己赚的银子还要躲着人花,这是哪来的道理。

    尚书大人总把国库没钱挂在嘴上,您可有想法子解决这一困境?”

    “自然。”

    陈娇娇作出恍然大悟状,“那就是尚书大人想的法子没奏效了,不能开源那就节流吧,尚书大人可有想出什么好法子,缩减朝廷各处开销?”

    户部尚书老脸一红,被人当着圣上的面揭老底,他这还是第一次。

    “自,自然。”

    明显底气不足。

    陈娇娇点头,“想必户部尚书想的法子就是从官员奉银下手。”

    她挺着肚子站了起来,朝着正德帝拱了拱手,开口说道:“别的地方儿臣不了解。儿臣就给圣上聊聊农业司的俸禄构成吧。

    农业司司长朱大科,从四品文官。按大周规制,从四品官员的俸银为每年一百零五两白银,每年各种津贴补助加起来大概有一千两左右,尚书大人本妃说的对不对?”

    这一千两就类似养廉银,让官员不会为了银子走上不发之路。

    户部尚书脸色铁青,“对。”

    “去年开始,朱大科的奉银就开始减少,由每年一百零五两白银锐减到七十五两。津贴也减少了许多,到手不超过五百两,尚书大人本妃说的对不对?”

    “对。”

    “那尚书大人知道如今米价如何,官员府中有多少口人,每天光大米的消耗几何?共花费多少银子?”

    。。。。。。。。

    户部尚书说不出话来了,他倒是心里有数,但说不出口。

    “还有家中女眷的胭脂水粉,衣裳首饰。家中下人每月的月银,这些花费几何?”

    。。。。。。。

    见户部尚书沉默以对,陈娇娇转向了正德帝说道:“据儿臣所知,朱大科朱大人家中有一十四口人,负责洒扫干些杂活的下人一十七人,这还是家中入不敷出后发卖了一部分下人之后的数字。这三十一口人,每日光吃米饭至少要花500文。

    每餐是不是要吃菜,夏日饮冰冬日炭火是不是要花银子?还有家中亲戚人情来往,同僚知己交际应酬,每到年节给上司送礼是不是都是必要开销?”

    正德帝听到这里明白了陈娇娇意思,脸色冷的都要结冰了。

    陈娇娇好像看不见一样,继续说道:“当俸禄养不活官员,养不活官员的家人之后,为了银子,有些人会不会铤而走险?”

    户部尚书脸彻底黑了,强撑着辩解了一句,“朝廷正是用银子的时期,各处都不能缩减,老臣只能从这方面入手。”

    一开始是他在声讨太子妃太爱出风头,现在怎么变成太子妃在声讨他不该缩减官员俸银。

    形势转变的太快,他反应不过来啊。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