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得江东大才
书房之中,陆逊陪着陆绩正在看书,管家走了进来。
“见过家主,少爷!”管家向陆绩和陆逊行了一礼。
陆绩是家主,而且辈分高,可只有十三岁。
陆逊虽然是陆绩的从侄,但却比陆绩大六岁,而且管着陆家的大小事务。
因此,管家称呼陆绩为家主,陆逊为少爷。
而陆逊要称呼陆绩为小叔,陆绩则直接称呼陆逊的字。
“可有什么事?”陆逊问道。
“少爷,顾家和朱家开始搬了,张家也有一部分人搬走,汉军的统领甘宁并没有阻拦!”管家说。
“伯言,甘宁有两万兵马,为何不阻拦他们?”陆绩听完之后非常疑惑,“他们可是吴郡大家,一搬走,人心不稳啊!”
“骠骑大将军便是人心,汉军便是人心!”陆逊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豫章郡吕蒙几乎带走了所有官员,可是骠骑大将军一到,人心便完全稳住了,让他们走,这是骠骑大将军的自信,如果强行阻拦,反倒会让人心不稳!”
“伯言,张家走了一部分,他们的打算是要在骠骑大将军麾下为官?”
“小叔说的没错,顾家和朱家已经完全投向了孙策,张家其实一直在等,他们要想超过顾家和朱家,就必须有其他打算!”
张敦是张家的大才,投靠孙策之后也得到重用,但是张家还有一人张允,也颇有才华。
不过张家的赌注不是张允,而是张允的儿子,如今只有十一岁的张温。
虽然还是孩童,但与陆绩齐名,都被称为将来的俊杰。
“伯言,我仍有一事不明,顾家和朱家,既然已经完全投靠孙策,当时董袭率军前来时,为何不搬往庐江,而汉军来时才搬,他们难道能预知汉军不会阻拦?”陆绩又问道。
“他们当然无法预知,只不过还有打算!”陆逊又笑了笑,“他们在等曹军占领吴郡,在不背叛孙策的情况下,又多一条路,却没想到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来了!”
“原来如此!”陆绩恍然大悟。
“小叔,在乱世之中,一个家族要立于不败之地,当看不清的时候,千万不能完全投靠一方诸侯,一定要多方投入。虽无永远的王朝,但一定有永远的世家!”
“我记住了!”陆绩点了点头,“那我们陆家有何打算?”
“投靠骠骑大将军!”陆逊的语气非常坚定,“并且是完全投靠!”
“完全投靠,小叔……”陆绩有些懵了。
不是刚刚说了,乱世之中,不能完全投靠一方诸侯吗?
他的小脑袋一时转不过弯。
“小叔,我刚才说的是看不清楚的时候,若能看清楚,就要果断决定!”
“伯言是说骠骑大将军将来一定会……”
“谁将来能一统天下,此时还不明了,但孙策的败亡,便在今年。之后的天下,南北对峙,鼎足三分,骠骑大将军必是南方霸主,三分天下之一!”此时陆逊脸上充满着自信,“将来为骠骑大将军征战沙场,必能建功立业,重振我们陆家!”
“好!”陆绩站了起来,“伯言,我已长大,你放心地去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少爷,重振陆家,全赖少爷!”管家老泪纵横,“家里你放心,有我这把老骨头足矣!”
三天之后,鄱阳县令府。
张绣晚上与步练师又是一场大战,起得很晚。
刚用过早餐,胡车儿来报。
“禀报主公,外面来了一青年,自称是吴郡陆家的陆逊,欲求见主公!”
“陆逊?”张绣一听,喜出望外。
江东的人才,几乎让孙策一网打尽,现在终于有一个漏网的,而且还是大才,要投奔自己,当然高兴了。
“带陆逊来书房!”
“诺!”
本来张绣想要迎接,可细细一想,此时陆逊还没有多少名声,自己是骠骑大将军,做得太过反而不好。
很快,胡车儿带陆逊来到了书房。
“吴郡陆逊参见骠骑大将军!”陆逊向张绣行了一礼。
张绣上下打量了一番,只见陆逊二十岁左右,却没有一般人这个年龄的青涩,更多的是成熟、沉稳,还有一丝淡淡的沧桑。
同时,陆逊也在打量张绣。
“不必多礼!”张绣笑着摆了摆手,“看座,上茶!”
“多谢将军!”
下人奉上茶,陆逊跪坐在左侧。
“当年袁术攻打庐江,陆太守疲惫之师,敢抗犬羊之锋,坚守两年,令人钦佩!”
陆康坚守庐江之时,张绣还没有穿越,但他知道这段历史,不影响忽悠。
果然,陆逊听了这番话之后,非常感动。
陆家就是从那时开始没落的。
袁术后来称帝,成为大汉叛逆,三年后伪朝廷被灭,祖父陆康应该是大功,孙策助纣为虐。
可结果却反过来了,孙策被封为镇东将军,乌程侯,坐领江东,继续打压陆家,没人敢说祖父的功绩。
今天骠骑大将军一见面便提到祖父,他能不激动吗?
“如今孙策败亡已成定局,正是你建功立业,重振陆家的大好时机。本将军知你是大才,必会重用,不知可否投到本将军麾下!”
张绣语气平和,非常真诚。
陆逊立刻站起来,上前两步,向张绣行了大礼。
“属下参见主公,从此之后,为主公驰骋沙场,万死不辞!”
陆逊今天来就是打算投奔张绣的,当然不会迟疑。
“好!”张绣虚扶一下,“本将军暂时封你为骑都尉,与丁奉一起训练江东的那些降兵!”
“诺!”刚一投奔就可以统兵,陆逊当然高兴。
两人又在书房中谈论了一番,张绣对陆逊的才华很赞赏,而陆逊对张绣的见识和大局观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关于吴郡的太守,陆逊推荐了卜静,张绣了解了一番情况之后,便同意了。
而对于吴郡的张家,张绣得知并没有全部搬往庐江之后,也抛出了橄榄枝,派人征辟族中有才能的子弟,出任县级官员。
时间过得真快,汉军和江东军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最后的决战。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消息传来,让张绣震惊的同时,又充满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