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宛城,张绣逆转三国 > 第165章 兵至武关

第165章 兵至武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绣、张辽、法正率领三万大军,离开上庸,向魏兴而去。

    在荆州的时候,张绣便做好了打算,将所有兵团巡视一圈,最后转回到上庸。

    不过他并不打算由上庸沿汉水回荆州,而要随张辽法正的虎贲营攻打长安。

    这一队兵马,统帅张辽和军师法正都没有问题,但张绣觉得,将领有些弱。

    不过,当命令下了之后,张绣发现,张辽以及魏延都从军中提拔了几员小将,而且都是不错的小将。

    比如魏延提拔上来的张嶷和陈式,以及张辽提拔上来的王平,在以前的历史中,都是留下名的。

    本来张辽要让寇封和裴元绍做先锋,王平押运粮草,但张绣提议让王平和寇封做先锋。

    虽然裴元绍在军中经验比较丰富,但论统兵打仗的悟性,肯定不及王平。

    而且像王平这样的将领,历练一番,将来便可独挡一面。

    裴元绍已经定了型,不会再有太大的发展。

    魏兴郡没有驻兵,张绣大军所到之处,各县官员皆开城迎接,整个魏兴郡传檄而定。

    过了魏兴,便是武关。

    武关是一道险关,易守难攻。

    从长安到陈仓,这一段之所以被称为关中,是因为它处于四道险关的中间。

    东边是函谷关,不过,此关已经逐渐废弃,在以前的历史中,曹操开始修建了潼关。

    此时,由东入长安,函谷关只是个样子,没有多少阻碍。

    北边是箫关,西边是散关,南边是武关。

    这三道关,个个险峻。

    镇守武关的是梁兴,他麾下有五千兵马。

    虽然武关易守难攻,可是张辽法正的虎贲营有五万兵马,更重要的是,北地枪王张绣也在大军之中。

    梁兴对守住武关没有一点信心,赶紧向长安的钟繇求救。

    钟繇现在能动用的兵马,只有一万。

    其中,五千由张横率领,驻扎在子午五谷口,另外五千,由段煨率领,就在长安城中。

    这一次,张绣一共出动了二十万大军,因此用的都是正兵。

    徐庶魏延的神策营全部走斜谷,子午谷口不需要镇守。

    可是,相比于武关,钟繇觉得,郿城的压力更大。

    虽然马腾现在有两万兵马,但钟繇清楚,其中有一万是新兵,战力很低,想要挡住魏延徐庶,非常困难。

    所以张横的兵马撤到长安之后,钟繇便命令暂时按兵不动,根据战场情况再做增援。

    王平和寇封率领一万先锋大军到了武关之后,观察了一番,知道这一道关很难攻破,便在关外安营扎寨。

    第二天,张绣、张辽、法正率领三万大军来到武关。

    大军驻扎下之后,张绣、张辽、法正三人,到关前探查。

    “秦之要塞,果然险峻无比!”张辽眉头紧锁。

    张绣想到武关非常险峻,可真正见到,比他想象的还要险。

    武关背靠少习山,有前后两个关门,而在前面还有一条小河,叫东武关河。

    虽然河水不大,但也会给攻关造成一定的麻烦。

    关上的守军虽然不多,但滚木擂石堆积如山,弓弩手也有不少,想要攻破,就要将那些守城器械消耗干净,那将会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

    回到帅帐,张绣、张辽、法正商议对策。

    “主公,武关险峻,梁兴在关上准备充足,强攻非为上策!”法正说。

    “孝直言之有理,可此关只有前后两道关门,如何才能做到智取?”张绣也不打算强攻,因为那样,不知要将多少将士的性命填进去。

    “攻心!”

    “攻心?”

    听了法正的话,张绣和张辽都思索起来。

    “主公,梁兴乃武威姑臧人,与主公可算是同乡,曾经与张横、段煨在黄白城击破李傕,并斩杀李傕,使关中地区逐渐平安。主公可给其写一封信,表其功绩,并叙同乡之情,再言明厉害。梁兴若有自知之明,当会归降,若执迷不悟,我们再思对策!”

    “好!”张绣听完法正的话,点了点头。

    钟繇以司隶校尉之职督关中兵马,梁兴虽然听令于他,但却不是他的属下,更不是曹操的属臣。

    曹操没有派援军,面对必死之局,梁兴应该不会和自己死磕到底。

    武关关上,梁兴看着张绣连绵十几里的大营,心中是五味杂陈。

    惊慌、不安、羡慕、感慨。

    同为武威人,可张绣如今是天下三大诸侯之一,自己也想拥兵自重,恰逢乱世,展现才能,可东征西讨这么多年,却什么也没有,如今又到生死存亡之秋。

    武关虽然险峻,可也很难挡住张绣的五万大军。

    钟繇会给他派援兵吗?哪里还有援兵?

    这时只见张绣大营中飞马而出一员小将,一直来到了关下。

    守关的兵士立刻紧张起来,弓弩手将箭塔弦上。

    梁兴摆了摆手,弓弩手又把箭放下。

    对方来了一人,兵士们便紧张起来,可见,士气已经低落到什么程度。

    “关上之人听着,我乃骠骑大将军麾下先锋王平,奉我家主公之令,给梁兴将军送一封信!”

    “送信?”梁兴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心中有些明悟。

    此时,张绣给自己送信,自然是劝降的。

    那他倒要看一看,张绣在信上说些什么。

    于是命令兵士放下一根绳索,绳头系着一个篮子。

    王平将信放在篮子里面,拨转马头退回了大营。

    当然,像这种情况送信,也可以直接用箭信,射上城头。

    但二者的意义不同,箭信代表着一种威胁和强制,这样送上去则给了梁兴足够的尊重。

    梁兴打开信,仔细看了一遍。

    张绣在信中并没有傲慢的言辞,相反,还没有忘记二人的同乡之情,并且肯定了自己斩杀李傕,平定长安之乱的功绩。

    不过在后面说的很明确,只给自己五天时间。

    若是不降,破关之后,鸡犬不留!

    这一点,梁兴相信是真的。

    攻破武关,张绣肯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到那时,他会将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在守关之人身上。

    归降张绣,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他的家眷都在长安城中。

    一旦自己归降,钟繇肯定会将他们全部斩杀。

    到底该怎么办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