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欣喜
彭维安和孙桢此时正在带着孩子们还有清儿去小螃蟹家,他们家今天在村里建造了一个作坊,准备将他们做的酱远销全国甚至海外。
他们家那个地方已经不够用了,加上卫生条件也不达标,所以孙桢这才建议他们还是重新换个地方,将食品安全贯彻到每一个工人的心中。
到时候来进货的人都能进来参观,了解他们的安全保障,这样也能吃得放心。
之前团团很是喜欢制作一些工艺品,喜欢研究这些,所以现在他即便是读书之余,也很喜欢摆弄这些东西。
孙桢带着他来,他还跟小螃蟹他们打听建造作坊的方法,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
小螃蟹对这一块也不懂,所以还把当时建造作坊的匠人请来,让他有问题可以请教。
团团也很高兴,把自己疑惑的地方都一一问了。
而且他对于造船也很是感兴趣,后面就直接带着人去海边参观那些渔船和来运盐的船只了。
因为他是知府的公子,所以大家也不敢怠慢,都热情地给他解说。
等到作坊正式开业,把工人还有以后关于销售方面的事情都交代清楚,大郎也来到了孙桢这里请教。
“你是说想建造一个类似专门推广你们做的这些酱的地方吗?”孙桢很感叹他的前卫。
“是的,不过我光是有这个想法,但是没有更多的经验,所以这才想请夫人赐教。”大郎经过这么久的历练,自学了认字,说话也有些文绉绉的。
“你的这个想法很好,不过要是这样的部门,那就需要找一些口才好的人出来,先锻炼一番。
而且这个部门的人不要直接确定工钱,可以给他们一个基本工资,能够养活自己的那种,接着就是各凭本事了,到时候可以根据他们拉到的客户来确定每一笔订单的提成。”
孙桢巴拉巴拉说了一些,大郎听得频频点头,清儿在一旁也很是惊讶,想不到卖酱还能有这么多的学问。
果然是学无止境啊,看来自己还需要多多锻炼。
嘟嘟和圆圆带着杰克去赶海了,杰克今天也被他们邀请来了,三人在海边玩得不亦乐乎。
“婶婶,团团怎么没有跟他们在一块,这孩子跑去哪了?”清儿她们出来后还没有看到团团,所以才好奇地问道。
“应该是去向大伙请教问题了吧,这孩子一天好奇的事情多了。”
“团团在请教问题的时候是最认真的,平时他是没那么多话的,但是一到这种时候,感觉什么都打扰不了他,认认真真地把问自己的问题。”
“是啊,他就喜欢这些东西,虽说别人眼里这些都是奇淫巧技,但是在我看来,他这样还真是很有求知精神,这样也好,有自己的爱好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可是他以后不做官吗?”清儿有些好奇,即便是现在,人们都喜欢学而优则仕,这是这个时代的人的共同观念。
“家里有壮壮准备进入仕途,所以团团和圆圆也能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要是他们喜欢读书,那以后考科举也可以,要是不喜欢,只要不犯法,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挺好,我不强求。”
“不过也是,有了这个哥哥在,团团和圆圆要是想做什么也能更加轻松,而且壮壮也喜欢读书,叔叔也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学习为官之道,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
“我和你们叔叔这么努力,也是因为想让你们这些孩子能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没有反抗的能力,所以只要你们喜欢的,都可以自由地去做,家里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多谢婶婶,你们对我的爱护我一直都知道,不知道拿什么来报答。”
“说什么报不报答的,只要你们都好好的,那我们才放心。”
两人说了好一会儿话,团团圆圆他们总算是回来了,几人都高高兴兴地说着话,孙桢在一旁默默听着。
这天,彭维安回到家告诉她们赶紧准备香案迎接圣旨,还让安宁和阿礼他们都过来了。
“这是怎么了?”孙桢听到要接圣旨,猜到是因为上次的事情。
“皇上要封赏我们,派了人来宣读圣旨,阿礼他们也有相应的奖赏,等会儿就要到了,所以我回来通知你们先准备着。
阿礼他们没有接过,我担心到时候冲撞了什么,所以就让他们都过来,在这里接旨就行。”
“那真是太好了,你知道你得了什么赏赐吗?”孙桢一听到要封赏她们,也很是高兴。
“邸报已经来了,还有裴兄快马加鞭让人送来的信也说了,这次要调我到京城去,做户部右侍郎。”
“真的吗,那咱们到时候是不是要尽快回京城?”孙桢想着以往一般接到调令,都是让官员赶紧去到任上。
“这就不太清楚了,不知道圣旨上有没有说。”
“好,那我就让人先去准备着,等会儿好迎接,对了,要不要让青竹先去订好酒楼,你们到时候也好方便给他们接风?”
“没事,这些青竹已经去做了,你就安心,把这里的事还有等会儿阿礼他们来了,也给她们讲讲接旨的规矩,别僭越了。”
正说着,阿礼和安宁都来了,连家里的孩子也一起带来。
孙桢把圣旨的事情告诉了她们,又把等会儿接旨的礼仪告诉她们还有几个孩子,之前都是彭维安和孙桢有过这方面的经验,阿礼和安宁还没有见过。
紧张又期待地等着,时不时问一下孙桢自己想到的一些问题,孙桢看他们紧张的样子,也都一一解答了。
沈大人和彭维安一起知道这个消息的,所以现在沈大人也回家说了这事,就又和彭维安去迎接使者了。
等到使者到来,把他们各自的赏赐说了清楚后,安宁她们虽然很高兴,但是时刻记得孙桢说的话,不要太过喜形于色。
等到使者走后,众人这才高兴起来,阿礼没想到自己竟然就这么得到了县令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