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上学
壮壮考了县试第一名这事她们家没有准备大摆宴席祝贺,毕竟这才是刚刚开始的第一个阶段,要办也要等到考上秀才后再办。
不过家里的亲戚们都知道了,也带了礼物来祝贺,孙父孙母她们都来了,给壮壮准备了上好的笔墨纸砚。
壮壮也都高兴地收下了,毕竟这是外公外婆的一份心意,长者赐不可辞。
接下来两个月,壮壮都是在家里读书,因为阿礼也要读书,所以阿礼经常也会来找壮壮请教。
孙桢去了庄子上,之前方庄头已经来说过,学堂建造完成了,请孙桢前去看。
因为孩子多,学堂建得也不小,孙桢看到这个学堂一共建了2个大的房间,旁边还有个小院落,是给夫子提供的住处。
这也是孙桢嘱咐的,要不然到时候夫子要是也每天早出晚归的,不太方便,吸引不了人过来。
孙家庄也是有学堂的,还是这两年新建的,在毛毛和阿财考上后,就向村里面建议了建造学堂的事,到时候能多培养些读书人出来。
他们的夫子也是从外面请的,还专门给夫子一家建了一个房子,夫子一家都住下来,这样也能专心教导孩子们。
学堂里面的桌椅还没有放进来,已经安排了人正在做,剩下的书籍孙桢准备去买三百千这些书籍来,到时候孩子们就可以几个人分一本看。
以后还能让他们抄书,这样学堂里面的书就会越来越多了,这也是让他们珍惜读书的机会的一个法子。
至于笔墨纸砚,孙桢并没有全部出了,现在他们每家都有余钱,到时候让他们出钱去买或是自己用猪毛做就好了。
孙桢也准备了一些放在学堂,到时候用于奖励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激励大家好好学习。
现在要是还舍不得买的可以先用一个小盒子,在里面装上细腻的土,到时候就可以先练习,等到会写了以后,家长就可以去买一些便宜的纸张笔墨写了。
因为孙桢已经出了大头,剩下的那部分也花不了太多的银钱,所以他们也都很高兴。
方庄头找人问了一段时间,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夫子,其实也是一个秀才,今年已经40来岁了。
因为家境贫寒,加上考了好几次都考不上,所以现在才出来找事情谋生。
夫子姓马,家是马家村的,离他们这里有一段距离,不过他家因为他的多次考试,所以连土地都卖得差不多了。
加上之前他的父亲去世,为了给父亲安葬,把剩下的土地都卖了,家里只剩一个土房子,这才来找事情做的,所以在听说他们这里招夫子,而且还是庄子上后,就来找了方庄头。
方庄头打听了他们一家到时候成了的话都会过来,他的夫人还想到时候佃一些地种。
方庄头把这事告诉了孙桢后,孙桢先是让人去查探他的话是否有虚假,又去打听了他的为人。
知道这人所言非虚,而且他们在家时和邻人相处都不错后,孙桢就同意了。
夫子得知后,就带着家人都搬到了庄子上。
孙桢也去见过,知道他的妻子也是个能干的人,没有摆什么秀才夫人的架子,而是来的第二天就来问有没有地可以佃给他们种的。
方庄头也按照孙桢的意思,给他们划了两亩地去佃,他们家也就只有秀才夫人和她的三个孩子一起,到时候不知道这个马夫子会不会帮忙了。
而且马夫子还问到时候能不能让自家的孩子也跟着来读书,孙桢答应了,他们家的是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他说的是三个孩子都读,孙桢觉得他还不算迂腐。
等到桌椅等都准备好了以后,孙桢找人看了日子就准备要让孩子们来读书了。
听说了笔墨纸砚要自己家准备后,有人就打听到能用竹子和猪毛做毛笔,因此好些人就去试验了。
还别说,还真的让一个人找到了方法,做出了劣质但是能写字的毛笔。
孩子们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支笔也很是高兴,虽然还没有正式上课,但是每天都要去看一看学堂。
还有家长想着孩子去读书,就去买了布来给孩子们做新衣裳。
孙桢以为大家都很高兴,但是等到了正式上课的那一天,她发现来的大多数都是男孩子,还有好多人家的孩子都没来。
孙桢让方庄头去把名单找来,看看还有哪些人家的孩子没来上学。
方庄头对照着名单一看,发现还有十家的女孩子没来。
本来孙桢让来的的就是六岁到十岁的孩子,不论男女,都可以来,而且当时通知的还是必须来。
至于十岁以上的,能够帮家里做事,算是小大人的孩子,孙桢都没有强制要求,只说要是愿意也能来。
现在她看到的就是很多男孩子,6岁以上的几乎都来了,但是女孩子来的却不多。
方庄头看到孙桢的脸色也知道她是生气了,毕竟这些人没有遵从命令。
“夫人,要不我让他们几家都来说一说为什么不让孩子来读书?”方庄头说着。
“不用,我们亲自去那几家看看是什么情况。”孙桢虽然有些生气,但是也知道这个时候的女孩子没有那么受到重视,加上家里可能还有些其他原因。
“好,那我在前面带路。”方庄头带着孙桢她们挨着去了那几家。
先是去了王金山家,他家有两个女孩正是适龄阶段,但是两个都没去。
孙桢她们到时,王金山家里大人都不在,只有一个女孩子在,她是八岁的王小花,正在背着一个孩子在家里扫地。
看到孙桢她们进来,她有些害怕,不过孙桢让她过来,问她:“你今年几岁啦?”
“夫人,我今年7岁了。”小花胆怯地说着,又看了旁边的方庄头一眼。
“那你怎么没去读书呢?”孙桢尽量温和地说着,想了解真实情况。
“我爹娘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也没用,还不如在家里帮着做事情,我哥哥和弟弟都去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