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来信
第二天下午,彭维安和裴景安还有他的娘子薛子衿一同过来。
彭维安和裴景安是一起下值的,所以他俩先是去了裴府,接上薛子衿后才会一起过来。
孙桢赶紧笑着迎过去,裴景安和薛子衿也走上来给孙桢道喜。
“恭喜嫂夫人,我们也是昨天才知道这个好消息。”
说着,还把他们带来的礼拿出来,都是一些衣裳料子,还有一些绢花等等,都是京城时兴的款式,一看就是薛子衿准备的。
孙桢道谢后又说:“本来一般是不让这么早说的,但是你们看看他那样子,瞒得住谁呀,嘴巴都要笑咧到耳朵后面去了。”
“彭兄也是高兴,换我,我也高兴得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裴景安这么一说,薛子衿赶紧看了他一眼,脸都红了,还娇嗔道:“说什么呢。”
“我开玩笑呢。”裴景安赶紧讨好地笑着。
孙桢这时看到一个小盒子,打开发现里面是银子,孙桢赶紧说,其他的东西她都收下了,但是这银子可不能收。
彭维安也说,这银子他们不收,让裴景安带回去,上门来玩玩怎么还送上银子了。
裴景安解释说这是为了感谢之前孙桢帮着做那么多蛋糕,他们当时也不知道她怀孕了,现在不送点东西他们也过意不去。
孙桢则是说,所有的材料都是他们家准备的,哪还能收他们的银子,再说,她也没忙活多少,就是盯着下人们做罢了。
而且他们家已经给了许管事他们银子,所以也不要单独给了。
本来她们也是因为要感谢裴景安对他们的帮助,又是找房子,又是帮着安顿的,也费了不少功夫。
要是给钱,这性质就变了。
彭维安也说,要是拿钱,就是不拿他当兄弟。
裴景安没办法,就说那等会儿他们带回去就是。
孙桢见他答应了,这才说道:“都快进来吃饭吧,都准备好了。”
“那我们又有口福了,子衿之前就说你准备的东西精致又好吃,今天我也带她来蹭蹭饭。”
“我反正在这也无聊,要是子衿有时间,也可以常来我家里坐坐,正愁没有说话的人呢。”
因为今天也就只有她们四个人,本来孙桢是打算分开坐的,但是裴景安说反正也没有其他人,他们就在一桌吃饭也没什么。
孙桢先是问了薛子衿的口味,今天她让厨房准备的有辣的菜,也有酸甜口和普通口味的。
薛子衿说自己平时很少吃辣,所以孙桢就让采薇她们把口味偏淡的菜都放在她的面前。
好在孙桢现在没有孕吐的现象,所以她做松鼠鱼也没有什么感觉。
还做了糖醋里脊以及一些清淡的小炒菜,薛子衿也说这些菜对她的胃口。
等吃完了主食,采薇她们又端上了甜点,除了蛋糕外,他俩还没有见过泡芙,在尝了一个以后,两人才发现里面原来是奶油。
这又是一种不同的味道,孙桢看她们刚刚吃得太饱了,还说她做的又多,到时候都给她们打包回去。
等她们走的时候,孙桢还把自己这次从家里带来的肥皂、香皂也送了一些给她们。
昨天彭维安去林家,孙桢也让他带了一些作为贺礼。
因为明天还要上值,所以他们也没有久留,只说下次休沐大家再聚。
过了几天,孙桢就收到了家里的信,既有彭夫人她们写的,也有孙母她们的。
孙桢率先打开孙母她们写的信,里面的字都是毛毛写的。
在听说孙桢怀孕后,这封信几乎都是围绕着怀孕的事说的,里面一看就是孙母口述,由毛毛来写的。
都是在叮嘱孙桢怀孕后该怎么做,要注意哪些东西,不能吃哪些东西,又说在三个月之前最好不要跟其他人说。
同时还交待孙桢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听说京城的人多,所以最好还是待在家里,京城不比乡下,人不多,还可以到处走走。
絮絮叨叨地说了一通,孙桢感受到的确实满满的母爱。
后面又有一些是孙父嘱咐的,就说让她好好休息,别一天想着忙活生意,现在身体为重。
毛毛也说了一些话,就说的是要是姐夫欺负孙桢,她即便在千里之外也会为姐姐撑腰,要是受了什么委屈也要及时跟他们说,不要一个人憋着。
看完回信,孙桢心里暖暖的,果然毛毛还是这么可爱,还是当初那个掏了鸟蛋也要带回来给姐姐吃的暖心小弟。
晚上彭维安回来,孙桢拿出彭夫人她们写的信给他看。
彭维安看到这封信还没拆封过,就知道孙桢还没有看过。
“你怎么没有先看看,还等着我回来再一起看啊?”
“我是怕里面有不适合我看的内容,到时候不想让你看到,所以就等你回来你先看看咯。”
“这有什么不能看的,娘也不是写给我一个人看的,来来来,我们一起看。”
孙桢这才答应了,等彭维安把信打开,只见信上写着:桢娘安。
“你看看,之前好歹还有我的名字,现在有了孩子,我这儿子都不知道被娘扔到那个角落了。”
孙桢被他作怪的表情逗笑了,又接着看下去。
原来信里说的也是关于孙桢怀孕的事,而且也几乎都是一些注意事项。
在信的末尾,彭夫人还说,现在她们两个年轻人在京城,身边也没有一个适合的帮着孙桢养胎的人,
所以她准备送个人过来,这人是她身边的一个嬷嬷,叫秦嬷嬷,比较擅长帮孕妇养胎,也照顾过妇人的月子。
听说以前是在京城一个侯爷府上做嬷嬷的,但是因为她年纪到了,加上他的一个远房侄子说要接她回去奉养。
所以就跟着侄子来府城定居,但是好景不长,她的侄子把她接过去没几年,侄子侄媳就在一次意外中丧生了。
只留下一个三岁的小侄孙,因为还要养侄孙,所以她就想着在府城找户人家,刚好彭夫人去府城做客,她的一个好友就向她引荐了秦嬷嬷。
彭夫人一听她之前在京城的大户人家做过嬷嬷,又有带孩子和照顾孕妇的经验,就想着雇了她,到时候要是孙桢怀上了,就让秦嬷嬷去帮忙。
哪知道才刚雇来,就接到了孙桢她们的好消息。
她在征得秦嬷嬷的同意后,就让人送她和她的侄孙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