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没有金手指的我低调种田 > 第116章 饺子

第116章 饺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孙桢这一通说下来,方伯的腰弯得越来越低。

    虽然他知道这个三少奶奶很厉害,但是今天才算是亲眼见识到厉害之处。

    他连连答应下来,还说自己一定会找好人手,又不耽误田里的活计,不过请孙桢给他一些时间,看看人手安排的问题。

    孙桢答应后,就说等回去后,她先拿出一百两银子来给方伯,这银子主要是用来付肥皂作坊的材料、人工钱,以及养猪场的建造、买小猪、请人手的费用。

    孙桢还提醒他,两边都要单独造册,每笔费用的开支也要罗列清楚。

    因为这些事情都要方伯一手操办,所以孙桢告诉他,到时候他每天也领20文的工钱,等这些都能赚钱,她还会单独给方伯一笔奖励。

    方伯听到连自己都还能再单独有工钱,也没有推让,而是收下了。

    孙桢这次一来,给他找了很多事情做,要是一点好处也不给,那换谁都很难有积极性。

    方伯又问孙桢,这些猪要是都养好了,那到时候怎么卖出去,毕竟现在能吃得起猪肉的人不多,县城酒楼的猪肉也有了供货的地方。

    他们现在喂养,等到过年才五个月,在古代还达不到能售卖的标准。

    孙桢之前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不过她倒是有些想法,准备到时候做成火腿、腊肉、腊肠来卖,还能增加一笔收入。

    孙桢把她的想法说了,方伯虽然不知道火腿是什么,但是也不再担心后面的问题。

    等他们回去,交代好让家里去磨面粉后,又让人去镇上买新鲜的猪肉,方伯就去找人了。

    孙桢她们等了一会儿,看到方嬷嬷和她的大儿媳带着猪肉和面粉进来了。

    孙桢她们已经提前在厨房准备好了葱姜、鸡蛋、等等。

    方嬷嬷的大儿媳剁肉馅,接着孙桢亲自调好馅料,这时方嬷嬷已经把面团揉好了。

    孙桢就开始包饺子,她先用擀面杖自己擀了个饺子皮,再把馅料放好,包了个常规的元宝型饺子。

    彭维思在一旁学着,她现在也系了个围裙,学着孙桢的样子,用擀面杖擀出来个奇形怪状的饺子皮,还在较劲半天,都不能擀出来一个像样的。

    孙桢又教她方法,总算可以擀出个圆形了,接着在把饺子皮合拢的过程中又出现了问题,她学不会孙桢的手法,包出来的饺子是躺着的,而孙桢包的能平稳地立起来。

    眼看孙桢又换了个方法,包出了个柳叶形的饺子,看起来很好看。

    她又着急了,但是还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包得出来,孙桢又耐心地指点她手法问题,终于能包出一个拿得出手的。

    “三嫂,还好你把下人们都打发走了,要不然让她们看到我包的这个饺子,都没脸见人了。”

    “第一次包,肯定都是要慢慢学的,你看你现在包的不也像模像样了吗。”

    “这还是多亏了三嫂你的耐心,对了,三嫂,你再教教我,我想学一下柳叶饺的包法,这样更好看。”

    “行,你看看,把饺子皮放在这只手,另一只手这样,再这样,就好了。”

    孙桢演示着方法,也可能是刚刚饺子的成功,给了彭维思极大地信心,她第一次就成功了。

    两人开开心心地包了好半天,包了很多出来,孙桢想着现在的天气太热了,存放不了多久,于是干脆都煮了,等会让青松带些去孙家庄,顺便告诉孙父孙母,她明天过去看他们。

    两人吃了好些,还剩下许多,孙桢就做主把这些饺子分给她们的丫鬟小厮、方伯一家、以及在肥皂作坊的孩子,一人分几个,相当于给作坊开张了。

    方伯他们带着孩子们来道谢,孙桢看到好多孩子只吃了一个,就说剩下的想留着给家里的弟妹们吃。

    孙桢看到也没阻止,这有良心的孩子总比那些没心没肺的好一点,能顾及着家人,至少也能证明这个孩子重情义。

    等大家吃完后,孙桢就让孩子们先回去了,让他们等会儿再把碗拿回来。

    等人都走后,方伯也过来了,他说他找了庄子里的人家,有一家家里的孩子多,负担重。

    家里的老人也还不算大,平时跟着年轻人出去干活,但是由于自家孩子多,除了交税和上交给主家的粮食外,其他的粮食也很难完全吃饱。

    每到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只能天天吃红薯,有时还是方伯家接济,才能撑到有粮食吃的时候。

    即便彭家收的粮食分成不高,但是架不住孩子多啊,大部分还是已经14,5岁的大小伙子,这老话说得好: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他们家生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现在两个儿子已经成年,但是还没存下银子娶媳妇。

    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中,两个在作坊做肥皂,一个平时跟着爹娘下地干活,小儿子在家由小女儿照顾。

    听到生了七个孩子,饶是孙桢也不得不佩服。

    这次准备来养猪场做工的就是那两个已经成年的孩子,两人力气也大,平时在养猪场干活也有劲,到时候有了工钱,也有了说亲的本钱。

    孙桢让方伯带那两个人过来,看着两个小伙子,在这个年代能长到170的男孩子,也算是体格好的,人看着也憨厚老实。

    孙桢就决定让他俩来干这个活,跟着两个孩子来的爹娘,赶紧让他们跪下磕头,两人当即咣咣地磕了头。

    接着方伯又说他明天就去买石料来,建造养猪场,趁着大家还没开始秋收,人手还够,花个几天时间赶紧把猪圈搭建好。

    孙桢也同意了,还说这些都由方伯负责,交待了建造的方式,拿了自己画的图纸,以及告诉两个负责养猪场的小伙子,猪圈的清扫和平时关于猪的喂养等事情后,今天一天的事情总算结束了。

    青松也来回禀,说是孙父孙母听到她要回去,也很高兴,还说明天毛毛也刚好休息,大家可以好好聊聊天。

    孙桢很高兴,总算又能回家了,今晚好好睡个好觉,养足精神,明天要早点起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