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仓库寻宝,开局捐回永乐大典 > 第225章 绝无仅有

第225章 绝无仅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桂老认为秦云的猜测天马行空。

    太过大胆!

    但秦云是他的人。

    从之前的交谈看,秦云也不是无理取闹的人。

    于是决定相信秦云一次。

    桂老在这群人中威望很高。

    听桂老为秦云说话,场上老人全都闭口不言。

    心中不以为然。

    桂老拿着自己的威信给秦云担保。

    如果秦云的猜测是错误的。

    对桂老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很多年前,他们就活在桂老的余威之下。

    现在非常乐意看到桂老吃瘪。

    “既然桂老这样说,那就测一测吧。”

    “桂老独具慧眼,说的有几分道理,我看还是测一下年代比较好。”

    “如果秦云猜测是对的,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我们也不能放过一件如此珍贵的国宝。”

    ……

    为了打脸桂老,一众老者纷纷开口。

    台下嚷嚷的年轻人见自己长辈都这样说。

    不敢站出来反驳。

    他们用愤怒的眼神盯着秦云。

    不就是仗着桂老在背后撑腰就胡作非为吗。

    结果出来之后,有这人难受的地方。

    大家不相信秦云说的鬼话有一丝对的可能性。

    等结果出来之后,桂老也不能当众说偏袒说假话的秦云。

    那时候就是他们反击的时候。

    刘正奇本以为接下来是秦云出丑的时间。

    没想到这小子一番胡话把桂老骗了。

    碍于桂老的威严,他不敢造次。

    心中想的是,等桂老看清现实后。

    一定要找秦云报仇。

    当众把秦云选的两件古董砸坏。

    让那小子在京都彻底混不下去。

    要是秦云被桂老抛弃的话。

    刘正奇不介意落井下石。

    从肉体上把秦云彻底解决。

    “谢谢桂老相信我,我对我的猜测非常有自信。”

    秦云很是感激的说道。

    很快,两个工作人员拿着锦盒赶了过来。

    拍了几张照片,用鹿皮把青铜剑包裹好放在锦盒里。

    告退一声,急匆匆的带着青铜剑到检测机构做碳十四检测。

    “对了,青铜剑的原主人还没给大家讲讲青铜剑的情况?”

    刘老见场上的气氛有些不对劲,站出来提议道。

    一个身穿唐装,又高又瘦的老者站了起来。

    作为青铜剑的原主人。

    心中很是纠结。

    希望这把青铜剑如秦云所说,是有来历的。

    这样可以证明自己的眼光不错。

    又希望秦云说的是假的。

    因为这把剑已经不属于自己。

    要是把这么重要的古董让出去,他就会成为老朋友嘴里的谈资。

    “老钱,别愣着啊,给大家讲讲这把青铜剑的来历。”

    见钱老迟迟没有开口,刘老催促了一句。

    “青铜剑是我三十年前在鬼市买的,具体的情况我记得不太清楚了。”

    “很多青铜器直接摆在雨布上,而且有点味道,是刚出土的。不过青铜剑是用布包好的,摊主说是祖传的,我并没有放在心上,认为摊主是在抬价。”

    “不过我还是把摊上的东西全都包圆了,具体来历的话,我就不清楚了。”

    钱老回忆了好久,这才缓缓讲述。

    很多人都皱了下眉头。

    钱老说和没说没有太大的差别。

    鬼市上的古董大多来历不明。

    钱老闻到刚出土的味道,说明摊主很可能是盗墓人。

    这更解释不清楚青铜剑的来历。

    至于摊主的话,他们半点都不信。

    活了半辈子多,古董摆摊贩子说的话要是有一分可信的话。

    母猪不是上树这么简单。

    猪能上月球都比贩子讲的故事可信。

    秦云心中一动。

    那时候古董价格不怎么夸张,真货也多。

    如果那个黑市贩子说的话是真的。

    青铜剑是有传承并精心保存的。

    他猜测来自齐桓公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

    “那人肯定是盗墓的,说话没有一点可信度?”

    “青铜剑保存的这么完好,如果是三十年出土的话,肯定是贴身放在棺材里的,只有这样才不被氧化。”

    “如果真是来自齐桓公,墓主人的身份肯定不一般,里面陪葬品青铜器也不是一般货。”

    “就算黑市贩子说的是真话,一个盗墓者也不像是能拥有齐桓公宝剑的家族。”

    “秦云很大概率是错的,大家还是不抱任何期望比较好。”

    ……

    钱老讲述完青铜剑的来历后,大家更肯定自己心中的判断。

    把青铜剑没有大的来头。

    只是保存的比较好而已。

    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可能性都比较小。

    大概率是锻造工艺成熟后,古人仿造的劣质品。

    “碳十四鉴定一时半会出不了结果,我们还是欣赏最后一件古董吧。”

    刘老非常笃定秦云是错的。

    很是轻松的让秦云赶紧开始,不要浪费时间。

    当秦云把黑不溜秋,卖相欠佳的陶瓷罐子搬上石桌的时候。

    场上不少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在别的地方还好。

    这里的古董大多几百万,这个罐子实在是拿不出手。

    像是寻常人家储存大米或者食盐罐子。

    上面还有烟火气。

    最多是上万块钱的普通货。

    秦云是怎么好意思拿上来的。

    难道这小子又要讲一番有的没的故事。

    把这个普通的罐子和名人扯上关系?

    大家全都摇摇头。

    不想听秦云说胡话了。

    就算是这小子说的天花乱坠。

    也改变不了这个罐子一无是处的事实。

    “这是唐代邢窑白釉罐,造型朴素大方,线条饱满酣畅,制作规整精细,釉色银白恬静,具有雍容饱满而又凝重大方的美感。”

    “邢窑是镁釉,釉面易光滑平整,光泽度好,但釉色有乳浊感,不透明,釉色稳定,所以这个罐子颜色不太好。”

    “罐子底部有一个‘盈’字,是唐代宫内大盈库也就是皇家私库的简称,也就是说这个罐子是皇家贡品。”

    “‘盈’字款常在邢窑的白釉碗上,但是从没在邢窑的白釉罐子上出现过。”

    “这个罐子有不小的历史价值,能填补邢窑的空白,遗憾的是,这个罐子没有好好的保存,状况有些差。”

    秦云一脸遗憾的说道。

    大家看到底部磨损的不成样的“盈”字。

    全都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如果真的如秦云所说,这件瓷器是唐代邢窑白釉罐,还是皇家贡品。

    把全国仅有的一件弄成这个模样

    这个罐子的原主人就是罪人。

    一直坐着的老者再也忍不住了。

    站起来一脸激动的走到罐子旁边。

    细细观察这个罐子到底是不是唐代邢窑白釉罐。

    款式,质地,釉色都是邢窑的特征。

    “罐子底部的‘盈’字模糊不清,谁知道是不是罐子烧好后有人偷偷刻的!”

    刘正奇看不惯秦云成为大家的焦点,抓住一个点质疑秦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