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身后的势力(二)
“大人,人我带过来了。”
“嗯。”
佟大人只是答应了一声,人却没动。
英子偷偷看了一眼,这位佟大人真是好兴致,竟是在作画。
又过了一柱香的时间,他才放下手中的笔。
佟年松拿起桌子上的巾帕擦了一下手,“今儿请二位过来是接了杨会长的告托,不知二位有个说法?”
“大人,小的采购药材确实是无心之举,小的不懂西北的行规,如果触碰了杨会长的利益或者违了府衙下的禁令,小的甘愿受罚。只是这些药材是万万退不回去的。”
“杨会长可同意?”
“大人,我同意也没用,商会里的同行们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你有想法就直说吧。”
佟年松有些不耐烦,他虽然也得了好处,可让他堂堂一介知府成天管着商会的事,有些不成体统。
“人可以走,货必须留下。”
“杨会长怕是最初就打的这个主意吧!”
英子本想收着点脾气,可再好的脾气也禁不住受这样的气,简直实在明抢。
“杨会长不想想,凭着我们两个还未及冠的小儿就敢独自走西北之地,怎么可能没点后台呢!”
“我倒也不想小看了你们。”
昨天那场混战惨不忍睹,那个姓赵的小子就很不简单,所以他才找到佟大人。
“大人,我家与京城的贺家是有合作的。”
“京城贺家…贺相?”
“贺老告老后一直在老家的府城住。”
“贺家的生意是不少。”
“我们与贺家的合作也不少。”
“大人,贺家在我们西北之地可没有产业啊。”杨会长插言道。
“你说的倒也是事实。”
“杨会长,什么叫贺家在西北没产业?我们过来也是帮着贺家考察一下。”
“你们只是合作关系罢了,贺家的事轮不到你们来做吧!”
“哦?杨会长是不是说的太过于片面了?”
“试问谁家做生意要靠着合作伙伴的两小儿来帮忙?”
“说来说去,杨会长还是没瞧得起我们两个啊!”
“想让我们瞧得起,你怎么这样拿出来一样让我们刮目相看的东西,是不是?”
“这个呢?”
英子从袖子里掏出来一块黑漆漆的乌木牌,她将牌子放在桌上。
初时佟年松只快速地扫了一眼,并未当回事。可他总觉得那块木牌有些眼熟,像是在哪里见过。
抵不过好奇心,他又抬头仔细看了看,吓得他差点跳起来。
“你从哪里得来的木牌?”
若仔细听,就会发现他声音里的颤抖。
“自然是长辈给的。”
“你…你们是什么关系?”
“大人只管说我们能不能带走这批货就好,何必执着于我们的关系呢?还有如今这块木牌已经是我的了。”
英子知道佟年松大概是误会了,不过她却没有反驳,要说她与李家还真的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系,除了关系好点,外人看来顶多就是合作伙伴罢了。
“货你们带走吧!”
“大人…”
“杨会长,怎么,我说的话也不行吗?”
“…是,大人。”
不止如此,佟年松还特意将人送到府衙外面。
“可算是出…佟大人。”
“嗯,你怎么在此处?”
“大人,这二人将我的家丁打伤不说,还欲伤我,我怎能放过他们!”
“胡闹,赶紧回去,让你爹来府衙一趟。”
“大人…”
“不走是吗?来人,将张同知家的大公子给我押进大牢。”
“大人,我走,我去找我爹。”
张公子吓得骑马就往回跑,生怕晚了一会儿就要被抓。
可恶的两个小子,下次别让他碰到。
“二位公子慢走,佟某不便相送,祝二位一路顺风。”
“谢大人帮忙。”
“哈哈,小事。”
直到两个人消失在街道上,佟年松才往府内走。
“大人…”
“我知道你如何想的,我提醒你啊,这二人的主意你就不要打了,他们背后的实力可不是你一个小小的雍州城药材商会会长能抗衡的了的。以后再遇到他们,躲着点,至少别想着给他们下绊子。”
北地李老将军的嫡孙差不多就是这个岁数吧,不过李家人很少涉足商事的,不知这位小公子来西北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都与他无关,不过是曾经的他与北地李家有些渊源罢了。佟年松心里犯嘀咕,面上却不显,还好心地提醒了杨岐几句。
几句话说的杨会长云里雾里,佟大人说了半天也没告诉他这二人的来历。
“那佟年松误会了咱们两个。”
“管他呢,我可什么都没说啊,只要能帮到咱们,误会便误会吧。”
“你呀!”
赵川点了点英子的鼻尖,他更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英子的盾牌和通行证,如今差的太远。
他们回来后,赵石明显松了一口气,少爷走的时候交代他要保护身后这些人,可万一少爷出了事,他哪还有脸面回去?看着少爷和小姐平安回来,他急忙迎了上去。
“少爷,可还有事?”
“没事了,马车都整理好了吗?”
“听您的,早就整理好了。”
“好,现在出发。”
“是。”
众人一听出发,都来了精神,就在刚才他们还担心着自己能不能走出雍州城呢!
二十两马车,从村里出来的兄弟们根本就支应不开,而章由父子又不会赶马车,赵川只能花银子在雍州城雇了几个人。离西北越远,他们走的越顺,后边的路程也快了许多。
药材这东西不像别个,怕潮不说,有些还怕晒,一路上遇到下雨天就会耽误行程,英子跟赵川提议:“川子哥,去下一个集镇看看有没有卖油纸的,我们在马车上支起防水的棚子吧,要不然这一赶上雨天我们就得又搬又抬的。”
“成。”
还有那些怕晒的药材,上边有油纸遮着便不怕药效挥发了。
油纸伞不贵,但他们要买的是大块的油纸布,且数量不少,赵川足足花了一百两才从一个制伞作坊里买出来。
“好贵啊,还用不了几次,真想念前世用过的雨伞。”
“你说什么?”
与英子一起站在回廊下看着外面雨雾青山的赵川问道。
“没什么,你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