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送贺礼
“贺叔,他们家的在京城的势力如何?”
英子最先问的就是这个,别到时候真的是鸡蛋碰了石头。
“杨叔安的大哥在其他州府做知州,并不在京中任职,据我所知他们家在京中的势力不大。”
“可以肯定图样必然是从杨家漏出去的。昨晚我探过杨家,没找到杨家少奶奶的人。”
“杨家少奶奶?”
“嗯。”
“那你今晚不用去了,他们家唯一的一个少奶奶被发配到庄子上去了。”
用到发配二字,可见杨家少奶奶应是犯了错。
“哪里的庄子?”
“不太清楚,据说挺远的,你也知道我夫人不在这里,这消息还是我去做生意的时候从别处听说的。”
“到底是犯了什么错要被送走。”如果不是有泄露图纸一事,英子对那个魏家姑娘印象还是不错的。
“…据说是与下人私通…”
贺重年本不想当着一个小姑娘的面说出来的。可他偏偏就有个爱打听人家后院之事的损友,偏偏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
“…怎么可能!”
“可不可能只有他们杨家人心知肚明。”
英子想到那姑娘与她说到婚约时幸福的样子,根本无法相信。
“贺叔,你对杨家人了解多少,能跟我说说吗?”
赵川比较务实,杨家媳妇这事他肯定要查。
“杨家这一代家主是杨叔安,府城的云安书院就是他们家开的,杨叔安有两个儿子,哼,他这一辈子最不顺意的大概就是他的两个儿子了。”
“您接着说。”
“杨家两位公子一个瘸一个色,在府城这边算是出了名的。大少爷杨逸天生腿疾,据说人长的也不算好,平时基本不出府,所以见过他的人不多。二少爷倒是玉树临风,只空有一副好皮囊,人是生冷不忌,连成了亲的妇人都能下得去手。”
英子听的无语,这还能叫书香门第?
“杨叔安那人怎样?”
“圆滑,自傲。杨家的书院其实比我们家的书院开的早。”
“想必青山书院抢了不少云安书院的生员吧?”
“是。以前我们青山书院未开之前他们云安书院出了不少人才的。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家老爷子只在书院走一圈,人就都往我们书院跑,没办法。”
“…贺叔,贺老何时回来,我想去看看他老人家和贺老夫人。”
英子简单的用了一些饭,贺重年怎没分桌,反正在林家都是一大家子坐一桌吃习惯了。
“再等一会儿,我爹他早上要带着勤之林木几个去书院早读,在那边吃过早饭后才回来。”
直等到巳时初才见到贺老的身影。
“英子和川子来了。”
赵川与英子齐齐给贺老行礼。
老爷子看着脸色不太好。
“爹,今儿怎么回来的如此晚?可是书院有事?”
“哼,张怀闹着要走呢!”
“他怎么敢,当初要不是您收留他在书院做老师,他的妻儿恐怕都要饿死了。”
“怎地不敢,我还听说他已然是找好了下家。”
“什么下家?”
“云安书院。哼,从我们这里学到的东西却要拿来与我们打擂台。”
贺老最气的便是这个,人的去留他无法干涉,传授画技他也支持,只是云安书院素来与青山书院不睦,他独独选了这一家。
“算了,不说了这个了,今儿川子和英子第一次过府,不说这些扫兴的事。”
“贺老,我们这次来府城除了看望您和老夫人,另一个事情便是调查杨家。”
“哦,快我说说怎么回事?”
赵川尽量简短的从头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重年,川子的事您尽量帮着些。”
“是,爹。”
“有,跟我去后院,夫人怕是等的急了。”
“是。”
贺家在府城的宅子非常大,但英子能看的出来,这宅子应是有些历史的。
“快,过来我瞧瞧,不是早就过来了吗?是不是我那不着调的儿子拦住你讨要主意?”
“回老夫人,贺叔叔请我和川子哥吃了早饭。”
“不怨他们,是我回来的晚了。”
“重年也是的,我不回来让他们先过来就是。”
“是,爹,都是我的错。”
“贺老,家父和赵伯伯听说下个月十二是您老人家的生辰,他因为家里琐事怕是过不来的,所以特命我们将贺礼送过来,林英(赵川)提前祝贺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两个小人齐齐跪在屋子中央向贺老磕了头。
“好,快起来。”
“不是,下个月你家地里的活计也该忙完了吧?”
“贺叔,我家里新添了个庄子,那边又安置了逃难过来的人,离不了我爹的安排。”
“那你爹呢?你爹应该没事啊!”
“贺叔,您怕是忘了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家男人都要去山里的,今年因为去了一趟北地,已经晚了些,这次回去我们可能就得走,什么时候回来不定。”进了山可不是想出来就能出来的。
“啧,明明就是不想来。”
“行了,大桥和大勇的为人我知道,心意到了就好。”
英子打开第一个盒子,里边是一幅百寿图,英子用金线穿金色珍珠绣成的,也多亏了娘亲和蒋伯娘,要不然她不能在几天之内绣完。
第二个盒子里是一块黄石纸镇,简简单单的长方形,英子只让师傅们在上边刻下了贺老早年被传颂出来的诗文。
下边放置的也是一套衣服,只不过是给老夫人做的。
“老夫人,我手工活计一般,这衣服虽然不是我做的,但是的确是我设计的。”
英子说着想将衣服送到老夫人面前,刚走了一步便让身边的嬷嬷接了过去。
“林小姐,我来吧,您坐着就是。”
余嬷嬷是林老夫人身边的老人,她知道这林家小姐和赵家的少爷不是普通的农家孩子。
“这是…长寿花?”
“是。”
“这花我只见过一次,便是在玉佛寺。”
“老夫人,等我培育出来的时候送您一盆。”
“你弄到了长寿花?”
“我已经栽植下去,至于能不能成活还要看运气。”
英子在家这边并没见过长寿花,还是这次去北地在彼得那里发现的。软磨硬泡的算是把花要了过来,精心护着回的家。
“好!”
英子送给老夫人的是绣着长寿花的抹额比甲和长裙。
小玉姐姐帮着做的,虽然比不了大家,但是胜在心意和设计。
贺老夫人非常喜欢,绣着长寿花图案的衣服她第一次看到。
“余嬷嬷,将衣服挂起来,等老太爷生辰那天我就穿这套。还有,你去把柜子的那套玉佩拿来。”
“是,老夫人。”
贺老夫人送给英子和赵川的是一块钰,是可以分成两块玉佩的钰。
“谢老夫人。”
“娘,您这可是偏心,方年我与您要这块钰,你推三阻四的不给,今儿可大方。”
“就冲着英子送我的衣服,我就舍得。你呢?天天气我。”
“娘啊,我都这把岁数了,求您在小辈面前给我留点面子吧!”
贺老夫人懒得理自家儿子,一直在问赵川和英子十家子村的事情,上次老头子回来说了不少,说的她心向往之。
“老夫人,六月之后便是花期,您老要是有空可以去我家那边散散心。”
“就等着你这句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