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我在古代挣钱的日子 > 第21章 葡萄酒(二)

第21章 葡萄酒(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天近正午,任掌柜让小伙计端了酒菜进屋,贺重年请林老爷子和英子入了座。

    “关于建酒坊和后期售卖葡萄酒你有什么想法?”

    贺重年不端架子,一边吃一边问英子。

    “酒坊可以选在盛产葡萄的地方,这样方能够避免运输造成的损耗,如果您着急酿酒,我建议您选择现成的厂房,估计还能赶上今年最后一批葡萄成熟。”

    “这个简单,我贺家在南面有些产业,待我去考察一番再定。”

    “除了之前给您的方子,葡萄酒需要注意的关键在于酿制的过程,这第一步就是挑选及清洗葡萄,切记一定要完好无损的,用盐清洗后再过清水,晾干水分后再进行第二步,糖的份量就得你们自己研究了,我家里没有葡萄让我实验,无法给出准确的数值。至于后期售卖,我建议您用白瓷,这样最能突显酒的颜色,具体的款式需您自己斟酌。”

    时下酒坛大多是褐色的,看着很廉价。

    贺重年听的认真,任掌柜也在旁边拿着纸笔龙飞凤舞的记录着。

    “至于葡萄酒的优势我之前也说过,老人和妇人都能喝。采取限量供应的销售方式,这样方能体现出其珍贵之处。其他的我目前也想不出了,商场上的事相信贺叔叔比我懂的多。”

    贺重年笑着点点头。

    饭后,英子和爷爷坐着鸿运酒楼的马车回了家。酒楼里,贺重年和任掌柜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老任,以后在镇上多照应一下林家,英子这小姑娘不简单,可惜是个女儿身,不过我听你说林家的小子也很聪明,林家靠着小辈可能会转换门庭啊。”

    贺重年太喜欢英子这小姑娘了,又是合作伙伴,也希望他们家过得和顺平安。

    “是,老爷。”任掌柜也是同样的想法。

    “酒坊建好了之后,你去管理一段时间,把人带出来再回来,这边和林家的关系还得靠你来维系。不过我听说青水县的县丞要往上走了,你儿子也挪挪地方吧,县丞的位置怎么样?”

    对于任掌柜的人品,贺重年是看在心里的,在处理林家的事情上很是公道果决。

    “谢谢老爷,明天让我儿亲自给老爷谢恩。”任掌柜没想到仅仅是因为林家,自家儿子就会有这么大的机遇。

    “使不得,你不是我贺家的奴仆,我也不是官身,咱们之间不必如此。还有此事先不要声张,等事情办妥你们再庆祝。”

    任掌柜点头称是,他并不担心,贺老爷既说了,就一定能办成。

    贺家可不是普通官宦人家,贺家老爷子贺正乃是当朝右相致仕,同时也是帝师,因为个人志向当朝请辞三次,皇帝才应允他。

    贺老爷子一生可谓精彩传奇,幼年与寡母受尽欺负,幸亏遇一良师,帮助他走出人生低谷,带着他一步步前行。

    金榜题名时,他娶了老师的闺女,二人几十年来相濡以沫,一直是坊间的美谈。

    贺老爷子喜教书育人,学生遍布各地。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贺重年这个小儿子了,贺家以诗书传家,小儿子从小就对诗书兴趣不大,反而对挣钱很是热衷。

    贺重年十几岁出来做生意,不想靠着贺家,一路走来也是磕磕绊绊,生意没少做,店铺也不少,可总是感觉差了点什么。

    这边英子和爷爷进了家门后,把李氏叫进了屋里。

    “娘,这是卖葡萄酒方子的一千两银票,您收好。”

    李氏没见过银票,她不识字,听到闺女说的数额她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多少?葡萄酒那么贵?”

    “娘,咱卖的是方子,葡萄酒肯定不会这么贵的。”

    其实英子之前心里也是没底的,她会的东西在现代来说好多人都会,用在这里总感觉自己在投机取巧,直到银票拿在手里,她才有真实的感觉。

    李氏颤抖着手接过银票,都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了。这真是自己闺女吗?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干了?之前的二百两,现在的一千两,她活了这么大岁数也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家里的生活因为英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闺女能干了,会做好吃的,会酿酒,与人说话也能侃侃而谈,李氏不敢相信这都是因为闺女改变带来的。

    不,她该坚信的只有一个,英子就是她的闺女,只能是她的闺女。

    “娘。您怎么了?”英子一看娘亲的表情心下一糟,忙抱着娘亲的手臂撒娇。

    李氏抚摸着英子的鬓角,看着女儿和自己相似的眼睛,在心里发誓这一生一定保护好闺女。

    “娘去给你和你爷爷泡点蜂蜜水,跑了一天也累了。”说完李氏就去了厨房。

    “英子,这次为什么是卖方子,而不是分成?”

    林老爷子一直没想明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葡萄酒肯定是利大的,分成得到的更多。

    “爷爷,分成咱家得的是多,可您还记得任大叔来咱家说过贺家的事情吗?贺家是什么人家,他们不缺给咱分成的银子,可我就是要贺老爷记住咱家的情,以后或许能帮到咱家。”

    林老爷子没想到孙女已经想到了将来的事情,他愣了一下,赞许的点点头。

    即使家里多了一千两银子,日子也得照常过。林大桥从李氏那里得知了事情的经过,顿觉压力山大,自己挣钱的速度跟闺女简直没法比。

    幸亏听了闺女的建议,改变了推销方式,每天挣得银子在不断增加,接单的主顾也有很多家境不错的,甚至还能收到打赏。

    英子趁着最后一批山葡萄成熟又去了一趟山里,依然是赵川跟着。

    对于拉手这件事,英子本着一个十一岁小姑娘的想法并不纠结,再看看赵川心无旁骛的表情,估计也是把自己当成小妹妹照顾呢。

    两人把剩下的葡萄都采摘了,又采了些蘑菇就往山下走。先去了山下的赵家,赵家人都喜欢这个会做菜的小姑娘,蒋氏拦着不让英子回家,一定要吃过午饭才行。

    英子没犹豫,李氏知道赵川跟着她非常放心,不回家倒也关系不大,所以她一撸袖子就去了厨房。

    赵家从不缺食材,红烧肉,辣椒炒肉,拍黄瓜,炒土豆丝,烙了薄薄的春饼,这三个人吃的一个赛一个快。

    “英子以后要多来赵伯伯家吃饭哈,这做饭的手艺真是绝了。”

    “你脸皮是真厚,好意思天天让英子给你做饭吃?”蒋氏白了赵猎户一眼。

    “嘿嘿,脸皮不厚,我也吃不上英子做的菜啊。”蒋氏被噎的够呛,又白了赵猎户几眼。

    “对了,英子,上次给你伯娘拿的山楂糕还有没有,你伯娘很爱吃,这几天总念叨呢!”

    蒋氏被赵猎户的话说的挺不好意思,整个脸都红了。

    “我就念叨念叨,说明英子做的吃食好,你别瞎说话!”

    噗嗤,英子笑看着赵猎户夫妻俩说话,感觉他们真的挺恩爱。

    “山楂糕没有了,还有山楂啊,我回去就做,做完给您送过来。”英子笑眯眯地道。

    “不用,太麻烦了,伯娘多大岁数了,可不是馋嘴的小娃子。”

    “没事的,伯娘,我家里也没有了,正好这次多做点。”

    回林家依旧是赵川送回去的,一篓子野葡萄好几十斤,英子背不动。

    赵川到了林家也没走,看到墙角处堆放的木柴,拿起斧头就劈了起来。郑爷爷几次想上前接过,川子都不给。

    “郑爷爷,您就别管他了,他力气多着呢!”英子和郑婆婆一边洗山楂一边调侃道。

    “这孩子,没个正形。”李氏虚点了点英子的头,英子吐了吐舌头,没再说话。

    山楂糕好做,就是去核费时间,没有趁手的工具,英子就拿着刀片弄,后来劈完柴的川子也加入了她们,好歹在晚饭前做好了。

    林家的男人们都回来了,赵川陪着吃了饭,饭后把新鲜出炉的山楂糕拿回了家。

    蒋氏馋的不行,刚到手就吃了十来块。

    “你少吃点,又没人和你抢。”赵家都是大老爷们,连川子都不喜欢这些。

    “我知道,这不是才拿来嘛,我就吃几块解解馋。”跟前没人,蒋氏倒也能放下脸面。

    睡觉前果真就出了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