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7章 地狱与人间
转眼间又过了两天,进入九月。
生活开始忙碌起来,家属院的孩子们也开学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怀孕有了反应,林亦依这两天起床就容易犯恶心。
好在只是这一会儿,三餐如常。
她不爱吃绿叶菜,现在每顿饭也会试着吃,米饭红烧肉加食堂各种新鲜野菜,配上辣酱拌在一起吃。
水果就是黄瓜条,西红柿,桃子。
其实她不爱吃西红柿,可没有太多选择,她需要补充各种维生素。
为了补钙她也起得很早,趁早上不热在院子里走圈,或者去厂里各处逛一逛,晒太阳喝奶粉。
坚持喝参须汤,听广播当胎教。
不过,林亦依觉得肯定什么都听不见,才花生般大小的小种子就走个流程。
尽最大程度照顾好自己和肚子里的小家伙。
省城。
赵盛这段时间一直都很清闲,当然这只是表面。
除了当个认真优异的学习人员,还要当一个与人为善的好青年。
他这次来省城要做的事都已经初见成效。
不仅仅只是避开玲珑镇,还要给家里的两个心肝准备吃喝穿用。
售货大姐见他是男同志,给他推荐了许多小孩必用品。
赵盛把用得上的物品都记了下来,买的时候却只挑了两样。
为了频繁出入钢铁厂不引人注意,去百货商店排队买一两件小孩子的稀缺物件就是最好的理由。
钢铁总厂守门大爷大老远瞧见这个男同志就笑着打招呼。
“小赵同志,你今儿又出门了啊?”
赵盛走到近前,笑着把手里提的东西晃了晃,“还不是为了这三轮童车,排了好几天才终于赶上,抢手的很。”
守门大爷直摇头,“哟,这可花老多钱了,你也太心急了。”
前几天才买了奶瓶,还是个奶娃子,这小车都给提前买上了。
不过想着他这个年纪才当爹,守门大爷也理解,再晚两年就是中年得子了。
赵盛只是抿唇笑,一副爱子心切的慈父做派。
回宿舍放好东西,赵盛就开始琢磨起事。
上个月林亦依跟他说的举报信事件,为了谨慎安全,他没立刻找人打听钱有为的情况,毕竟泽县是人家的地盘,风吹草动消息灵通。
他暂时放一手,选择到钱有为的上游查背景。
到了省城纺织总厂才开始做旁敲侧击,钱有为的父亲是有些背景的军人,不过已经退了下来。
此人贪财好色,颇有手段,最重要的一点,他居然跟钢铁总厂的运输队主任丁立平是同学。
两人私下也有信件往来,不过次数很少,但年年都有联系。
近朱则赤,近墨则黑。
钢铁总厂的人对运输队主任丁立平的评价都是极好。
待人处事大方和善,为人朴实公正,办事绝不会有什么裙带私人关系。
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工作态度,反正就没听见有说不好的。
坐在油水口的人,评风居然如此之好?
与他类似的人赵盛还认识一个,不过风评却没他的好。
泽县钢铁分厂的贺厂长就是个刚正不阿,油盐不进,一切按规矩办事的人。
为人太过正派,手段果决办实事,实打实地得罪了不少人。
风评自然是好坏参半。
由此可见,总厂运输队主任丁立平绝对不是表面看起来那样简单。
就是个八面玲珑的老狐狸。
不过人总得有点阴暗面才好,给别人机会,也给自己机会。
让人无处下手,毫无机会,那就只能连根拔起。
挡了他要走的路。
就需要挪一挪。
玲珑镇。
杨万春和贺期组了班子,他出力找人监工采挖,出资三分一,贺期负责出资三分二,采买粮食供饭。
在山里采挖好多天,苦了多日,初见成效,贺期按约定七天送一次口粮,见洗出的小金粒就放心下来。
对于杨万春几人提议再找一个做饭的人,也没有反对。
杨万春要监管现场,怕人藏私,就让二疤子下山找人,没一天功夫就找了个十五六岁的盲流小子。
身份合适,干他们这活就得暗中来。
做饭的盲流小子叫小米子,无父无母到处飘着长大。
听说管饭,二话不说就跟着进了山,踏实做了两天饭他才知道这几个人是干嘛的。
小米子找到杨万春就开始扯话,“杨哥,你们这人手也太少了,啥年月能捣腾出东西?要不这样,我把我兄弟叫来,只要管饭,咱就踏实跟你干。”
“你人不大,脑子还转的挺快,行吧,给你半天时间把人叫来,道上规矩你都懂。”杨万春想着他们的确人手不够就答应了。
“成,我把饭煮上就去,保管天黑了再带人来。”
小米子把饭做好,带了几个玉米窝头就直接下了山,到了距离玲珑镇几公里远的草窝据点,把事跟兄弟一说。
各个点头答应,恨不得当时就上山。
只要管饭啥事都敢干。
等到天黑小米子带着人走夜路去了废矿区。
等杨万春看到小米子带的七八个人,表情凝重,他以为就带一两个人,哪想到来了这么多。
但话他已经说出去了,这些人也瞧见了地,不能放走,干脆全部招收。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因为人手足办事也快了许多,除了口粮耗费得快,出金效率也高。
不过后来就发现问题,十来个人明显分两派,杨万春他们四人为一伙,剩下的九人为一伙。
明明出金高,但每日到手的量却少了,摆明就是有人藏私暗中扣下。
人多不好管理,他一训话那群小子就笑着打马虎眼。
该藏还是藏。
对于粮食加大,多了预期人数,贺期脸色很难看。
但看着杨万春拿给他的两颗小金疙瘩,到底是忍了回去。
杨万春早知道贺期会有意见,先就把获利分了一部分给他,然后拍着胸口做了一通保证。
事已至此,贺期只得掏钱收了一批粗粮往山上运。
出资比预想中的增加了三倍。
又如此这般过了些日子。
杨万春是彻底把这群人的底细摸了个清楚,心里后悔不迭。
本以为就是流窜犯,顶多干点偷鸡摸狗的大事,没想到这群人身上个个都有大事。
在杨万春的一顿酒肉加餐犒劳下,全交待了个清楚。
耍刀子拦路抢劫,个个都是好手。
想着这群人不服管教,年纪虽小却心狠手辣,杨万春自知这事是到了头了。
趁这些人喝醉连夜扒光收刮了全部金疙瘩,卷上被褥背了两袋玉米面就跑下了山。
等到第二天。
小米子这群人光着屁股睡醒,发现藏身上的金疙瘩都没了。
气得破口大骂,直接就把跟杨万春一伙的三个人给绑了。
一顿抽打逼问,原来这三个人也跟他们一样,是半道上找来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交情。
这可真是大虫嘴里倒唾液,翻了天了。
看着就剩半袋子的红薯干,想着这么多天起早贪黑干的活,东西还全被杨万春这个贼给洗劫一空,个个怒火难消。
只拿这三人出气。
深山老林,无人知晓,以大头为首的人商量了一下,直接把人吊在崖边树上抽,轮着出气。
想必是绳子没捆紧,出了意外。
有人喊道:“他要掉下去了。”
不过谁也没管,跟着大头就回去继续采挖,在粮食用光之前,好歹回点本。
到了夜里,小米子偷摸回去把树上的两人放了。
至于白天的那个人就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