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家来人
等两人离开之后,杨三:“我靠,这,这两人什么时候搞到一起了?还真的是没有看出来呀?”。
自己好不容易找了个解决之地,谁曾想,这两人别的地方不找,偏偏来自己方便的地方。
“滋滋滋,哎哟哎哟,肚子痛”。
难道是表姑他们看自己不顺眼,特地在饭菜里下了泻药?
因为刚看了一场好戏,脑中不自觉的就阴谋论了。
他却是忘了,大家都是在一个桌子上吃饭的。
不过,杨三觉得,现在还是先把人生大事给解决了。
等解决完这些之后,想到叶家的那姑奶奶,到底要不要去说一声呢?
一想到她那恐怖的力气,杨三觉得,宋贺他们应该搞不赢的吧?
但是,这次他们可是准备用药啊,要是叶家那恶女一着不慎,着道了怎么办?
“咦?我为什么要去担心她呀?她出事了,不是正好吗?不就正好为村里除了一害吗?”。
只是,想到上次的事情,那恶女竟然没额外找自己麻烦。
“啐,算了,就当小爷我还你一个人情”。
想通了这些之后,杨三就开始往叶家那边跑。
只是,半路上,他却看到了自己那远房表姑。
她旁边跟着的那个中年男子是谁呀?
这次准备往叶家那边去?
杨三不动声色地跟在了后边,表姑去找叶家恶女干嘛?
想到上次表姑说那恶女把她扔了出来,难道是为了报复?
越想越好奇的杨三,赶忙追了上去。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叶家这会儿围了一圈人。
都是些找叶家帮忙的,他们家里养的猪也出了问题。
想到叶家那恶女上次可是把猪给治好了,他们虽然不喜叶家那丫头,但这会儿,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
只是,叶思瑜正捣鼓疫苗的问题,经过上次的事情,她觉得,有些东西该提上日程了。
她想要改善家里的情况,还是决定从自己本来的专业入手。
首先决定从疫苗问题入手,毕竟,小猪仔出问题的情况更多。
还有一点儿,叶思瑜了解到,这里的人更喜食羊肉,只是,羊肉比豚肉贵。
而且,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能食豚肉都算得上奢侈了。
至于羊肉,那还是算了吧。
而更加珍贵的牛肉,除了那些贵人家里,像他们这些普通的百姓,要是敢随便杀牛的话,那官府的大牢就有位置等你呢。
对于叶思瑜家而言,虽然是屠户,其实吃肉的机会并不多。
不过,那些不值钱的下水倒是比别人吃得多些。
叶思瑜本以为他们不会处理,后来才发现,其实,是她小瞧了古人的智慧。
自家二嫂别的不说,手艺还真的不错。
家里的伙食一般都是两个嫂子轮着来的。
只是,她也发现了,因为没有劁(qiao一声)猪,猪肉有一股腥味。
也难怪这里的贵人不喜食豚肉,也就是猪肉。
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让叶思瑜觉得欣慰一点的是,她并不需要假装文盲。
原主其实就是识字的,这还是她求了自己的大嫂。
不管怎么说,大嫂的爹是秀才。
因为这个,原主对于大嫂的某些行为也就不在意了。
因为这,母亲还特地买了《三字经》《千字文》,就是为了让自己认字。
当初,大嫂为此还发了好大的脾气。
不过,后面是因为自己的儿子们也可以用,才没有说什么的。
别看在生活上那些事情,叶大嫂并不上心,但只要是关于读书的事情,她就一丁点的机会都不会放过。
叶思瑜觉得,自己可以把会的东西推到书上去。
更何况,自己还跟过村里的赤脚大夫。
至于中间到底学了多少,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叶母是当真没有想到,村里找上门来的还不少。
虽说因为李婆子的事情,家里养猪的人家并不多,但整个村子的人加起来并不少。
但是,看着这些人的样子,一副非要自家闺女给他们家的猪治病。
知道自家闺女本事的叶母,觉得当初不过是误打误撞罢了。
自家不会说什么,这些外人,要是真的有了一个好歹,到时候,不就是把一切都怪到了自家闺女头上吗?
一想到这里,“各位乡亲们,不是我这个老婆子心狠,实在是,我闺女当初也不过是误打误撞的治好了”。
可这话,对于那些村民而言,就是记恨他们说闲话。
纷纷表示,“哎呀,叶家嫂子啊,你可千万要救命啊,我们一家人就指着这头猪过年了呀”。
“就是啊,要是真的出了问题了的话,我们可怎么活呀?”。
对于农人而言,一头猪的价值,真的不亚于一年到头的劳动收入。
但就算是这样,其实养猪的并不多。
毕竟,要是生病或者出事了,那一切的辛苦全都白费了。
而且,越大的时候吃的也就越多。
一般人家的话,哪能养得起呀?
叶母就是知道大家有多宝贝家里的猪,才不敢轻易的答应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杨媒婆带着李老爷的管事到了。
看着这一切,杨媒婆虽然有点诧异,不过,想到正事,还是直接带着李管事来到了叶母面前。
看着不同于他们身上粗布衣裳,还打着补丁样子的李管事,纷纷让出了一条道来。
杨媒婆扬起一张笑脸,“哎呀,叶家姐姐啊,我给你报喜来了,你看,李老爷家可是很有诚意的呀,今天还特地让李管事一起过来了”。
这件事情当初并没有大肆的传扬开来,听到这话,在场的人都是一头雾水。
看着那李管事打开一个盒子,眼尖的他们很快就发现那是一锭锭白花花的银子呀。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等听完杨媒婆所说的之后,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叶家要发了啊。
一个个的眼神都忍不住的火热了起来。
叶家那恶女是个什么样子他们都知道,这样竟然也有人来求娶?
是不是他们家的闺女也可以呀?有些人忍不住在心中这样想。
叶母看着再次带人上门的杨媒婆,早已经没有了好脸色。
“杨媒婆,我不是早就已经说过了,我闺女不会嫁到李家去”。
一直是个工具人的李管事开口了,语气不轻不重,“这件事,不如问问府上的二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