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
都说是人到中年不如狗,上有老下有小,好几张嘴压在身上。
不信你看看那些招聘公告上面的年龄限制——三十五周岁以上的不要。是三十五的人不好糊弄了还是三十五的人掌握不了你要求的技能了?
再回头看看职场那些点头哈腰的中年人,上司出口成脏、指头骂脸的还不是吃准了你根本不敢放弃这份工作。
随随便便的换个零零后试试,少爷不炒你这个脑满肠肥的老板就不错了,还指望少爷低三下四的伺候你?
说到了这里不由得想起了某市钢厂,曾经打算上马一个新项目,大张旗鼓的招来二百多人应届生,待遇什么的都谈妥了。
人来了,项目受大环境影响上不了了。领导班子一拍屁股,人不能闲着啊,都去料场巡逻吧!
经手的一看儿,领导发话了,那就扔下去吧!数九寒天的连一件棉工作服都没发就把人扔出去了。
两年后,项目流程走完了,马上要上马了。领导都换一届了,新领导去找计划好的人了,还剩十多个人了,没跑是因为家就是本地的。托人拉关系的早就都安排好了岗位了。
新领导也没说什么,没人就继续招呗!咱是国企,还怕招不到人吗?
人力的再去那几个学校招人,签就业协议的就那么三瓜俩枣了。照这样怕是完不成任务啊,又和学校领导沟通。
学校领导又找个院系领导询问详细情况,有个领导自家子侄也在系里读书,打个电话问了问,知道了原委。
学长学姐的遭遇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没人没钱的去国企图什么?一个月到手三千多的工资?按时缴纳的五险一金?带薪的年休假?
车子房子靠那些能解决吗?老婆孩子靠那些就都有吗?有的学长去相亲,女的一听是钢厂的直接扭头就走了,话都懒得讲。
学校领导最后也知道了,隐晦的和人力的说了一下,又不敢得罪人家。毕竟就业率这玩意儿还指望人家呢。好歹是国企啊,每年都带来百十个名额啊!
人力的只能笑脸相迎啊,原先拍屁股的领导早就到集团当领导去了,自己敢多说一句有的是人乐意踩自己一脚。
无奈的和学校又一顿协商,私下又去招聘了一次,忽悠了几个立场不坚定的签了就业协议。
后来的事就只有后来知道了,领导们的智慧不是几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能够看明白的。
话题扯得有些远了,就不继续了。
只图温饱安稳度日的国企是不错的选择,旱涝保收,保证你不会饿死的。
流水的职工,打铁的国企。
人呢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看得清现实比什么都强。天上不会掉馅饼,除非是高空抛物。现在的时代虽然不是勤劳致富的年代了,埋头苦干也不一定不成功。
但不得不说年龄这个问题在用工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歧视。
男人到了三十三,这个问题就要现实面对了。除了那部分精英,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这个时候基本上都是房贷车贷老婆孩子,有的呢父母双方都能帮助点,有的呢父母不帮也不增加负担······
许多人到了这个时候,酒局能推就推,人情能省就省。天天在外面装孙子,回家在车库抽根烟,上楼继续装孙子。
“你看看你?一个月挣那么点钱,回家就大爷一样的往那一躺·······”
“这个家里里外外全靠我一个人,你这动不动的就好几天不着家。”
“都是男人,你看看我闺蜜他老公······”
“今天发工资了吧!钱呢?每次都要我催!······”
“这个月怎么少这么多啊?那你零花钱再扣一半吧!”
不一而足,家里的姑奶奶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许的磨叽,不少人都怀疑当初那个自己拉拉小手都一脸娇羞的漂亮妞哪儿去了?
也有些可遇不可求的,疼你懂你的。
“给我买花浪费钱做什么?那玩意儿又不能吃不能喝的。”一脸埋怨的却掩盖不住嘴角的笑意。
“你又喝酒啊?”一声河东狮吼吓得躲在厨房的男人心惊肉跳,女人一把抓过酒瓶子倒进了下水道。
你委屈巴巴的小声辩解:“这酒便宜·······”
“我不知道这酒便宜啊?你又不贪杯,咋就那么抠抠搜搜的,明天我去给你买瓶好点的。那便宜的都是酒精勾兑的,别喝了!”
也有那些当你是提款机的,买包买口红的都不算过分的,扶弟魔就问你怕不怕?
还有驰名双标的那种,你给你爸妈花一分钱可以和你吵得天昏地暗的,等你知道她对待自己爸妈的时候又理直气壮地说,那是我爸妈!
老祖宗早就看明白这些了,不然也不会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有道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你仔细看看,家里吵得昏天暗地的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绝大多数的争吵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
又有多少人,踏入社会才发现事情不会按照自己的预想进行。多少人早就忘记了刚刚踏出校门的意气风发。
就如老师说过的话,社会不是你爹妈,没有人会惯着你的。
工作家庭养老教育,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是沉重的话题。
时不时的一丝疲惫涌上心头,坐在车里发呆几分钟,揉揉僵硬的脸庞,拿上顺路买好的菜,习惯的咧咧嘴角,装出一切都好的模样······
我们都在努力的活着,只因为身后还有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曾经多少次想要去放纵,奈何舍不得让那些人为自己伤心。
人啊,毕竟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