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盖坊子
“阿秋,那果子全都送去给榆木他们吗?”杨二郎端着筐站在屋后问林子里的商秋。
商秋一听“阿秋”愣了半天才明白是喊她,昨晚他们圆房了杨继业对她的称呼也变了,说是叫商秋显得不像两口子生疏的很。
“除了我自己留下吊在横梁上的,其他的都送去给他们,摘回来的我都炒了,多的吃不完也放坏了。”
“明白了,”杨二郎转身抱着筐拿着东西去了坊子那边。
早上就开始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坊子那边抢上横梁和砌墙,原本要发粮食也耽搁了,村里不管男女老幼做完菜都去帮忙抬土胚送泥糊的,眼瞅着还有一间小的房子没盖好就下雨了,他抱着东西跑的飞快。
“榆木把这些东西赶紧送回去,这可是好东西不能被人知道了,你嫂子专门给你们找的。”
槐树接过东西一看都是干瘪壳了,“六哥这是啥?”
“说是什么草果可金贵了!我们进山找了大半天才摘了一袋,够你们明年一年用的了。”
“那我给送回俺家藏起来,”槐树一听这么珍贵二话不说抱着就送回去了。
每个人都穿着簑衣带着斗笠忙碌,手脚快的四个人一面墙,分几拨出来二十个人站屋顶,上横梁木攀屋顶糊泥巴棚。
下面的人破竹棍用绳子绑紧,做成攀子吊上去直接用,省了上面人很大来回绑棍的事。
经过齐心协力的抢盖,房子算是落好了房架子,蒙蒙小雨在傍晚变成了雨夹雪落下大雨来。
邢房匠脱了身上的簑衣,长长出了好大一口气。
“可算盖好了!剩下的就开始慢慢修砌屋里的东西了,明天你们几个还是跟我去六子家,把他那锅和屋里地面修了。”
“邢叔,先把房子里的锅和池子修了吧!俺家那个不急,实在不行我自己在家慢慢修也可以,”杨二郎拧了拧身上滴水的衣服在廊下说话。
“这事听你邢叔的,还是分三波人砌锅屋的东西,这边主要把肉坊子的砌起来,你那边最多一天也能结束,其它几间该挖坑挖坑该盖东西盖东西,”里正接过话严肃的说完。
“可是这边肉坊子等着用……”
“好了,这事就这么决定了,明天一早每家来个人祠堂集合领粮食,后天送完肉菜回来分钱,这都是大家伙这几个月的辛苦付出所得,晚上都过来吃喜饭,”里正大手一挥高声亢奋的说完。
“好!”人群里不少人跟着忍不住叫好,个个脸上都是止不住的笑脸。
“按我说就现在分了,明天还有事要做别耽误了干活,”杨族长抽了一口烟提议到。
“那就听大伯的,你们壮小伙都去拉粮食过来分,我去敲锣喊人过来领,”里正说完笑眯咪的出去了。
商秋坐在屋里正在专心的缝衣服,突然听到敲锣声,她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都黑成这样了还集合莫非是有什么事吗?
放下东西准备过去看看,走到门口又转了回去,去村里的路口间,杨家两个年轻妇人扶着杨母正往这边看呢!
她才不愿意受她们白眼呢!索性又坐下继续缝补衣服,真要是有事杨二郎肯定会回来通知她的。
果然没让她等多久,也就约么半个时辰左右吧!他扛着一包袋粮食回来了,“阿秋,村里分粮食了每家一袋呢!”杨二郎高兴的直拍米袋子。
“每家都有吗?”商秋赶紧起身过来看。
“村里大多都没分家呀?有的一家父子几个人干活,分一袋粮食能愿意了?”
“里正叔按每家人头当家男人分的,就像土堆跟他娘这样的,直接按土堆名字分一袋粮食,每家多少人干活出力,大爷爷他们都有记账本的,我三叔那边只能分两袋粮食老三就没有。”
杨二郎说完放下粮食默了半天到:“老三混着木林村人跑了,官衙还贴了他们的通告。”
“这……你爹知道吗?”
“应该知道了吧!那是他咎由自取的,他不跑我们一村都得死,大爷爷和里正叔也没克扣了他们的粮食,他带人砍树的事村里人都还不知道,要是捅开了三叔家一个都不安生的,”杨二郎神情冷漠的说完。
商秋伸手拍拍他表示安慰,“我锅里烧了热水你去洗洗热水澡,换干衣裳出来吃饭。”
“我今晚不在家吃了,坊子的房子抢盖出来是大喜事,今晚在那边吃喜饭,里正婶子让你也去,今天是全村老少都去吃……”
“我……”商秋本来开口拒绝的,看着杨二郎期待的看她点点头答应了。
“我洗洗换好衣服咱们就去,”杨二郎雀跃的拿着盆去了锅屋忙活。
商秋收好线筐,坐着等人出来去吃饭。
半个时辰后杨二郎穿的厚厚的出来了,两人穿上簑衣向着村尾走去,这边忙忙碌碌人声嘈杂喧闹不已,几岁的孩子穿梭来去跑的飞快。
“六子领着你媳妇来了!”里正娘子出来刚好看见他们热情的打着招呼。
“婶子,”商秋微笑的回了一声。
“我现在进去帮忙烧火。”
“嗨!要你烧什么火呀?早上就开始忙活饭菜了,去你朱婶子那边看看去,大雀他们都在那边做东西呢!六子领你媳妇过去,饭好了到时候叫你们。”
杨二郎伸头看了屋里,十几个妇人忙弄饭菜阿秋进去确实不习惯,“婶子我们过去看看了。”
“去吧!”里正娘子笑笑的看人走远了,回身继续忙碌指挥烧菜。
“六子媳妇来了?”何氏伸头看了一下。
“来了,村里几次喜饭她都没来过,今天最后一次喜饭杨大伯特意交代了六子,一定要把人领来沾沾喜气的。”
“六子那媳妇看着没那么冷清,我跟她朱婶子那天试菜过去帮忙一晚,感觉特别好相处好说话的。”
“刚来咱村可能不习惯吧!又被亲婆婆那样糟蹋名声,应该不敢在村里多说话了……”
“她何婶子,你没事的时候多去跟她说说话开导开导,俺当家的回去说了,六子媳妇对村里可是有大恩呢!”
“刚刚每人一包粮食,过几天还有分钱都是人家教的,你这饭还没吃饱就开始骂人家,这不是畜牲吗?不得善终的死货,”里正娘子恨声骂起来。
“嫂子我晓得了,没事的时候我就去寻她说话。”
“俺当家的回去总说我们老娘们见识短,这段时间天天去他何婶家做菜,给了这么多粮食,我晚上看他还敢不敢说我了,”其中一个切菜的妇人轻声笑骂到。
“那老十一不敢骂你了,你每天忙的脚不沾地的挣钱,他以后就得把你放嘴里含着,不然你让他去试试掂刀切肉?”何氏闻言跟着闹笑话。
“何嫂子又不正经了,”屋里人闻言都笑的羞红了脸,都是结婚很多年的妇人,开玩笑说的都比较隐晦。
“俺当家不也是!我回家不也是给他们爷几个当老妈子用!就这时不时的还骂说两句,”里正娘子也吐槽不已。
“以后槐树他们那肉坊子做起来了,我回去了他们再骂我试试!”一个蹲着摘菜的女人细声细气的说完。
“呸!她们说说也就罢了!你跟着卖什么惨?他黑子叔对你还不好?把你捧手心里害怕风吹了,含嘴里还怕牙齿碰到,你咳嗽一声,他黑叔即使在罗汉山连夜都得回来,”接话的是个做饭的女人为人特别的爽利,说话虽然快但是很热闹。
“就是!郑家嫂子说的一点不假,他黑叔还敢给你脸色看呀?那俺们百子村真是变五百子村了,”朱氏腊黄着脸也进来凑趣说笑话。
被说的妇人面色微红,眼里都是幸福的笑容,脸上还都是嗔怨的模样。
屋里十几个女人都哄堂大笑起来,说的说骂的骂手里的活可是没停过的。
灯笼挂满六间大屋,每座坊子里面摆了三桌饭,男人占了三间坊子,女人带孩子占了三间坊子。
今天的菜没有兔头,但是有兔丁和三鲜,这是几个人商量了半天才决定上的,总共也就十二三盘子的事,让村里人也尝尝自己卖的菜,其他的就是普通的菜,每一桌会上一大碗红烧肉。
肉是里正最后一趟买粮食带回来的半扇猪,他准备年底猎户们回来再开一次喜饭,如今不是挣到钱了吗?而且这次吃饭全村人还是不齐。
看到桌子上堆满了菜,不少孩子们嘴馋的都流口水,眼巴巴的看着肉不眨眼。
里正看所有人都坐好了起身板板身子,“今天是咱村前所未有的大喜事!”
一是:“每家都分了粮食,二是几个大坊子都做成了,明天开始就是下大雪不出门了,村里的老少爷们坐家都能把嚼口挣了,这是天大的好事情。”
“再说一件高兴的喜事情,考虑村里不少壮小子没个亲乱串的不是个事。”
我们找了三个媒婆来村里,打算给村里小伙子们说女娃亲,现在就看你们争气不争气了,今天房子有了,干事的坊子也有了,剩下的就是热热乎乎的日子了!”
“既然都是好事挤一起,我索性丑话也说前面来,谁要是不知天高地厚,出卖了咱们的活口,到时候可别怪我这个里正喂他去罗汉山,”里正带笑的脸也阴沉了下来,
“里正这不能够!谁要是敢出卖了百子村的坊子,我树疖子第一个不答应,”突然起身一个精壮的小伙子,一手拍在桌子上咚咚响。
“好!树疖子这话说的我爱听,明天开始到过年挣到钱了,正月叔给你第一个说媳妇进门。”
“谢里正叔……”
“里正叔还有我,我对咱村可是忠心……”
“我也是……谁不是呢?”一听说媳妇哗啦一下都坐不住了,都急哇哇的举手抢着表忠心。
咚咚……杨族长用力的磕了几下,“都安静下来,三个媒婆呢还怕没媳妇?吃饭!吃饱喝足明天干活挣钱正月才有女娃娃相看。”
随着一声开饭,顿时盘子碗筷声响起来,都是吞咽嚼菜声,没有一个人说话的。
“辣辣辣……!”孩子被辣哭了。
“喝口热汤解解辣,”槐树都提前通知了菜辣,有人起身给孩子舀了热汤。
这一顿饭算是吃出了百子村的希望和盼头,很多人后来时常追忆这顿喜饭。
晚饭过后村里妇人们帮着收洗,商秋捋起袖子准备帮忙,被里正娘子撵回了家。
路被白雪覆盖了,她跟杨二郎悠闲的手拉手往家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