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说报恩
“我大爷爷和里正决定全村拉土胚回来整修房子,每家有钱出钱有力的出力,你这不是修养腿吗!我就替你出钱了,这次修房子是好事,一家大小六间房子呢!都不咋要花钱的。”
冯雪生脸上也出现了喜色,“这是好事,谢谢你了杨大哥,你刚回来哪来的钱替我出的呀?”冯雪生埋怨的问到。
“府城不是有游街花神吗?我在那等了一天抢了簪花,带回来真是及时雨了!”杨二郎高兴的不行。
冯雪生眸光一闪,“杨大哥你出来被为难了吗?”
杨二郎脸上都是暗沉和郁色,“商秋给人梳了三天头赚的都不够给的,要不是她瘦小钻车底抢簪花,我哪还有命出来了!”
冯雪生眼里闪过一丝情绪,“杨大哥出来了就好!”
“我也不跟你说了,家里被搬的什么都没有了,我拿东西回去还的砌东西呢!”杨二郎拿下背筐进了里屋捡他的东西,左右看看缺了皮灯不在里面。
出来到处看了一下,皮灯在冯母睡觉的床里面,他走过去提了灯出来。
“这灯是俺家的,”冯母一把抱住灯不松手。
杨二郎不在意的和声说到,“婶子要是喜欢这样的皮灯,我回去进山打猎了做一个给你送来。”
“我就要这一个,要不是生儿救了……”
“娘,松手还给杨大哥,”冯雪生也好言相劝的说到。
“他要是知恩的就不要了……”冯母说什么都不松手。
“婶子不是我舍不得皮灯,这是我爹留给我的,你要是实在想要,要不我今晚跟商秋去抱草山碰碰兔子,回来现做一个给你送来?”杨二郎歉意的看着冯雪生。
冯雪生立刻臊的想去死,“娘,那灯是杨二叔留下的。”
冯母听见儿子的声音发冷松手了。
“明天可能就出门脱土胚了,我晚上去山里看看,不忌逮到什么我都能给你做一个出来,雪生我走了。”
“不用了杨大哥……”
“嗨!客气什么,”杨二郎头也不回的出门了,脸上也多了一丝愤怒,这样的人怪不得商秋眼睛毒看不上。
冯雪生面无表情的坐着不说话,看着门外出神。
“生儿,娘看你喜欢那皮灯……所……”冯母看儿子面色越发的阴沉了,害怕的躺下不说话了。
杨二郎走到杨族长家门前,“大爷爷,我下午进山带商秋去给我爹拔坟头草,你可要我给你带点什么回来?”
“不用带了,怎么这个时候拔坟头草呀?”杨族长出来问到。
“今天不拔往后也没时间了,我刚去雪生家拿我的猎具,冯婶子喜欢我的皮灯,这是我爹留给我的哪能给她呀!我想晚上碰碰运气逮到兔子做一个给她。”
“哼!不知足的妇人,”杨族长脸上闪过不悦。
“一个皮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回去了大爷爷,家里正在铲地呢!”
“你回去吧!要是没碰到兔子过来告诉我一声,我这里还有一块内瓤膜没用,你拿去给她做了,”杨族长跟在后面喊了一声。
“您那块留了好几年的了,今晚碰不到我慢慢碰也行呀!”
杨二郎背着东西回来,皮灯拿进屋里放好。
“都拿回来了?”
“都拿回来了,雪生想要我的皮灯,我准备给他重新做一个。”
“他有什么资格要你的皮灯呀?”商秋转头问到。
“大约么喜欢吧!算他识货,我这皮灯可是我爷爷分给我爹的家产,用最好的野山羊内囊风了十几年煮烧做出来的,水火不浸的。”
“我说呢!下雨淋不湿,灯笼倒了也不烧的,”商秋第一次用心里都震惊了,反正知道这是好灯所以特地回来给拿走了。
“对了,你给雪生买了多少肉包子?”
“一大兜五六十个呀!怎么了?”
杨老二语凝,“他一个都没给你拿吗?”
商秋笑也不回答他的话。
“我去了看冯大婶在床上哼唧呢!我问怎么了?要不要抓药?”
“冯大婶让我给买一兜子肉包子报答她……”
商秋……
“我们先前买了二十多个,我一个没吃都放他筐里了,后来我怕他脚不能走,把身上仅有的四十文钱都买了包子,我亲眼看见数了六十好几个,加一起怎么也有八九十了,这才几天就没了?敞开肚子吃吗?”
“他那是收留我吗?我给了九两多银子还不够呀?不是我去住一晚,他们娘俩晚上得继续饿肚子,怎么没完没了的呢?我找他去问问。”
杨二郎一把拉住商秋,“别问了,毕竟不是雪生说的,冯大婶又是个病人,还能跟病人计较吗?”
“以后遇见雪生问我出来花钱的事,你就说你帮忙梳头的钱都不够使,抢花神车扔的才够,我今天就是这么说的。”
“刚刚回来我去大爷爷家门口,正好多了一个借口说冯大婶想要皮灯,我进山碰碰运气逮兔子回来做,”杨二郎狡黠的笑起来。
商秋冷笑到:“他要是敢再跟我提什么报答的,我就敢敲断他的腿,吃喝不说了,拿了那么多钱还不知足呢!不是我,他一辈子都是瘸子,他娘还能哼唧吗?我就不应该给她抓药。”
“给了也不说了,”杨二郎怜悯的安抚商秋。
中午杨二郎忙碌的支了简易的灶台晾着。
出来看见商秋在挖院子。
“不是说修房子的时候挖吗?”他走过来接了锹。
“你现在挖太打眼了。”
“我自己挖是因为我怕他们挖不出我想要的,”商秋抬手擦头上的汗。
“这院子我们就不用土胚垫了,用石头垫吧!土胚一车两车都不够,花钱拉土胚垫院子又舍不得的。”
“我看仙人山路口有不少石头,我们捡块大扁的拉回来垫,然后水池都用大石头砌出来,里面这个用作吃喝,外面这个当使用水。”
杨二郎这才明白商秋挖的大坑套小坑的意思,经过她指导确实挺合理的。
“那成,等房子定下来怎么修的时候,我晚上带月亮也能给你整理出来,你手上口子都还没长好,别又磨一手的血泡子出来。”
不给挖,商秋就拿出树枝剥树皮出来用,她准备把剥好的树皮揉搓起来当绳子用。
杨二郎则是用软枝条编扫把用。
下午微弱的光亮憋没了,商秋点火热了包子吃,特意多热了两个放进背篓上山吃。
天没黑他们先上来仙人山转了半天,去杨二郎爹娘坟头上拜了拜,然后趁着有亮一路快步穿去抱草山。
抱草山的路走的就很慢,因为这里走路一不小心人掉进去就没了,商秋用木棒趟着路慢慢的走过去。
过抱草山花了三个时辰,来到藏钱的地方。
“这里怎么树木没人砍吗?”商秋伸头看林子又密又陡峭的。
“这是木林山,里面全都是树也不长草,没什么野物进去,就是有野物你也打不到。”
“为什么?”
“你看那些树密的你能跑吗?小的你撵不上挡住了,遇见大的就交代进去了,那动物左右蹿跑的一下就能给你拱了,你还跑不掉,雪生他爹憨大胆引野猪到这来就被拖走了。”
“说起这个我还奇怪呢!百子山村叫猎户村,我怎么看打猎的都是年龄大的?年轻的怎么都不打猎了?”
杨二郎挖出包袱米放进背篓里,起身抖抖衣服上的泥巴。
“年轻的不打都是有爹兜着呢!你不知道凡是打猎的猎户几乎都绝后了。”
商秋又打开了世界的新大门,“因为杀生太多了吗?”
“有一部分原因吧!主要还是猎户冬天进山打猎要趴雪窝子里,有时候一趴就是好几天,长年累月的被冻就落下了病根,去看大夫才知道不印后代了。”
“所以老猎户有儿子的,一般只带春夏秋学经验,等儿子成亲有了后,才带进冬的捕猎,大多数家里都过不下去了,也不管后不后的会打猎就进冬山了,衙门来收税又不管这些。”
“原本村里有二三百户人家呢!经过几十年就剩百十户了,慢慢的有很多人就不打猎了,有田的种田没有的就出去打短工。”
商秋有些讶异,伤亡有点大!这么说她就找到了杨大郎杨三郎不打猎的原因了。
“你也没成亲你怎么打猎了?”
“我爹那时候要钱吃药,我不进山没钱买药,后来我在棒槌山捡到了棒梗,山里人家没人舍得扔孩子,还是个男孩的,我捡回去自己也算有后了,不过我打猎都穿我爹的老皮子,有一块特别保暖的就垫在肚子上。”
“说到棒梗,你不去找他吗?”
杨二郎摇摇头,“就是我通知那家人来接他回去的,我们父子一场我也做不来绝事,索性让他回去也算全了情份。”
商秋目光闪了闪,“你以后会有自己的孩子,他会听话善良有担当,会做个有可为、有不可为的好孩子。”
杨二郎侧头看握进他粗糙大手里的小手,无声的点了点头。
“我们去草堂那边看看,我在那里挖了好些兔子洞,也不知道能不能捡到兔子。”
“也有可能会有,这几天下雨冲刷了气味,雨大兔子喜欢钻洞我们去看看。”
杨二郎提着皮灯照着脚下,两个人一路小心的往草堂子里走去。
商秋一刻不敢放松的用木棒划拉路,按照记号掀开了洞,野鸡到是捡了两只,兔子有一个洞里打通了小洞。
“亏了!”商秋冤枉的要死。
杨二郎闻言笑,“没事没跑掉,”他跳下去离洞不远用铲子挖了半天。
皮灯照进跟前,一团灰的毛绒露了出来,他一把抓住兔耳朵给薅了出来,“你只听说过狡兔三窟以为跑了,实不知兔子挖洞多,一般只住最小的洞。”
用绳子绑住兔子扔进背筐里,爬上来盖好继续往回走,仙人山这边要好了不少,捡了两只死兔子一只半死不活的野鸡。
“这洞里我捡了一只野羊,”商秋看洞很熟悉说到。
“这洞?”杨二郎很惊讶!
“嗯,就是去府城的那天夜里,雨下的很大捡的。”
“那估计是棒槌山跑来的,那边还有果子狸呢!”
东西捡完洞原样盖好提着灯下山了。
到家把钱藏好,杨二郎拎着活兔子出去处理好进来,捡了一只最小的死兔子,还有一只快死的野鸡。
“我去大爷爷家送给他,以后我们还有好多事要麻烦他老人家,大爷爷平时又很照顾我。”
“一只不够吧?这一只也给他,”商秋想了一下他家人口也不少。
杨二郎换了一只大的,“那个小的我明天白天送皮灯给雪生家带给他,这只活得留着给你吃,”明晃晃的笑容说不出狡黠。
“那就再给一只野鸡,那边人挺多的不够吃,这野鸡卖了也不值钱。”
“也行吧!我送去就回来了,”杨二郎趁夜跑的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