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都市重生:从卖煤气罐开始 > 第363章 红色熊猫战机开始下饺子(感谢大家的月票,继续求月票)

第363章 红色熊猫战机开始下饺子(感谢大家的月票,继续求月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脉动生产线真是好东西啊,飞机生产像是下饺子一样。”

    岳德勇作为军区代表,年后特意来东方红秘密制造厂一探究竟。

    说起来,这处岩洞原本是榕城打通用来建出城高速,现在成为了东方红重工的秘密生产线。

    在这处岩洞内,大批的毛子工程师正和东方红重工的工程师,忙碌着。

    这里正在生产国产熊猫战机,名字也非常有种花家特色。

    红色熊猫战机,对外称号r-14熊猫战机。

    作为改良版,r-14熊猫战机直接对标鹰酱的f-14d雄猫战机。

    更新了发动机和简化了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

    动力装置是让毛子帮忙仿造的普惠公司tf-30p-412涡扇发动机~。

    全部配备了外星人打造的超级计算机,为此,陈飞进令人动用了隐藏在地下深处的那台光刻机,并且亲自为新款计算机编-写了计算机软件。

    从目前实测效果来说,已经完全超越了f-1-4a雄猫战机。

    f-14d上该有的自卫干扰机、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红外搜索和跟踪传感器和电-光侦察装置都有了。

    军方对于红色熊猫战机非常满意,毕竟这种速度快、腿长、机动性强的战机,满足了军方的所有需求。

    当第一批量产飞机走出生产线后,全国各大军区的大佬都跑来看首飞。

    那场面不可谓不热闹,像是过节一样。

    再一问价格,外贸价格8万美刀,内部价格打对折。

    可以可以,非常划算。

    各军区立马下单,纷纷表示自己要买几架回去镇场子。

    岳德勇知道是知道这些,可是看到组装车间的热闹模样,他还是忍不住犯嘀咕。

    “这未免也太多了吧,一次性生产这么多架战机没问题吗?”

    震撼值+999

    站在二楼的走廊上,岳德勇看着眼前的两排战机组装生产线,用一眼望不到头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各式各样的组装设备和零件车布满生产线两侧,但是丝毫不显得杂乱,反而呈现出了井然有序的景象:

    干净的车间、明亮的灯光,舒适的配色,一切都井井有条,如此整洁且高效的战斗机生产线,令岳德勇怀疑自己不是在国内,而是在米国洛马沃斯堡工厂。

    这套先进的生产管理,是陈飞进照搬后世米国洛马沃斯堡工厂生产f-35战机的。

    根据后世的记载,洛马沃斯堡工厂能实现平均2天生产1架f-35,几乎相当于战时产能。

    眼下东方红重工,也能确保平均2天一架r-14红色熊猫战机下线速度。

    当然,这不是真的代表2天有一家战机生产完毕,而是东方红重工决定今年生产180架r-14红色熊猫战机。

    在得知这个产量后,岳德勇脱口而出:

    “你们陈总是疯了吗?一次性生产这么多!”

    萧老作为生产负责人,无奈叹口气:

    “我们也觉得这个数量太夸张了,可是陈总说年底就能卖出去,让我们放心大胆的造。”

    “你们陈总年底看来是要搞事情啊。”

    岳德勇想了想,觉得自己说什么都不合适。

    国内肯定是吃不下这么多r-14红色熊猫战机,最多吃下60架。

    毕竟还有预留一些份额,给另一款国产战机准备。

    “哎,照你们陈总这种花钱手段,给他一座金山都消停不了。”

    的确如岳德勇所说,生产180架战机,真不是一家企业能吃得下的,但不包括东方红集团。

    “苏马罗科夫署长,你放心,发动机的尾款我会在年底打给你,你一定要确保你们发动机能及时交付,质量不能有问题。”

    “导弹就不用了,我知道你们的好,可我又不是要打战,买那么多做什么?”

    “真的不用,不用。”

    陈飞进费了好大得劲,才和苏马罗科夫结束通话。

    作为世界上,在航空领域唯一有能够和米国比肩的国家,大毛家的发动机还是很不错的。

    在拿到陈飞进提供的发动机图纸后,苏马罗科夫联合国内的科研机构,开始打造这款改良款发动机。

    当和陈飞进签署了360台改良型f110-ge-4涡扇发动机后,苏马罗科夫和整个毛子的航空业像是打了鸡血一样,陷入的亢奋之中。

    他们现在唯一苦恼的是,自家的产能好像有些跟不上啊。

    毛子高层知道后,觉得这太丢人了

    虽然当年的苏盟没了,但作为长子,我们怎么能在最骄傲的领域说不行。

    于是,这个生产任务成为了政治任务。

    好在,东方红集团第一笔订金给了,在重金的刺激下,毛子吹了一瓶伏特加后,开足马力开始干。

    与之相对应的,是东方红重工的另一边。

    港口,船坞。

    “陈总,您给我们的设计图纸非常完整,但是我们恐怕要辜负您的期待。”

    巴比奇瓦列里作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航母设计师,十分为难地说道。

    “目前贵国的工业体系,无法在短时间完成,即使是你要求的最低标准,恐怕无法达到。”

    巴比奇瓦列里说的很委婉,但在场的国内工程师还是备受打击。

    这两年,由于有巴比奇瓦列里的帮助,大家对于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有了系统的了解,并进行了大量的内部改造和完工。

    即便如此,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完成度也只有38。

    一方面是前期摸索学习和了解,花了不少时间。

    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被老美发现,很多事情都是偷偷进行,不敢明目张胆。

    可今天,陈总亲自过来要求他们,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要全面进行赶工,确保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能达到50以上的完成度。

    值得一提的是,陈总的要求非常古怪,只要求从外形上看,航母像是完工一样,要能跑起来。

    至于战机起落架能不能用无所谓,但是弹射装置一定要有。

    顺带一提,关于使用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内部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有人希望一步到位,毕竟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设计之初就是核动力,如果采用常规动力,是极大的浪费。

    另一批人认为,核动力技术过于先进,目前掌握的技术非常不成熟,风险太高。

    双方都拿出了十足的理由,最后是陈飞进出来拍板:

    “先用常规动力,等我们技术成熟后,再上核动力。”

    “别问我为什么,你们能在半年内搞到核动力并且装上吗?”

    作为话题终结者,陈飞进的话一针见血。

    是啊,去哪弄核动力。

    接着,陈飞进说:

    “巴比奇先生,我知道你的困惑,关于材料的事情,我会想办法解决,你只需要确保一切能够按照图纸的设计需求,确保航母能够运行即可。”

    巴比奇瓦列里为难点了点头:

    “如果不需要我考虑甲板和装甲部分,我想问题应该不大。”

    巴比奇瓦列里嘴上说无所谓,心里还是有些芥蒂。

    他太担心陈飞进也是一个好大喜功的领导,特别是这个领导非常年轻。

    “哎,我只能尽力,之后的事情不是我能管的。”

    巴比奇瓦列里心事重重的前往船台,忽然,远方一艘货轮缓缓驶入港口。

    “怎么会有货轮进来?”

    “还是从乌氪兰来的?”

    巴比奇瓦列里没多想,刚准备前往船台,有人叫住了他:

    “巴比奇先生,陈总让你去看看货物。”

    “货物?什么货物。”

    巴比奇瓦列里稀里糊涂来到了货轮上,当仓库打开,看到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复合材料时,巴比奇瓦列里愣住了。

    “这些是……”

    震撼值+999

    忽然之间,巴比奇瓦列里全明白了。

    “难怪陈总让我不要担心,原来他早就准备好了。”

    巴比奇瓦列里露出会心的笑容,同时他愈发觉得,这位陈总似乎无所不能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