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都市重生:从卖煤气罐开始 > 第306章 人才战略培养计划(改书名了,求安慰)

第306章 人才战略培养计划(改书名了,求安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个星期后,有一份文件出现在教育部的桌面上。

    “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议题。”教育部一把手庞良圭说道。

    “东方红集团联合毛子,准备在我国开展国际教育合作。”

    “毛子方面表示,认可我们的高考成绩,达到一定的分数线,便可报考他们的大学。”

    “这是好事啊。”有人称赞道,“以前毛子还不怎么欢迎我们,想要公派人过去学习,千难万难,现在直接跟我们高考挂钩,省了不少的事情。”

    “是啊,虽然老大哥不在了,但是他们的技术没有落伍,理论知识依然强大。”

    “的确,毛子的数理化还是走在世界前沿。”

    见大家都看很乐观,庞良圭直接泼了一盆凉水:

    “你们别高兴的太早,有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留学是公派留学还是自费留学?”

    “啧……”

    在外人眼里,这根本不算什么问题,不就是掏钱嘛,谁有钱谁去。

    对于教委的人而言,这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国内目前的确有公派留学和自费留学,但主要都是集中在米国为首的发达国家。

    名额非常稀缺。

    经费有限是主要原因,导致公派留学的名额少之又少。

    而且,去米国的都好说,让成绩最优秀的一批,给他们公费留学的名额。

    但毛子这次的要求不一样,专业主要集中在理工科,选择余地不多。

    毛子认国内高考成绩,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只要大家往死里考,很容易就能出国。

    坏处是,人数会有些多。

    别小看了国内的学霸。

    有人想了想,说:“我看还是不要提供公派留学名额了,想留学的让他们自己掏腰包。”

    有人却有不同意见:“难得毛子大方一回,不抓住这个机会,太可惜了。”

    “但我们没有那么多款项来支撑,这可是每年都要外派学生,人数少了肯定没用。”

    “再说了,现在国内中高端工业还很薄弱,需要大量的人才。”

    “人才的确很缺,可外汇我们同样很缺,用一点少一点。”

    “你说是钱重要还是人才重要!”

    眼见众人要吵起来了,庞良圭及时站出来制止:

    “好了,别吵了,听我把话说完。”

    等众人都安静下来后,庞良圭继续说:

    “我刚刚不是说了,这项提议是东方红集团和毛子一起提出来的々〃。”

    “东方红集团表示,他们愿意承担一千名学子的奖学金这块费用,并且表示,每年往返的路费,都由他们负责。”

    此话一出在坐的人都惊呆了。

    震撼值+66

    震撼值+66

    震撼值+66

    ……

    “他们这么阔绰?那可是一千人啊。”

    “每人花一万块,一年下来也要一千万啊。”

    庞良圭也是这么觉得:“但他们有条件。”

    庞良圭顿了顿,在组织接下来的话。

    其他人听到有人解决了老大难的资金问题,顿时觉得剩下的问题都不叫事儿。

    “嗨,他们有什么需求,让他们尽管提,只要我们能做到的,都好商量。”

    庞良圭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人家要求,所有拿到奖学金的人,要和他们企业签署五年的劳务协议。”

    “协议规定,学生毕业后,要先入职东方红集团5年。”

    “满5年后,可自行决定去留。”

    “如果中途想要解除劳务关系,需要返还奖学金。”

    听到这个要求,大家松了口气:

    “多大点事儿,人家企业掏了那么多钱,想把人留住很正常。”

    “再说了,人家给的工资也不低。”

    庞良圭继续说:“真正让我感觉有些匪夷所思的是,东方红集团要求给他们每年50个帝都户口。”

    “嗐,我还以为多大点事,不就是帝都的户口,给他就是了。”

    “我们帝都的户口又不值钱。”

    这位说“帝都户口不值钱”的大爷,多年之后才意识到,这笔买卖亏大了,帝都一个户口老值钱了。

    而这一切,都是后话。

    陈飞进与教委合作,看似自己输麻了,实际上是双赢。

    “你确定要这么做吗?”丁原香不解的问。

    “不仅给奖学金,还每学期提供免费的交通。”

    陈飞进点点头:“我急需很多人才,国内的步伐终究是慢了点,我等不起。”

    “所以选择与毛子合作挺不错的。”

    “别看我每年要掏不少钱,但这一切都是在做人才储备。”

    “未来,我集团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毛子那边就会给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反观国内,很难做到这点,我的份量还是低了些。”

    “只要计划能持续下去,那我集团的人才储备,就不会出现断层。”

    “况且,能拿奖学金的,都是人中骄子,他们未来带来的价值,绝对比这些奖学金的价值多得多。”

    在陈飞进的计划中,他要通过与毛子的合作,布局未来新兴产业领域。

    比如芯片、软件、ai、现代农业等等。

    哪怕毛子已经没落了,但他们有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也让他们很快容易融入西方的新型科技之中。

    东方红集团目前能用的高端人才还是太少,水平参差不齐。

    陈飞进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野心是极大的,在国内开设技校还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正好毛子的教学水平非常不错,基础学科实力雄厚,学习和生活费用又低,正适合用来做高端人才的培训基地。

    ……

    一个月后,一架从种花家飞来的飞机,抵达在莫思科机场。

    从飞机上下来一群年轻人,年龄从十七八岁到二十多岁,有男有女。

    考虑到国内院校少,陈飞进提出要利用大毛家的教育体系培养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个提议很快被同意并通过。

    由于时间紧,也就一个月的准备,国内方面也是简单筛选了三千个名委培生,定点送到大毛的各家院校和科研院所。

    其中有一千名,是有东方红集团负责,特点是奖学金多。

    令有一千名,是政府出钱公派学习,教委觉得全让陈飞进掏钱不好,面子上过不去。

    剩下一千名,是自费出国留学,毛子的留学费用可比其他欧美日便宜多了。

    这些学生中,有的是在国内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因为家贫辍学的学生。

    也有的在院校毕业,愿意到大毛家来继续深造。

    还有是高考成绩优异,家境一般但又想出国的学生。

    ……

    他们跟东方红集团定下培训和就业合同,将在短时间完成语言预科学习,再被分配到不同院校的不同专业。

    这三千多名学生,仅仅是第一年的试点,明年人数将会翻倍。

    这件事情,理所当然在国内引起了轰动。

    当得知陈飞进所在的东方红集团自掏腰包让学生们出国留学时,媒体比想象中疯狂多了。

    全国媒体都浓墨重彩的宣传陈飞进的壮举,为陈飞进收割一波震撼值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大多数家长一听是东方红集团搞事,压根就不管是送到哪里去,一脑袋就挤进来报名。

    这年头,大家都觉得出国好,到国外就是有出息,搞得三千个名额的竞争比高考还激烈。

    想要塞人进来的不计其数,打电话递条子的更是家常便饭,为了平衡利益可把陈光平这个书记整的够呛。

    东方红集团摊子越来越大,还真少不了碰到些权力交换。

    学霸的确占了大多数,小部分则是一些“.v熟人”走后门塞进来的。

    对此,陈飞进并没有反对。

    种花家是人情社会。

    陈飞进很清楚,这种事情杜绝不了,那还不如让其规范化。

    第一批抵达的三千名委培生之中,绝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坐飞机。

    到了莫思科更是懵懵懂懂,像赶鸭子般,被赶来赶去。

    坐在车内,学生们朝窗外东张西望,面对繁华的欧洲城市惊叹不已,即便是帝都,在城市化方面,也比目前的莫思科差上好大一截。

    许多少年的心中,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

    “我们真的能学到真本领吗?”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