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见鬼了,棺材板被天鹅崽崽掀翻了 > 第12章 这厮妥妥的是在炫耀

第12章 这厮妥妥的是在炫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光对于再添一个闺女,接受良好,喜笑颜开朝众人拱手:

    “谢谢!谢谢大家的祝福。

    “等我家闺女满月,请大家来喝杯薄酒哈。”

    那送客的意思不要太明显,就差大吼一声:

    热闹瞧够了,你们可以麻溜地给老子滚蛋了……

    真是的,一天天闲的蛋疼。

    总爱道东家长,说西家短。

    有那八卦的黄金时间,不如回家垫高枕头,好好想想怎么赚钱脱贫致富呢!

    “呦呦?生了闺女没谁家摆酒的,苏家竟然要摆酒?”

    “这真是发财了?”

    “不然生了个赔钱货,怎么会摆酒?”

    不过,摆酒也好,起码大家可以吃一顿有油水的啦!

    大家心下各种想法都有,只是脸上都笑嘻嘻应了。

    一手提着个白萝卜,一手拿着烟斗的李老爷子挤到众人面前,一脸笑呵呵:

    “苏老大,听说你家抓了好多鱼?卖不卖?”

    苏光想着那么多鱼,卖掉一些也好,不然死掉就不值钱了。

    带着乡亲们来到灶房门口的大水缸前。

    哗啦啦!满满两大缸的鱼,活蹦乱跳,钻来挤去的。

    “哎呀呀!真的是满满两大缸哇!”

    李老爷子看着缸里的大鱼,满眼羡慕:

    “苏老大,你家要发大财啦!”

    “区区两缸鱼而已,哪里就发大财了?”

    苏光嘴上谦虚,脸上的笑容那叫一个灿烂。

    村民们瞧他那嘚瑟样,真是恨不得揍他一顿。

    区区两缸鱼而已?

    两大缸,差不多有两百斤的鱼,竟然还嫌少?

    这厮妥妥的是在炫耀。

    “这鱼是年年有余的意思,不就代表你家有吃不尽余粮,花不尽的余钱?

    “而且还是大红鲤鱼,代表红红火火。”

    李老爷子丢掉萝卜,捞了一条红鲤鱼感叹。

    这话让苏光心情舒畅极了:“哈哈哈哈哈!借李大伯您的吉言了。”

    他一边笑,一边过称:“三斤六两,算您三斤好了。”

    今儿咱高兴,送个半斤几两给他也无所谓。

    “好好好!阿盛会数钱不?”

    李老爷子眉开眼笑,数了三十个铜板放到苏盛面前逗他……

    “当然会了,我要数数有多少,这钱可是要留着买糖给妹妹吃的。”

    原本他是家里最小的,如今有比他更小的妹妹,那兴奋劲别提了。

    辈分终于提升了一阶,咱也是当哥的人了,当然要照顾小妹妹了。

    苏盛接过铜板,一个一个数,那认真的小模样,萌翻了。

    “啧啧啧,这么小就知道护着妹妹了。”

    “你们苏家住在这里也很多年了,以前发大水也不见你家抓到鱼?”

    “对呀,怎么今年就抓了那么多?”

    “难道苏老大家的生了个小福星?”

    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大晴天的,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

    短暂的暴雨过后,苏家就在院里抓了那么多的鱼?

    好像那鱼是专程上门来,给苏家送菜似的?

    不然,别人家怎么就没遇到这等好事儿?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这从天而降的离奇好事,实在太神奇了。

    苏光一边给人称鱼,一边客套:“哪里,哪里,只是这些而已,哪里算多?”

    乡亲们羡慕的目光,让他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

    这些年,只因他没有儿子,在人前一直抬不起头来。

    如今有了小心肝,他却不再自卑了。

    闺女也好,自家闺女是个有福气的,不比别人家的儿子差。

    老二苏明和老三苏磊也出来帮忙。

    乡亲们选好的鱼,用干稻草从鱼鳃穿过鱼嘴,这样只要提着稻草就行了,既简单,又实用。

    不多时,乡亲们提着鱼,嘻嘻哈哈往外走。

    只有一个满脸胡渣的中年大汉,手里拎着一条五斤多的鲶鱼,还赖在水缸边不走。

    他瞥了一眼乡亲们远去的背影,从缸里又捞了一条三斤多的鲢鱼出来,嚷嚷道:

    “阿鹏哥,我家孩子多,一条鱼不够吃,你家那么多,就送我一条好了。”

    瞧他这话,忒不要脸了!

    苏光几兄弟气愤地瞪着他,恨不能扑上去咬死他。

    苏老头可不惯着他,磕了磕烟斗,睨了他一眼,悠悠怼了回去:

    “我家孩子也多,粮食不够吃,你家粮食那么多,回头你送些大米过来哈。”

    段家才被噎住了,那表情好像吞了苍蝇似的,眸底闪过一抹幽光。

    不情不愿掏了一小把铜板甩手扔向小苏盛。

    苏惠在旁边拿着一个小篮子,手一伸,那些飞来的铜板顿时被小篮子接住了。

    扫一眼,才十二枚,那条大鱼肯定不止一斤多重。

    只是看着气呼呼往大门口走去的背影,她动了动嘴唇,又没吭声了。

    苏老头扫了儿子和孙子们一眼,幽幽感叹:

    “这就是人善被人欺,再加上我们家穷,没有底气。

    “以后不想被人欺负,你们可要争气点。

    “好好读书,有出息了,才没人敢欺负你们。”

    苏老头有童生功名,家里的孩子们都是他亲自教的。

    只是苏家穷,没能让儿子们去上学堂,也没钱去考科举。

    今后就靠孙子这一辈了。

    段家才五兄弟是屠夫,他家的青砖大瓦房,比村长家的不遑多让。

    而且全村就只有他家和村长家有牛车。

    每到赶集日,村民们要带东西去二十里外的镇上卖,都必须坐他家的牛车。

    不然就得靠两条腿走上老半天。

    在这与世隔绝的小山村,没办法啊!

    交通基本靠走。

    通讯基本靠吼。

    治安基本靠狗。

    取暖基本靠抖。

    耕地基本靠手。

    娱乐基本没有。

    “嗯嗯嗯!”孩子们捏着拳头,猛点头。

    小小的他们,也知道了,不强就要被欺负的道理。

    苏老头看了看鱼缸里还剩一半的大鱼,叹了口气:

    “老二,老三你们捞几条给你三个叔叔家送去,村长家和你九叔公家也送一条去……”

    苏老头有四兄弟,他是老大,早些年分了家。

    每家有啥好菜,几兄弟都会给各家送一点,维系一下兄弟情。

    活泼的苏盛瞧着鱼少了一大半,心里不舍,低声嘀咕了一句:

    “那三个爷爷家要送是应该的,只是……”

    村长和九太公家为什么也要送?

    才三岁多的小家伙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