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做点豆瓣酱吧
看见床上扔着两匹布,苏秋儿问,“那不是娘送你的布吗,你还没裁呢?”
苏诺说,“下次赶集找个裁缝,做几套夏装。”
两匹布看似不多,可家里都是小孩,身板不足,又是夏装,应该能做上几套出来。
“你怎么不自己做,裁缝多贵啊。”苏秋儿随口说。
苏诺惊讶了一下,“自己做?这还能自己拿布料做衣裳?你们不会都自己做吧?”
“搞得你不会一样。”苏秋儿没当回事,说,“咱们这样的平头百姓,有多少请得起裁缝?
像我家里的衣服,都是娘和嫂子做的,我跟冬儿也会打下手。再说,你一直是最心灵手巧的,这次怎么突然找裁缝了?”
苏诺惭愧地打马虎眼,“这不是忙吗,哪有空做衣服。”
心灵手巧的那是原主,她没能继承原主的一番好手艺,只会把棉布裁成烂布条。
苏秋儿没多想,说,“那就给我吧,我正要缝嫁衣,顺手帮你做了。”
苏诺诧异道:“真的假的?你忙得过来吗?”
“夏装简单得很,再说还有娘和大嫂教我。不过我手艺不如你,要是做得不好,你不许嘲笑我!”
“怎么会,我感谢你都来不及呢。”
苏诺只想顶礼膜拜,小白莲,你就是我的神!
苏诺早先就给弟妹们量过尺寸,报给苏秋儿后,苏秋儿带上布料走了。
太阳落山,苏诺扛着锄头拎着草木肥料,走向一片片庄稼地。
地里全是事,锄草,松土,浇灌粪水,捉虫,没一会就汗流浃背。
这还是初夏,就热成这样,真不知道到了盛夏还怎么得了。
苏诺不大明白这鬼地方的气候,冬天极冷,夏天极热,简直要命。
再晚一点,三柱带弟妹们回来了,说二哥还要在老先生那待一会,听老先生开小灶讲文章,会晚点回来。
随后,三柱去锯木头继续做家具,四柱打完猪草就趴在沙地里,拿树枝在沙子上写写画画,做先生布置的简单算术题。
苗儿拎着小竹篮,本想去附近挖草药,但是周围都被她薅秃了,只挖了点草根回来。
众人各自忙碌,晚些时候,二柱回家,径直去做饭。
晚饭是香喷喷的白米粥加煎鸡蛋,比不了苏诺在现代社会,火锅烧烤高档料理轮着来的生活,但在村里,算得上极其富足。
毕竟这白米饭,多少人家要过年才可能吃得上一点,他们却几乎是顿顿都在吃。
每次吃饭,孩子们都特别虔诚,感谢爹娘,感谢长姐,感谢这来之不易的食物和美好的生活,最后才满怀幸福地开动。
这些饭对孩子们而言是美食,对苏诺自己,却寡淡无味。
有时候,她甚至会生嚼两个小米辣,缓解嘴里一点味道都没有的惨状。
真的好想念火锅和小龙虾啊……
这个季节本就是啤酒小龙虾的天下,可她连小龙虾的壳都看不到一只,简直是折磨。
为了让日常生活多点辣,饭后,苏诺打算做豆瓣酱。
胡豆是系统给的,辣椒是自己种的,植物油可以花积分兑换,加上碘盐,简单的豆瓣酱就能做起来。
至于姜蒜,花椒芝麻白糖这些,暂时不用也能讲究。
豆瓣要发酵,但不是臭豆腐那种臭得叫人上头的滋味。
先把蚕豆浸泡一碗,挑选优质无虫的给煮熟,剥掉外壳,只留白白净净的豆瓣。
从地里摘来南瓜叶,将晾干的豆瓣铺在上面,过后又在蚕豆上铺几层南瓜叶,放到阴凉处让它自行发酵。
这个过程要好几天,直到豆瓣长霉为止。
夜里,姐弟妹们各自做事。
二柱懊恼道,“我今天说错话了,只顾自己说得爽快,没考虑到别人的心情,这会,怕是被人记恨得很。”
“你能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就还不算晚,”苏诺道:“俗话说,三思而后行。跟别人说话前,先把语言组织好,在脑子里过两遍,确定没问题了再说。”
苏诺时刻牢记系统给的任务,尽量培养二柱深沉些的性格。
二柱很听话,记在心里,“我知道了,姐。”
话音刚落,系统出现。
【宿主完成‘耳提面命’成就,解锁花椒,大蒜,生姜种子三选一】
苏诺想了想,选择大蒜。
他们经常去山里捡野生菌,菌子里没有大蒜总是不放心。
而且大蒜用途很多,消毒杀菌,缓解疼痛等。
一拿到大蒜,苏诺立马去地里,见缝插针挖了一排沟,把大蒜播种下去。
系统很不看好。
【人家的大蒜都快熟了,你才开始种,能种出来吗?】
【试试呗,种不出蒜薹和大蒜,能有蒜苗吃也不错】
反正既然已经解锁,就可以向系统兑换。
苏诺看到价格,1积分能换不少。
大蒜是用来增香调味的,又不是搞来当饭吃。
正好有了大蒜,豆瓣酱里也就能多一种调味料了。
借明亮的月光忙到半夜,苏诺才去睡下。
天气越来越热,接连很长一段时间没下雨,村里人千难万险种出的庄稼,多半要干死。
但是苏诺的这些土地,虽然放在外面,但气候还是随空间多一些。
空间环境没那么极端,也不会发生天大的灾害,要是一直不下雨,苏诺能用积分向系统兑换雨水。
倘若雨水过多,也能向系统兑换防雨服务,就是这么任性。
虽然比较贵,但这算是用在刀刃上。
所以,当村里其他人都在叫嚷着没雨水,秧苗都要干死了的时候,苏诺望着空间里淅淅沥沥的雨珠,快乐地啃玉米。
她去村里走了一遭,发现连河水都快干涸了,村民们挑起水往自家担,或浇灌菜地,或倒进水缸。
牛婶子挑水途中遇到苏诺,喊道:“诺姑娘,你也赶紧回去把水缸装满吧,最近一直不下雨,怕是要干旱咧。”
苏诺帮牛婶子拎了一桶,边走边问,“今年又要干旱吗?”
“不一定,不过防着点总是好事。”牛婶子说,“我家水井早几天就不出水了,我叫官人和儿子们用大水桶盛了不少水,也不知道够不够。”